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新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新教学设计.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新教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 .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 “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3 .借助图片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4 .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人文主题通过阅读知晓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 话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找妈妈的变化过程: 看图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动物头饰。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要求1 .按照
2、本课预习卡的要求完本钱课预习。2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3 .圈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4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海、洋”等6个字。2 .知道水的足迹,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述水的变化过程)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二、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我”的足迹1 . 了解“我”的足迹。出示课件: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 .教师指导朗读:如,“我在池子里睡觉”,池子里的水静静的,好像人睡着了一样
3、, 读的时候声音较轻,以显安静和睡得香甜;“在小溪里散步”,散步是非常轻松、开心的, 慢悠悠地溜达,读的时候稍稍放慢语速,以显舒缓和悠闲;”在江河里奔跑”,是指大步流 星地急速跑,读的时候加快语速,声音更大,以显快速和兴奋;“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 开大会”,读的时候减缓语速,读好停顿,字字清晰地读出“跳舞、唱歌、开大会”,以显 欢快和热闹。学生练习朗读。4 .出示图片,认识“海洋”。5 .用“在在在在”造句。三、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我”对人类做了什么1 . “我”的脾气也会变。自由读课文,思考当“我”脾气好的时候做了哪些好事,脾气 坏的时候又做了哪些坏事。2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
4、事理解“温和”“暴躁”两个词语飞3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101 .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寒号鸟,出示寒号鸟资料。2 .把“寒号鸟”读正确,强调“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引导 学当用组词的方式巩固读音,如“号叫、号哭”。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了解“寒号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1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寒号鸟的住处是在崖缝里,喜 鹊住在大杨树上。)设计意图: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比照中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2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图文结合识字,出
5、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缝”。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识记“堵”和“缝”。3 .观察插图中喜鹊在干什么。(喜鹊衔着一些枯草,忙着做窝。)识记“衔、枯”。4 .从图上看出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不是树枝搭建的,不 够保暖;喜鹊的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看图观物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堵、缝、衔、枯”,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5 .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一印象。预设:喜鹊勤劳,寒号鸟懒惰。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创设问题: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哀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 来。2 .出示两次哀号: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
6、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 做窝。”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3 .请学生朗读,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哀号呢?(因为天气太冷了,而它又没有窝,崖缝 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冻得哀号。)冷得像冰窖 热得像蒸笼 快得崖缝里冷得像冰窖,把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那天气是4 .理解“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出示课后题: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直冒汗 快得5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6 .创设问题:天气真的很冷,一卜子变冷的吗?(天气是慢慢变冷的。)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和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7 . 了解文章的顺序。(1)指名读读
7、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100(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一一出示。(3)板书概括3句季节变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 飞”。(4)根据3个句子复述课文。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学写汉字“面、朗、阵、枯”,重点指导“朗、阵”。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 .订正本课预习卡,同桌互相听写本课重点字词。2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面、却、夜、朗”4个生字,复习15个生字。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3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讲述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 .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回顾这两种
8、小动物的形象,用一个词来说一说。过渡:寒号鸟这样哀号,邻居喜鹊看不下去了,所以“劝告”它赶紧做窝。2 .理解“劝”。(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二、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1 .创设问题: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呢?寒号鸟听了劝告说了些什么呢?用横线画 一画它们的对话。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对话,感悟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的个性。将分角色朗读和文本理解相 结合,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悟。2.出小两次对话(1)交流第一次对话。出示对话: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同桌分角色朗读。分析交流喜
9、鹊性格。(喜鹊目光长远、勤劳)分析交流寒号鸟的性格。(从寒号鸟的动作“躺”和语言“傻喜鹊,不要吵”“正好 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只顾眼前享乐)指导朗读,表现喜鹊着急、语气诚恳,而寒号鸟只顾享乐、满不在乎。(2)交流第二次对话。出示对话: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指名分角色朗读。体会喜鹊更加着急的心情,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不考虑长远),并说一说101寒号鸟怎么得过且过。(哪怕前天已经被冻得直打哆嗦,第二天天
10、气暖和,仍然不做窝,只 知道玩和睡。)(板书:得过且过)3 .小结:喜鹊因为勤劳,所以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因为懒惰,目光短浅,得过 且过,最终被冻死了。(板书:幸福不幸)4 .拓展: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喜鹊一样勤劳的人和像寒号鸟一样懒惰、得过且 过的人?(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提前预习,及时复习,学习成绩很优异;有的同学只顾玩,作业 不完成,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了仍然不知道完成作业,最后学习一塌糊涂。)三、拓展想象1 .故事续编。寒号鸟冻死在严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鹊呼唤它想象当时是怎样的情 形,把故事继续说下去。2 .故事新编。寒号鸟怎么做就不会死?编一个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四、小结学了这
11、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 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情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 .完本钱课随堂练。2 .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为了突破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我先导入故事,接着我把本课生字分散在两课时中进行学 习,防止了一节课专门学习生字的枯燥。指导写字时结构相同的字放在一组,让学生在观察、 比较中寻找共性特点,总结左窄右宽的字的般规律,举反三,迁移练习。在指导学生生 字书写的时候,采用“扶放结合”的方式,对易写错的字、结构掌握困难的字加以提示。让 学生养成自主总结规律、自我评价改进的习惯。在朗读教学的时候,我
12、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 抓住不同表现,同时展开充分联想,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喜鹊和寒号鸟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图文并茂。这堂课的问题在于一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朗读,课程展开的步骤也比较快,关切 到学生的地方少了。今后会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迈入一个新台阶。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 .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 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比照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 气。3 .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102间联系的道理。人文主题通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一
13、个葫芦都没有得到的原因。教学重点1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要求1 .按要求完本钱课预习卡的内容。2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3 .圈画出生字词,并且多读几遍。:第一课时课时R标1 .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治、怪” 4个左窄右宽的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3 .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 等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大
14、意1 .认识葫芦,开始新课的学习。(1)出示葫芦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葫芦)“芦”字是 第二声,跟“葫”组词读轻声。学生齐读。拓展:像这样两个字部首相同,后一个字读轻声的词语还有很多。(课件出示“眼睛、葡 萄、狐狸、胳膊、玻璃)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有这个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和“葫芦”特点相同的词语,帮助学生感受词语的特点并积累相关的 词语。(2)导入:葫芦有实用功能、药用功能、观赏功能,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 个跟“葫芦”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2 .初读正音,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清楚每个字的字
15、音,标自然段序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相机正音;“葫芦”中“这在这个词语中念轻声;“藤、盯”是后鼻音;“赛” 是平舌音。教师出示文中带有语气词的句子,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不同的作用。多么可爱的小确芦啊!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103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蛎虫,快治一治吧!(2)学生识记生字。合作识字。同桌互读课后生字,相互评价。学生汇报识字方法。二、比照学习,了解葫芦的变化3 .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葫芦的可爱。(1)指名读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 挂了几个小葫芦。(2)引导学生学习“谢”。启发思
16、考:“谢”在生活中常用,当别人帮助我们后,我们都 会说一声一“谢谢! ”。但这里的“谢”可不表示感谢。“花谢以后”的“谢”,你还能 换一个什么词?过渡:对,这里的“谢”就表示凋落的意思。植物的花谢了就要结果实了。(3)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快来看一看,小葫芦是什么样的?(小小的、绿绿的、嫩嫩的)(4)提问: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能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吗?课件出示:小葫芦的生长过程是:()A.长叶结果开花B.结果一开花长叶C.长叶开花结果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又进行了词 语的积累,一举两得。(5)根据学生的汇报,将词语卡片变成板书:绿叶花小葫芦。(6
17、)引导总结:让我们一起填一填,把可爱的小葫芦记在心里:春天到了,细长的葫芦膝上(),开出了()。花谢以后,()。那个人对刚长出 来的小葫芦特别满意,赞美地说:“()! ”他心里总惦记着小葫芦,()。4 .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葫芦逐步掉落的过程。(1)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观察:没过几天,葫芦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同桌互相说一说。(2)引导朗读: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比较朗读句子: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句子比较朗读,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理解小葫芦逐步变化、逐步掉落的过程.一
18、落了。三、观察比较,练写汉字1 .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字“棵、谢、治、怪”。2 .引导学生观察其共同点:左右结构,并且都是左窄右宽。3 .教师示范书写“谢”字,提示关键部件和笔画:“身”居中,较瘦长,撇不出头要避 让。三个部件写等宽,关键笔画中线上。学生练写,师生评价。4 .学生迁移练习书写“棵、怪”,教师提示要点:撇捺要舒展开,“怪”的最后一横不104要超出撇捺的宽度。5 .学生迁移练习书写“治”,教师提示要点: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出字格的 中心左侧。学生练写,师生评价。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 .订正本课预习卡,互相听写本课重点字词。2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
19、会写“盯、想、言、邻” 4个生字,复习11个生字。2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比照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 间联系的道理。教学过程一、练读儿歌,复习字词1 .游戏引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读词语。“摘葫芦”游戏:课件出示多张葫芦图片,每张图片反面有一个词语,学生读准后可成 功摘下。葫芦图片反面的词语:葫芦膝、花谢了、蛇虫、盯住、赛过、感到、奇怪、慢慢地2 .引导学生练读儿歌:葫芦藤上长绿叶,花谢之后葫芦挂。 只盯葫芦赛南瓜,不顾妨虫满叶爬。 葫芦慢慢都变黄,一个一个全落下。 栽种的人很奇怪,不知到底为啥啊?设计意图:练读儿歌,既可
20、以回顾整篇文章 的内容,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 生认读生字。提问过渡: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寻 找答案。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1 .学习第2自然段。(1)在板画上画出鲂虫的简笔画,贴生字卡片“蝇虫”,通过图片介绍蝇虫的危害。(2)提问: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螃虫,心里怎么想?(“有儿个虫子怕什么! ”)引导思考:种葫芦人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不可怕。)种葫芦的人对看到的场虫满不在乎,他只关心葫芦,所以他才无所谓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指导朗读出 不屑一顾、满不在乎的语气)课件出示情境练习:外面下雨了,小明不打伞就往外跑,边跑边说:“()!
21、 ”试卷发下来,小刚错了 4道题,他不屑一顾地说:“()!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叹句的意思,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及用法。(3)引导学习关键句: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通过字理识字认识“盯”。出示“丁”的小篆个,引导:它的字形是一个木钉子的样105 子,人们把这个木钉子的下面做得很尖,这样敲击时力量就可以集中到一点,把钉子钉进去。 加上“目”,表示我们的眼睛也集中到一点去看,这就是“盯”。动作练习:请大家看着老师的手指。(教师分别用手指向各个方向)像同学们刚才那样目 不转睛地看,就是“盯”。指导书写“盯”。提示要点:
22、“丁”的横要拉长写,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引导朗读: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顾其他,还在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 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指名读。理解字义:“赛”有这样几个意思:A.竞争;B.比得过;C.好似。(课件出示)提问:这句话中的“赛”是哪个意思呢?引导学生理解:种葫芦的人希望自己的葫芦长得比大南瓜还大。2 .学习第3自然段。(1)引导思考: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邻居却看到了叶子上的蛇虫,用横线画出邻居说 的话,想想邻居是什么心情,快劝劝那个种葫芦的人吧。(2)引导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感到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 话。理解句意:“叶子上的虫还
23、用治? ”意思是()o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那个人想:叶子上有虫子(),我耍的不是叶子,是( ), (不用治 葫芦).合作交流: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同桌交流,集体汇报。 预设:(1)蛎虫吃掉叶子,叶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为葫芦提供营养,葫芦就会变黄凋 落,叶子和葫芦是有联系的。板书:螭虫多了叶子黄了小葫芦落了(2)种葫芦的人不听别人的劝告,没有及早治虫,所以一个葫芦也没得到。3 .拓展想象,续编故事。(1)思考: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会想些什么呢?(2)学生续编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设计意图:通过续编故事开展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进一步明确事物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二 年级 上册 语文 新教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