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整理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k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鲸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剑阁峥嫌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幅驳色,而皆假设偻(登泰山 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2、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二)用作代词。1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 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2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三).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于是”等。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而且”)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可是却;子都,美男子;狂且. 狂行愚拙之人)(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于是小石潭 记)【无乃】表猜想,译为“恐怕”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假设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一一如果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侯嬴(我)本是夷门的守门人。)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表达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 到了牛而没看到羊。)(二)用作代词。1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 “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当
4、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 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2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一一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无乃】表猜想,译为“恐怕”。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 灭吴)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一一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指谬乎?(报任安书)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不是与我个人的旨趣相违 背吗?【乃尔】译为“这样”。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5、孔雀东南飞) 一一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 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Nq5.【其】(1)用作代词。他的,它的(包括复数)。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 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例句: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听从他的计策,幸亏大王也赦免了我。)假设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那么津泽皆归其根。(采草药如果有隔年老根,应中选择没有茎叶的时候采摘,那么液汁就集中到它的根部。)他,它,不能加“的”。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 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 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例句: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
6、传秦王担忧他撞破宝玉。“其破璧”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这些都是说它适合于观赏的事。“其可目”作宾语。)我的,我(自己)。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例句: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 从事。(赤壁之战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曹操会遣送我回乡里,并且品评我的名声地位,还少不了给我做一个下曹从事的 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亦后悔我自己盲从跟随出来,不能享尽游洞的乐趣。)那,那个,那些,那里。用作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例句:那么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就有人
7、责怪那个提议出来的人。)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现在曹操得了荆州,完全占有那一带地力。)那么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就是那些好游的人也不能游完。)其中的。用作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例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的一两块敲打它。)(2)用作副词。大概,难道,还是,可要(或省去)。放在句 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的语气 助词配合。例句:其皆此乎?(师说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难道谁能讥笑他呢?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你可不要悲伤啊!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
8、亲的遗愿啊!表期望。)(3)用作连词。如果,还是。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或表 选择。例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 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如果学业不精通,德 行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 的过失呢?)攻之不克,围之不断,吾其还也。(骰之战攻打它难以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们还是回去吧!)Nq6.【且】(一)用作连词。1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日。(赤壁之战)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 恳切慰问的心
9、意,并且问刘备说。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一一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2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况且男子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3 .让步关系,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我连死都不畏避,一杯酒哪里用得着推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一一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 请教。
10、4 .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显得赵国软弱又胆小)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愿您的寿命象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 舒顺!又有假设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之中咳嗽并且干笑的声音。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一一凡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 的。(二)用作副词。1 .将,将要。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将怎么办呢?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卿但暂还家,吾
11、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一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2 .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一一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一一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 说”。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骰函之固,自假设也。(过 秦论)再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 骰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再说奴隶婢妾尚
12、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 步!【且如】就像。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一一就象今年冬天, 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Nq7.【假设】(一)动词,像,好像。视之,形假设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再仔细看它,形状像土狗子,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 象还不错。吾不忍其毂镰,假设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像这样没有罪过却要往死 地里送。其假设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如果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其,助词。御,阻止。(二)用作代词。1 .表对称,相当于“你” “你们”;作定语时那么译为“你的”。假设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
13、舞。(鸿门宴)一一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舞剑。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一一假设属:你们这些) (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更假设役,复假设赋。(捕蛇者说)一一假设,你的)(更换你 的差使,恢复你的赋税。2 .表近指,相当于“这” “这” “如此”。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三)用作连词。1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假设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假设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那么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一一如果刘
14、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抚慰 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假设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2 .表选择,相当于“或” “或者”。以万人假设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一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投降的人,封万户侯。3 .至,至于。假设民,那么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一一至于一般的老百姓,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 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设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假设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要说那细雨连绵不断地下着,几个月都不晴。假
15、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 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恶, w 口,何,什么。【假设定】心中有数,沉着不迫。指挥假设定。(赤壁之战)【假设何】怎么样。以闲敝邑,假设何?(靖之战)一一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 样?)【假设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车后假设干递送夫。(高祖还乡)一一车子后面跟着好多 递送的男子。Nq8、【所】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 名词性短语,表示上述意义。府吏再拜
16、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 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他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他的。)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2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 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应译为他 它(包括复数)。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3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
17、句意 译为“我的” “我(自己)”或者“你的” “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我的”)例句: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 陵君窃符救赵 在大庭广众之中,我不应该访问别人,可是今天 公子却特意陪我去访问他。)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我在 患难当中,有时写点诗记述所遭遇的情况。)所的。“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那么所字 结构作定语。例句:夜那么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到了夜 间,就用军队包围我所住的处所。)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
18、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访 问的那个屠夫朱亥,这是个贤人。)“所”与“为”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句: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所俘虏。)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在贾家庄,差点儿被巡逻队所凌侮逼迫而死。)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所杀害。)“所”和“以”连用,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或 根据,表示手段或凭借。前者可译为“的原因”“的根据”; 后者可译为“靠他(它)来” “用他(它)来”。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 宴我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范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19、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 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我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把国家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个 人的恩怨放在后面。)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我所以自愿同魏国结为婚姻的原因,是因为公子行为高尚,讲究义气,能够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吾所以待侯生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我用来对待侯生的礼貌也够周到的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
20、疑难问题的。)表示大概的数目,相当于“左右”。父去里所,复还。(史记一一那老人走了一里左右的路,返身回来。)【所谓】所说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一一尚不是我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所在】1.到处。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2.所在之处,处所。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一一原来有这样 一个处所,我暂且回到衙门去。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一一成名急忙追 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Nq9.【为】(1)用作介词。向,对。表
21、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句: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人叮嘱他说:“用不着向外面的人说起。”)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人杀了仇人把头拿来献给如姬。)替、给。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例句: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应该驰骋天下,给汉朝除掉坏人。)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你替我献给他们。) 父母之爱子,那么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父母疼爱儿女,总是替他们作长远打算。) 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治平篇这就是我替长期安定的社会的百姓忧虑的原因啊。)当,等到。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例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2、(晏子使楚当他到来时,请让我捆绑一个人经过大王前。)为着,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例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 列传序 天下的人,熙熙攘攘地往来,都是为着利而来,为着利 而往。)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因为,由于。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例句: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我看到难以下手,就小心谨慎起来,目光因为这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为这而缓慢下来。)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我是因为韩王护送沛公来的,沛公现在有危急的事,我偷着逃走是不道德的。)为。
23、表被动。读w6i。“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 者;有时亦可不出现;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 所”。例句: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如果有人在殷周时代还把挖河排水当作大事,一如果有人在殷周时代还把挖河排水当作大事,一定会被汤、武嘲笑。) 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所俘虏。)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2)用作助词。呢。读w6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句,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
24、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国家的臣属,为攻打它呢?)NfilO.【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一一三个人在一起行路,在他们中间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 人。焉:在其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一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 焉:从这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 者也。(五人墓碑记)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 而死于这件事的人。焉:在这件事情上。1 .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 “从哪里”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一一况且放土石到哪里去呢?非再至,焉知其奇假设
25、此?(游黄山记)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二)代词。1 .相当于“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以便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得到一些老百姓的实情。.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一一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一这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 罢了。2 .哪里,怎么。未知生,焉知死。(论语)一一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 么能知道死呢?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一一杀鸡哪里要用牛刀。(三)语气词。L句末语气词,了,啊,呢。至丹以荆
26、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 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啊。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那么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一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2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 说)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3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地”。
27、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盘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盘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不知矗立着几千万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石钟山记)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硅硅的响声。Nfill.【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表示判断语气的。例句: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死生,是早晚的事情啊。)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我老师的心肠,都是铁石铸造的啊。)表示肯定语气的。例句: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古 人说:“是为了将来有所作啊。”)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对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我对上恐怕辜负朝廷,对下
28、怕槐对我的老师啊。)表否认的肯定。在有否认词的句子中的“也”,仍然是一种 表否认的肯定。例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假设也。”(“你们说廉将军比秦王哪一个厉害?说:不如秦王啊。)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如你漂表示疑问语气的。一般要用疑问代词。例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我们君王大概没有什么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够奏乐呢?)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怕死吗?哭什么呢?)表示感叹语气的。一般要用疑问代词。例句: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我们君王喜欢打猎,怎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
29、忌讽齐王纳谏您很漂亮,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用在句中。例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 阳马生序 在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 深山大谷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气失传很久了。)Nq12.【以】(1)用作介词。用,拿,凭借,依据,按用(凭)什么身份。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例句: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用旧的法令制度 治理他的国家同刻舟求剑的情况一样。)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要求换宝玉。)乃人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于是进去拜见。问道:“凭借什么打这一仗?”)余船以
30、次俱进。(赤壁之战其余的战船按照顺序一起进发。)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这时凭大中丞的职衔做应天巡抚的是魏忠贤的私党)把。起提宾作用。例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秦国也不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给秦国宝玉。)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自己)”)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假设燕后(触龙说赵 太后,“你”).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及其出,那么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4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
31、于“这” “这个“ “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指南录后序)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 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古人以问当作一种美德。(问说古人把问当作一种美德。)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病梅馆记 有 人把文人画士喜欢把梅弄成奇形异状的病态的癖性公开告诉给卖梅 的人。)因,由于。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例句: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32、可。(况且因一块宝玉的缘故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国的感情,不太 好。)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这时曹操的军队打了败仗加上由于饥饿疾病,死去了大半。)在,从。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住所。用法同“于”。例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从京都冒着风雪 到了泰安。)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到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请让我计算公子赶路日程,在你到达晋鄙军中时我就面向北方用刀自刎报答公子之恩。)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现在从长沙豫章前往,水路多处断绝,路途难行。)和,跟;率领,带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33、。用法同“与”。例句: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天下局势发生变化,大王割让汉中地跟楚国 讲和。)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想带着门客同秦军拼命,国共生死。)用作连词。而,又,而且,并且。或者省去。用法和“而”相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 心的短语)。例句: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游褒禅山记那地势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视驼所种树且硕茂,早实以蕃。(种树郭橐驼传看郭橐驼种的果树又硕大又茂盛,早结果而且结得多。)而。表示承接关系。也可不译。例句:余与四人拥火以人(游褒禅山记我跟其他四人带着火把而人)而,来,用来,以
34、致。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 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例句: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写师说来送给他。)敛费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募集钱财用来给他们送行。)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臣之路也。(出师表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以致堵塞忠臣进言规劝的道路。)因为。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例句: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 君窃符救赵 诸侯因为公子贤能,门下士又多,不敢派兵侵犯魏 国达十余年之久。)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古人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而(或省去)。表示修饰关系,而(或省去)。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句:木欣欣以向荣,
35、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树木欣欣向荣,细细的泉水开始流动。)(3)助词.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一一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一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以:方位名词。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以:表范围。.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4)动词.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一一我觉得 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皆以美于
36、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一都认为比徐公美。1 .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5)名词。译为:缘由,原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手持明烛长夜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6)通假.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一一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日以尽矣。 (荆轲刺秦王)一一时间已经不早了。1 .通“已”,止。无以,那么王乎?(齐桓晋文之事)一一(如果)一定要说, 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以为】1 .认为,把当作或看作。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 奇的东西了,隐
37、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把作为或制成。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过 秦论)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开展或推断的结果。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一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 定
38、会回来的。【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方法用来”没有什么方法用来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项王一时无话可答,说:“坐下。”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 什么话用可来回答。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一一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方法到达千里之远;不 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方法汇成江河大海。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 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Nq13.【因】(1)用作介词
39、。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 分别译为“因为” “由于”,“趁着” “凭借“,“经过” “通过” 等。例句: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为这声音知道地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宾客引导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不如趁着这机会好好对待他。)因利乘便。(过秦论凭借有的条件。)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踩着华山当作护城墙,凭借黄河当成护城河。)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蠢研讨当时事,按照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其舍名,亦自谓“橐驼”云。(种树郭橐驼传 因为这放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亦自称作“橐驼”。)(2)用作连词。表
40、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 “便”。例句: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便拔刀向面前的文书桌上一砍。)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于是握住宝玉退后几步站着。)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项羽当天便留下刘邦跟他一起饮酒。)(3)用作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一一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Nq14.【于】(1)介词。它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在,在方面,在中,向,至U,自,从,跟,同,对,对于,给,对于。表示引进动作 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例句: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荆国
41、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公输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足,在人口方面显得缺乏。)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谋求显达。)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他说监狱中的话是亲自从史可法那里听来的。)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师说对于自己本身,却以从师为羞耻。)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工事当初先皇赏赐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给左右近臣。)以授
42、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把它交给有关部门或官员。)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南录后序 大 小官员都集中到左丞相府。)比,胜过,或不译。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拟。良日:“长于臣。”(鸿门宴 张良说:“他比我年纪 大。”)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冰是水结成的,但是比水更冷。)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一一表示对象的性质 和状态。可不译。)被。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有的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担忧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
43、人(赤壁之战我不能拿全吴的土地去被人控制摆布)(2)与“是”合成复音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 全同。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的 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句:于是秦王不怪,为一击缶。(于是秦王不高兴,敲了一下瓦盆。)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那么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苏州百姓正痛恨他,于是趁他太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于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 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 “从这”等。例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我的祖父死在这职业上,我的父亲也死在这职业上。)Nq15.【与】(一)介词。1 .介词。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一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2 .给,替。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