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pdf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说明:1、本卷满分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4 分。另有附加题10 分,得分用于弥补必答题之失分,全卷最高分不得超过120 分。2、本卷答题时间为 10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2 分)1、根据课文原文填空。(8 分)(1)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伤仲永中的“父利其然也”的“然”指的是:(4)孙权劝学中鲁肃对吕蒙的评价是:2、修改下面病句。(4 分)(1)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2)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
2、读(12 分)(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传,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3、词语。(4 分)万里赴戎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表现的是()(2 分)A万里到来的悲凉气氛。C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紧急。B征战的艰辛战争。D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的是。第(3)段写木兰辞官还乡,表现了她的高尚品质。(2 分)4文中对木兰从军的准备、离别写的比较详细,而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和辞官却写的比较简略。你怎样理解这样的安排?(4 分)三、现代诗赏析三、现代诗赏析(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
4、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2 分)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3 分)3、“透”或“遍”这两个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3 分)4、假如这首诗不用比喻,直接把包含的道理说出来,效果有什么不同?(2 分)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一)(16 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角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呀,”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
5、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 给文中带点字注音(2 分)祈哽2.选文三次使用了破折号,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说它的用法。(2 分)我选第处,其用法是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2 分)4.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2 分)5.“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3 分)6.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二)(16 分)贝多芬与月光曲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一天夜晚,他在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期中 考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