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铁路顶进箱形桥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下穿铁路顶进箱形桥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穿铁路顶进箱形桥施工方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柳沟立交下穿西环线箱形桥西柳沟立交下穿西环线箱形桥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西柳沟立交下穿西环线立交箱形桥施工方案西柳沟立交下穿西环线立交箱形桥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南山路西柳沟立交 J 辅道下穿西固环线 1-(3m+8m+3m)立交箱形桥施工图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J162-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J286200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J2832004)二、编制原则二、编制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兰州铁路局既有线施工相关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
2、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全防御措施。三、编制范围三、编制范围临近既有线人工挖探沟、临近既有线机械挖基坑、临近既有线降水井施工、临近既有线基坑内滑板、后背墙施工及箱体预制。四、工程概况四、工程概况HK11+614。3 1(3m+8m+3m)立交箱形桥为南山路西柳沟立交工程 J 辅道下穿西固环线而设,与铁路交叉角为 54.箱形桥净跨度 3m+8.5m+3m,结构高度 6。7m。桥位处有一座 1-2m 框构排污涵与箱型桥位置冲突,总长 13。2m,两端为检查井。图 1:箱形桥平面图图 2:箱形桥截面图图 3:排污涵内部根据地质资料表
3、,本处地下水位高程 1552.6,本桥基底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需设降水井进行降水处理。基坑开挖时将排污涵两端检查井予以破除。顶进工作坑选在西固环线南侧,进行滑板、后背墙及箱体预制施工。主要工程量为:1、降水井 8 眼,共 96m;12、预制坑挖土方 5300m,基坑边坡防护 260;3、箱形桥预制 1 座混凝土 469m.五、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五、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1、线路右侧道口房后有两处电杆(木质)及厕所一处,线路左侧有道口网杆一处,均在在工作范围内,需进行迁改。2、地下光电缆的改迁事宜,初步勘定为通信、信号、广电、移动、联通等单位光电缆。六、施工工艺及方法六、施工工艺及方法1 1、施工准
4、备、施工准备1编制施工方案、开工报告、施工作业指导书等并进行审批;2签订施工安全协议;3框架桥范围内纵横向人工开挖探沟.修建施工便道、整平场地。探沟开挖须在各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到场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探沟深度及走向.4准备材料、脚手架和模板等物资设备,安装生活和施工生产水电;5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岗位技能培训等。2 2、基坑开挖、滑板及后背施工、基坑开挖、滑板及后背施工1井点降水在线路两侧各设 4 眼降水井,靠近线路的降水井距线路中心 6。5m,井间距约 8m,井径500mm,井深 12m,降水深度 3m。施工方法:采用回转钻机成孔。成孔后冲孔换浆,安装混凝土管,做井管连接。井管安装完毕后
5、在管井与孔壁间填入直径 5-10mm 的米石砂滤料。成井后及时洗井,井内放入潜水泵进行抽水。抽出的水汇集至地面上的水池,铺设地面水管,集中泵送排至 300m 远处排水沟。材料:滤管、井点管及连接管均为350,壁厚 5mm 的水泥管。滤管外包两层编织布作为滤网,外部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连接管与总管用 10 号铅丝扎紧,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连接潜水泵的大小根据施工时实际情况确定。井中抽水管采用 50-76mm 消防带与泵连接,井外排水管采用150mmPVC管.2井点管埋设:钻机钻孔后,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提
6、起井点管插人井孔,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井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 60100mm 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 10001800mm 长,一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 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冲洗井管:将1530mm
7、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检查管路:检查集水下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井点管埋设完成开始抽水时,井内水位开始下降,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井点周围形成漏斗状的弯曲水面,即所谓“降水漏斗,以后逐渐趋于稳定。(2)基坑开挖HK11+614。3 西固环线框架桥的预制工作坑选在线路南侧,基坑示意图如下:基坑按 1:1 开挖,靠线路侧基坑顶
8、边线距线路中心不小于 4m,基坑边坡喷8cm 厚细石混凝土,按间距 2m 布置长 0。5m 的20 锚杆,挂0.8 间距 0.3m0.3m 钢筋网进行防护,其他侧按 1:1 开挖即可。框架桥基底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基坑开挖时,在框架桥基坑周围布置 8 座临时降水井,每座降水井配备 1台水泵进行抽水作业(配备 2 台备用水泵)抽出的水集中排入铁路排水沟。降水井尺寸按基坑开挖后现场实际汇水量调整。3滑板滑板混凝土采用网控制高程法施工.表面尽量达到较高的平整度(在灌注滑板混凝土时,用16 的钢筋头埋入混凝土内分成 22m 方格网控制高程,按点找平)。后背是在框构桥顶进中抗衡顶进反力的临时建筑物,要有
9、足够的强度、刚度3和稳定性,达到安全可靠并便于拆除。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后背梁结构。滑板(含地锚梁)、后背梁梁混凝土连续浇注,不留施工缝,以保证其整体受力。为了消除顶进过程中的方向偏差,沿顶入方向,在滑板两侧,距框构身外缘5 处设置导向墩。导向墩每隔 3.5m 立一个,高出滑板 0.5m,深入底板以下 0.4m,与滑板同时灌筑。为防止箱身产生“扎头”现象,滑板顶面的坡度,需做成前(靠路基侧)高后低的仰坡。为防止工作坑滑板与预制箱身底板相粘接和减少首次启动顶力,在工作坑滑板顶面设润滑隔离层,以减小摩阻力。滑板混凝土表面施作的润滑层采用黄油、石蜡同时熔化并均匀浇注在混凝土表面.在施作黄油、石蜡混合物时
10、严格控制其均匀程度(35mm),而后在其表面均匀洒上 2mm 的滑石粉,再上覆油毡作为隔离层.滑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后,方可绑扎框构底板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4后背顶进工作坑进行后背分配梁及后背墙施工。后背分配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方式一次整体浇注。后背墙采用 M10 浆砌片石就地砌筑。后背砌体施工按照铁路桥涵混凝土与砌石施工规范办理,采用座浆分层砌筑法施工.砌体砌筑后及时洒水养生.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5后,分层填筑后背土方并夯实。3 3、箱体预制、箱体预制灌筑框构桥箱身混凝土时分三阶段施工,先灌筑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后,再绑扎边墙钢筋,灌筑边墙
11、部混凝土,然后施工顶板支撑,铺设模板,绑扎顶板支钢筋,浇注顶板支混凝土.具体要求如下:1模板及支架框构桥身模板采用大块钢模组拼成型,钢模板不倒用。施工顺序为底板边墙壁顶板.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支架,墙体两侧双排布置,搭设高度由分期混凝土施工高度确定.顶板底模支架采用万能杆件满铺.框构满铺支架纵向间距为 0。9m;杆件顶托上顺桥长方向摆放 200150 大方,横向放 100100 小方,小方间距为 1。0m,支架高度用杆件顶托和底座调整。本工程的框构桥箱身采用钢模板施工,钢模板符合下列规定:a、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4b、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
12、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c、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d、能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e、与脚手架之间不互相连接;f、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同时具有防锈作用,模板使用后立即按规定修整保存。模板制作和安装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平整光滑。模板上的重要拉杆用螺纹钢杆并配以垫圈。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杆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用垫块支撑两侧模板,临时性木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撤除。本工程的脚手架使用钢脚手架,符合下列要求:所用脚手架的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支架,墙
13、体两侧双排布置,搭设高度由分期混凝土施工高度确定。2钢筋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准备钢筋制作、绑扎的工具,准备控制钢筋保护层的砂浆垫块.钢筋在钢筋加工棚制作成半成品,随着混凝土浇注次数分别绑扎成型。底板和顶板钢筋焊接成钢筋骨架大片,人力抬运至预制现场进行绑扎成一体,钢筋骨架交替摆放.边、中墙钢筋抬至现场按设计间距点焊于底板主筋上,并绑扎分布筋。直径在14 以上钢筋接头采用对焊,14 以下不含14 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刃角缺口补齐钢筋接头采用单面搭接焊。接头数量占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钢筋骨架焊接拼装在工作平台上进行,拼装时按设计图纸放好大样,放样时考虑焊接变形.钢
14、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检查每根接头的焊缝有无开焊、变形,如有开焊应用时补焊.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施焊顺序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焊渣随焊随敲。5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绑扎钢筋时注意以下事项:钢筋上不能粘有油污及石蜡而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力。焊接箱身底板钢筋时,在施焊地点铺设一块约 0。5m 的石棉板,随焊接位置移动,以免烧坏塑料薄膜隔离层.绑扎钢筋时应绑扎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以控制钢筋保护层。3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搅拌站统一拌制的混凝土,由混凝土泵车配合
15、罐车浇注各部位混凝土,机械振捣。灌筑混凝土时除按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办理外,还需注意下列事项:灌筑前除检查模板与钢筋之外,还需详细检查预埋铁件的位置与数量等要正确勿误。在灌筑抗渗防裂混凝土时,可掺入外加剂,增加水泥用量及加强振捣等,以保证达到各项质量指标。灌筑框构桥箱身混凝土可分三阶段施工,先灌筑箱身底板,当箱身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后,再绑扎墙体钢筋,灌筑墙体混凝土,然后绑扎上部的顶板钢筋,灌筑顶板混凝土。顶板或底板混凝必须一次灌筑,各边墙施工缝中,宜加预埋连接短钢筋,以利于承受剪力.灌筑混凝土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理干净,模板
16、如有缝隙,填塞严密,涂刷脱模剂,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 2m,超过 2m 时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分项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施工缝设在上下肋梗处。施工缝的外层在浇注上层混凝土前,凿除表面水泥浆和松弱层,处理后待其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方可浇注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生法,在浇筑时作 2 组试件,1 组标养,另 1 组随框构部位同条件养生,待混凝土初凝后覆盖草袋洒水养生,混凝土表面要保持潮湿,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脱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之后,即可拆除不承重的侧模板。满堂红支架的6拆除必须待顶板
17、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100后,方可拆除。防止箱身产生裂纹的措施为了消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纹现象,采取下列措施:重视混凝土灌筑质量,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捣固认真,除用震捣器外,在角隅及钢筋密布之处用插钎捣实,精心养护,拆模要晚等。4船头坡在预制箱身时在箱底前端作船头坡,以便顶进时将高出箱底的土壤压入箱底,增加其承载能力,防止扎头。船头坡的制作方法:用黄土坯制成船头坡形,铺上油毛毡,灌筑混凝土后即成。顶进方向箱身 100箱底船头坡示意图(单位:)1:204 4、箱身防水层、箱身防水层箱身顶面用水泥砂浆按 1抹成左右两侧的排水坡。箱身混凝土除达到要求的抗渗性标号外,在箱身顶面铺设防水层。防水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顶进箱形桥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