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秋水秋水( (节选节选) )非攻非攻( (节选节选) )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泾流( ) 两涘( ) 渚崖( ) 园圃( )犬豕( ) 鸡豚( ) 栏厩( )【答案】 jn s zh p sh tn ji第 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泾流之大(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案】 (1)“泾”同“径” ,直 (2)“辩”同“辨” ,分清,辨别 (3) “兹”同“滋” ,更加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Error!(2)若Error!(3)故Error!(4)之Error!(5)以Error!(6)闻E
2、rror!(7)于Error!(8)则Error!【答案】 (1)动词,看见/介词,与“于”一起表示被动/动词,召见,接见 (2)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连词,假如 (3)名词,原因,缘故/形容词,旧/名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4)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5)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拿,用 (6)动词,听到/名词,见闻,学识 (7)介词,在/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地点/介词,对、对于 (8)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副词,是,就是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 )2(2)顺流而东行(
3、)(3)东面而视( )(4)从而誉文( )(5)以亏人自利也(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答案】 (1)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名词作状语,向东 (3)名词作状语,向东 (4)名词作动词,赞美 (5)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使得利 (6)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义:_今义:表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2)东面而视古义:_今义:指东边。(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_今义:脸的形状,相貌。(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_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
4、束,不俗气。(5)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_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6)从而誉之古义:_今义:一个词,表示下文是结果。【答案】 (1)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 。 (2)脸朝东。 (3)脸。(4)大道理。 (5)介词“于”(在)和代词“是”(这时)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这时。 (6)两个词, “从”是“随着” , “而” ,连词,无实义,此为“反而” ,表转折关系。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译文:_3(2)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译文:_(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5、:_(4) 以为莫己若者。( )译文:_(5)以亏人自利也。( )译文:_【答案】 (1)判断句 “听到很多的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说的正是我啊。(2)省略句 这比进入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3)被动句 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4)宾语前置句 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5)宾语前置句 因为他损人利己啊。常识速览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庄子(前 369前 286),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终身不仕。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
6、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墨子(前 468前 376),名翟,鲁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低微,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 “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的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 ;反对儒家的“天命”思想,主张“天志”说。墨子在战国时代是享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子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制止战争,安定社会,
7、安抚百姓。著有墨子五十三篇。4秋水(节选)庄子生活在战国后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大变动之中,奴隶主统治政体已分崩离析,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诸侯兼并,天下纷争,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悲观厌世、否定一切的极端。总体说来,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先验的超乎万物的“道” ,竭力描画人的个体精神自由境界。非攻(节选)战国时期,各国争城夺地,战事连年不断,有些规模很大,死伤严重,破坏力强,造成社会混乱,人民困苦不堪。为了社会安定,人民能够安心生活,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对进攻别的国家)、节用等重要主张。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秋水(节选)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8、,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非攻(节选)这段文字用比喻说理的方法,通过论述窃别人桃李、鸡犬猪、马牛以及杀无辜之人等罪行层层加重的事实,点明攻人之国罪为最大,阐明了“非攻” “兼爱”的思想。文脉梳理【答案】 望洋兴叹 杀不辜人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秋水(节选) ,回答下面问题。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望洋向若而叹“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睹子之难穷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A BC DB B 均为对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2下列
9、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形象。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河伯的盲目自大,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D D D 项,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二、阅读非攻(节选) ,回答下面问题。3以下句子分成四组,全部属于“一般人所说不义”的一
10、组是( )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攻国 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杀不辜人 攘人犬豕鸡豚 从而誉之A BC DA A 是大的不义行为,但普通人“弗知非” ;是写一般人对“攻国”所持的态度。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进,论证了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从而说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B在先秦诸子里,墨子的论辩特别富于逻辑性,而且恳切动人,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C文章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不义战争,从而揭示出不义战争才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横死荒野的罪魁祸首。D本文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作者对侵略战争并不进行义正词严的正面谴责,而致力于用幽
11、默诙谐的事例进行类比。D D D 项,本文并不是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做了层层铺垫的。合作探究65文章将黄河拟人化为河伯,将大海拟人化为北海若,通过两种视野、两种精神世界的交锋、对比,鲜明地显现出认识无止境的哲理。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教益?结合文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_【答案】 (示例一)应正视自己,不能骄傲自满。当河伯见到“百川灌河”的雄壮、开阔时,他“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因而得意扬扬。待他见到北海, “不见水端” ,才发现自己“以为莫己若者”的自大和狂妄,感叹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示例二)人不能受环境
12、制约。如果河伯永远不走出“百川灌河”的环境,就看不到“不见水端”的“北海” ,就不会有比较,就不知道天外有天,只能是“井底之蛙” 。(示例三)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河伯不亲自见一见大海,他永远不知道自己微不足道,就可能被大方之家取笑。由此可知,认识是无止境的。秋水(节选)秋 水 时 至,百 川 灌 河,泾 流之大, 秋天的水应时上涨,上百条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的水流阔大,两涘渚崖 之间,不辩 牛马。 河两岸和洲的两边之间,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Error!Error!于是 焉 河 伯欣 然 自 喜 , 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之神高高兴兴地自我得意了,以 天下之美 为尽 在 己。 顺 流而东行, 认为天
13、下的美景全都汇集到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Error!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 不见 水 端 。 到了北海,朝着东方望去,看不到海水的尽头。Error!Error!Error!于是焉河 在这时黄河之神才改Error!伯始旋 其 面目,望洋向 若而叹曰: 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仰望着北海之神若叹息说:Error!“野语有之 曰 ,闻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7道百,以为莫 己若者,我之 谓也。 到过上百种道理,就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Error!Error!Error!且夫我尝 闻 而且我曾经听说有认为孔子的Error!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 者, 始吾弗 信; 见识少,认为伯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第四 专题 寻觅 文言 津梁 秋水 节选 教师 用书苏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