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说明:1、本卷满分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4 分。另有附加题10 分,得分用于弥补必答题之失分,全卷最高分不得超过120 分。2、本卷答题时间为 10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2 分)1、根据课文原文填空。(8 分)(1)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伤仲永中的“父利其然也”的“然”指的是:(4)孙权劝学中鲁肃对吕蒙的评价是:2、修改下面病句。(4 分)(1)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2)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
2、读(12 分)(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传,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3、词语。(4 分)万里赴戎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表现的是()(2 分)A万里到来的悲凉气氛。C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紧急。B征战的艰辛战争。D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的是。第(3)段写木兰辞官还乡,表现了她的高尚品质。(2 分)4文中对木兰从军的准备、离别写的比较详细,而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和辞官却写的比较简略。你怎样理解这样的安排?(4 分)三、现代诗赏析三、现代诗赏析(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
4、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2 分)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3 分)3、“透”或“遍”这两个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3 分)4、假如这首诗不用比喻,直接把包含的道理说出来,效果有什么不同?(2 分)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一)(16 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角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呀,”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
5、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 给文中带点字注音(2 分)祈哽2.选文三次使用了破折号,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说它的用法。(2 分)我选第处,其用法是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2 分)4.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2 分)5.“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3 分)6.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二)(16 分)贝多芬与月光曲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一天夜晚,他在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
6、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住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甲盲姑姑娘连忙站起
7、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你来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
8、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A)幽静清幽波涛汹涌波光粼粼(B)清静幽静波光粼粼波涛汹涌(C)幽静清幽波光粼粼波涛汹涌(D)幽静清幽微波粼粼波涛汹涌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根据文意,它应当在文中的()(2 分)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A.处 B.处 C.处 D.处3.写出下面这篇文章所写事情发生的几个要素:(3 分)时间是,地点是的小路上、茅房里、客店里,主要人物是4.皮鞋匠
9、从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不超过15 个字)(3 分)5.贝多芬为什么弹奏完第二首曲子就飞奔回客店?(不超过24 个字)(3 分)6.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超过15 个字)(3 分)五、写作五、写作(50 分)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了烦恼和困惑。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展开想象
10、,等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600 字左右。附加题附加题1、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回答后面问题。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人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或问其故,维曰:“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或问其故:(2)翻译下面句子。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3)文中反映了王维具有方面的杰出才能?2、仿照下列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书籍”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 分)时间好比一位智慧的老人,他能诱导自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他会帮助勤奋者绘出光辉的明天。时间,他。时间
11、,他。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一、1、(1)双袖龙钟泪不干(2)此夜曲中闻折柳(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1)语序不当,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2)用词重复,删去“具体”二、1军机、军事次有余穿D3战争的持久与激烈不图功名利禄 24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木兰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劳动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战,因此这样安排,以便更好地突出全文主题。三、1、成功2、成功的背后蕴涵着艰苦的努力。3、突出成功背后的艰苦努力是艰苦卓绝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4、不够生动和形象,显得空洞,无味。四、(一)1.q gng 2.第一处,表示解释说明。第二处,表示话语的断续。第三处,表示话题的转换。3.最后一课的结束。4.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5.被他的爱国精神打动,对老师的热爱崇敬。6.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二)1.D2.D3.有一年秋天的夜晚,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贝多芬4.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景象。5.因为他要尽快把自己为盲姑娘即兴弹出的曲子记录下来。6.介绍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经过。五、略附加题1、(1)它,指代王维的山水画。原因(2)有好事的人召集乐工来验证它,一点差错都没有。(3)王维在音乐、绘画方面具有杰出的才能。2、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