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八章习题解答.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八章习题解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八章习题解答.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8.1试判断题 8.1 图所示各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组态。RFR1ui+-R1ui+uo-UCC+_ARLR3(b)R4ARL+uo-(a)R2R2RB+RCT2uORFR2+UCCRBT2RCuOAAuiR1-RF(c)REuiR1-(d)题8.1图解:用瞬时极性法可确定(a)是正反,(b)(c)(d)是负反馈。若uo=0,则(a)、(d)中反馈消失,而(b)、(c)中反馈不消失,故(a)、(d)是电压反馈,(b)、(c)是电流反馈;另外(a)、(c)中反馈支路和输入支路接在运放的同一输入端,是并联反馈,(b)(d)中反馈支路和输入支路接在运放的不同输入端,故是串联反馈
2、。8.2试判断题 8.2 图所示各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组态,指出反馈元件。UCCRFR1+UCCRBRC+uo-+CRE(b)+uo-ui-ui-(a)UCCRB1RC1RB2RC2+ui-RFRE1(c)题8.2图RE2uo-+ui-RB1UCCRC1RB2RC2+RFRE1(d)RE2uo-解:用瞬时极性法可确定(a)、(b)、(c)是负反馈,(d)是正反馈,(c、d 只考虑级间反馈),令 uo=0,则(a)、(b)、(c)中反馈均消失,而(d)中反馈不消失,故(a)(b)、(c)是电压反馈,(d)是电流反馈;另外(a)中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接在晶体管的同一输入端(基极),故是并联反馈,而(b
3、)(c)(d)中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接在晶体管的不同输入端,故是串联反馈。(a)中反馈元件是RF;(b)中反馈元件是RE;(c)中反馈元件是RF、RE1;(d)中反馈元件是 RF、RE1、RE2。8.3在题 8.3 图所示电路中,既有交流反馈,又有直流反馈,分别指出构成交流反馈的反馈元件和构成直流反馈的反馈元件,并分析级间交流反馈的反馈组态。UCCRE2CERB1C1+RC1RC3C2+ui-RE1RC2uoRE3-RFCF题8.3图解:直流反馈的反馈元件是RE1、RE2和 RE3,无级间反馈;交流反馈的反馈元件是RF、CF、RE1和 RE3,由瞬时极性法可确定级间交流反馈是负反馈;u0=0 时
4、,反馈不消失,是电流反馈;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接在晶体管的不同输入端,故是串联反馈,因此,该电路的级间反馈是串联电流交流负反馈。8.4指出题 8.1 图和题 8.2 图中哪些电路能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降低输出电阻。解:由于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流,故题 8.1 图中(d)和题 8.2 图中(a)、(b)、(c)能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题8.1图中(b)、(c)能稳定输出电流。又由于串联负反馈能提高输入电阻,因此题 8.1 图中(b)、(d)和题 8.2 图中(b)、(c)能提高输入电阻。8.5如果要求当负反馈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模拟 电子技术 第二 第八 习题 解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