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评分标准.docx
《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评分标准.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评分标准手卫生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50分)操作项 目手卫生技术总 分操作内容标准 分扣分操作目 的去除手部皮肤的污垢、碎屑和局部致病菌。评估要 点1 .环境清洁、宽敞、布局合理。2 .洗手水池设计合理,水花飞溅少。3 .干手物放置在不易被水花溅湿的地方。操作准 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洗手池设施、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等洗手 液)、擦手纸或毛巾或干手机、盛放擦手纸或毛巾的容器、必要时备 指甲剪。3操作步 骤L评估环境:清洁、宽敞。22.修剪指甲,取下手部饰物及手表。53.翻开水龙头,调节合适水流和水温。24.湿润双手,关上水龙头并取适量清
2、洁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手指和指缝。35.按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充分揉搓双手至少15秒:掌心相 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掌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两手交替 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弯曲各指关节, 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两手交替;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两手交替进行;指尖在掌心中转动揉搓,两手交替;必要时, 手掌握住手腕旋转揉搓,两手交替。166.翻开水龙头,流水冲净。27.关闭水龙头,以擦手纸或毛巾或在干手机下烘干双手。5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不少于40秒。5综合评价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 E 1分; F 0分5注意事 项1 .手部不佩戴戒
3、指等饰物。2 .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3 .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也可以使用干手 机干燥双手,毛巾一用一消毒,防止手部再污染。1注意事 项1 ,脉搏短细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 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2 .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3 .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可用听诊器听诊心率Imin代替。4 .除橘动脉外,可测颍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胴动脉、足背动脉 等。5 .切忌不可用大拇指诊脉。评分标 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那么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 .未保护患者隐私扣5分。4
4、.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 .超过规定实际酌情扣分。呼吸测量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50分)10操作项目呼吸测量技术总 分操作内容标准 分扣分操作目 的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监测呼吸变化。评估要 点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病情、意识状态及年龄;(2)患者30min 内有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3)胸腹部有无外伤、皮肤感染(如 带状疱疹等);(4)有无心、肺疾患等。操作准 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记录本、笔、表(带有秒针)。必要时备棉花。3操作步 骤1 .核对医嘱。2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 评估患者。53.洗手,
5、戴口罩。备齐用物携到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34.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手臂轻松放置于床上。35.视病情不同:(测量时,操作者应保持视线与患者胸廓水平平齐, 婴幼儿及呼吸不规律者应测满1分钟)将手放至患者的诊脉部位似诊脉状,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 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12价分指导要 点1 .根据患者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2 .告知患者勿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3 .告知患者假设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及时通知医 护人员。4 .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注意事项1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领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 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
6、取下鼻导管,再 关流量表。2 .保持呼吸通畅,注意气道湿化。3,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 曲。4,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5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6 .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评分标 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那么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 .用氧过程中未别离鼻氧管即调节氧流量扣5分4 .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 .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100雾化吸入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100分)操作项目雾化吸入疗法技术总 分操作内容标准 分扣 分操作目的1 .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2 .帮助
7、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 .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评估要 点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2,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取得患者合作。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治疗盘内:碘伏、75%乙醇、砂轮、剪刀、棉签、弯 盘、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标签;治疗盘内:PDA、 氧气装置(中心供氧),空湿化瓶、一次性雾化器,无菌纱布假设干 块;弯盘;(3)遵医嘱备药液(4)其他:快速手消毒剂、生活垃 圾桶、医嘱卡、治疗盘、清洁抹布。3操作步1.核对医嘱。2101骤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腕带), 评估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0
8、3洗手,戴口罩。24.取无菌治疗巾铺于无菌治疗盘内。65.遵医嘱准备雾化药物,两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 查瓶(袋)口、瓶(袋)体、瓶(袋)内液体。66.取注射器,遵医嘱配置雾化液,再次核对药物无误,按无菌操作 原那么置于预先准备好的无菌治疗巾内。87酌情清理治疗台,洗手。38.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使用PDA扫描患者手腕带 及药物标签上的二维条码,确认一致。59.连接氧气装置湿化瓶,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关上氧气装置。1010.检查并翻开雾化器,将雾化药物注入雾化器药杯中,连接于雾 化管道上,并连接口含嘴。511.将雾化器管道连于氧气装置上,翻开流量开关。检查雾化装置 有
9、无漏气并调整雾量,协助患者正确含住口含嘴。1512.计时,雾化时间为1520分钟。213.雾化完毕,取出口含嘴,关闭流量开关,取纱布擦净患者口面 部。514.别离各管道。取下氧气装置。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再次核对。615.洗手,取口罩,记录。3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2综合评 价A 5 分;B4 分; C3 分; D2 分; E 1 分; F 0分5指导要 点1 .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2.指导患者切勿自行调节氧流量。注意事 项L 了解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及其剂量。2 ,调节氧流量时须先别离雾化器。评分标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那么性操作程
10、序颠倒一处扣2分03 .雾化过程中未别离雾化器即调节流量开关扣5分4 .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 .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102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100分)操作项 目胃肠减压技术总 分操作内容标准 分扣 分操作目 的1.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病症。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 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 恢复。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103评估要 点1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2 .评估患者口腔黏膜、鼻腔及插管
11、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管静 脉曲张;询问有无活动义齿。3 .评估患者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4 .向患者解释胃肠减压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操作准 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操作用物:(1)治疗盘内无菌治疗巾内:一次性50ml灌注器一 支、无菌纱布假设干、治疗碗一个内放石蜡油纱布1块,无菌镶一把。 无菌治疗巾外:小水杯、一次性无菌手套、一次性胃管、负压引 流盒、一次性治疗巾、棉签、胶布、剪刀、听诊器(必要时)、手电 筒、弯盘、胃管标识;(2)其他:医嘱单、治疗卡、手消毒液、医 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3操作步 骤1 .核对医嘱。2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病人、核对
12、床头卡及腕带), 评估患者,检查鼻腔,有义齿者取下并妥善放置。83.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3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备胶布。35.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36.将一次性治疗巾垫于患者颌下,置弯盘于口角旁,检查并清洁鼻 腔。37.检查并翻开胃管包装袋。28.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插入长度(一般为前额发 际到胸骨剑突处或由耳垂经鼻尖至胸骨剑突的距离,成人约45 55cm,婴幼儿1418cm),并做好标记。69.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端,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将胃 管选定侧鼻腔轻轻插入至1015cm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插管: 清醒患者:嘱
13、患者吞咽,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昏迷患者: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咽部 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初步固定。1210.插胃管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假设出现恶心、呕吐,应暂停 插入,嘱患者深呼吸;插入不畅时,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口中或将胃管抽出少许, 再小心插8104105入;呛咳、呼吸困难、紫维时,应立即拔管。11.证实胃管在胃内:在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 置听诊器于患者胃部,快速经胃管向胃内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 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812.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颊部
14、。313.检查一次性负压盒,排除负压盒内气体,连接胃管,固定于床边 适当处。514.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315.协助患者清洁口腔,鼻部及面部,撤去弯盘和治疗巾。做好标记。316.脱手套。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需要。517.处理用物。218.洗手,取口罩。219.记录。520.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2综合评 价A5分; B4分; C3分; D2分; E 1分; F0分5.指导患 者1 .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考前须知。2 .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3 .告知患者及家属防止胃管脱出的措施。注意事 项L插管过程
15、中患者出现恶心,应休息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插入, 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维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 片刻重插。2 .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 时(约15厘米),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 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的长度。3 .食管和胃部手术后,冲洗胃管有阻力时不可强行冲洗,通知医生, 采取相应的措施。4 .长期胃肠减压者,每个月更换胃管一次,从另一侧鼻腔插入。5 .口服给药时,先将药片研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 管 30mino6 .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7 .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
16、口腔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 道的湿润及通畅。8 .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9拔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别离,捏紧胃管末端,嘱患者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评分标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那么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 .置管不成功,扣10分。4 .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 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T”管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100分)操作项 目“T”管引流护理技术总 分操作内容标准 分扣 分操作目 的1 .防止患者发生逆行感染,保证引流的有效性。2.观察胆汁的量、颜色、性质。评估要 点1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观察
17、患者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2 .评估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消退情况及大便颜色,引流管周围皮 肤有无胆汁浸蚀。3 .观察切口渗出情况,挤压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 性质、量。操作准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106备操作用物:(1)治疗盘、碘伏、棉签、弯盘、剪刀、一次性引流袋、 无菌换药碗内无菌纱布2块及无菌镶、卵圆钳、治疗巾、一次性无 菌手套、快速手消毒剂;(2)其他:医嘱单、医用垃圾桶、生活垃 圾桶。3操作步 骤L核对医嘱。2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叫患者姓名、核对床头卡及手 腕带)。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观察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告知 目的,取得配合。123.
18、洗手,戴口罩。2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酌情拉隔帘,保护患者隐私。5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挤压管,观察是否通畅,暴露及右腹部,注意遮挡患者,垫治疗巾于引流管处下方,取卵圆钳夹闭近端适宜处。86.取一次性引流袋,检查有效期及有无破损和漏气等,剪开引流袋 外包装,检查引流袋出口时否拧紧,并将引流袋挂于床边。87.再次核对。戴手套,取无菌纱布包裹腹壁外管与引流袋连接 管的连接处,一手捏住引流管,一手捏住引流袋自接口处别离。88.将引流袋连接管前端向上提起,使引流液全部流入引流袋内,观 察引流袋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并将换下的引流袋放入医用垃圾桶内。59.消毒腹壁外管连接口周围,并取无菌
19、纱布包裹。510.取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去除连接端朔料帽,将引流袋与腹壁外 管连接牢固。5n.妥善固定引流袋于床边,松卵圆钳,观察有无引流液引出,引流 袋应低于“T”管引流口平面。512.撤去治疗巾,脱手套。413.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或半卧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 要,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勿打折、勿弯曲,平卧时,引流管勿高 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不可高于腹部引流口平面,防止引流液逆 流。告知患者各项保护“T”管的考前须知。1014.处理用物。215.洗手,取口罩。216.记录。517.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2分钟以内。2综合评 价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
20、107指导要 点1 .告知患者更换体位或下床活动时保护“T”管的措施。2 .告知患者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 .如患者需带“T”管回家,指导其管道护理及自我监测方法。4 .指导患者进清淡饮食。注意事 项1 .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特征的变化,及早发现胆瘦、胆汁性腹膜炎 等并发症。2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3 .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防“T”管脱落;4 .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浸渍引 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5 . T 管引流时间一般为12-14天,拔管之前遵医嘱夹闭管道-2 天,观察患者夹管期间和拔管后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情况。6 . “T”管
21、拔出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 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腹胀 等情况。评分标 准1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 .原那么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 .无菌物品污染1次扣10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2分,4 .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更换切口引流技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100分)操作项 目更换切口引流技术总 分操作内容标准扣108109分分操作目 的1 .防止患者发生逆行感染。2 .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3 .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评估要 点L询问、了解患者病情,了解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及目的。2 .告知患者更换引流袋的目的,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操作 技术规范 评分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