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组织设计.pdf
《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组织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组织设计.pdf(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1.1 省道 219 胶州北段(k67+800-k73+)中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1.1.2 省道 219 胶州北段(k67+800-k73+)中修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1.1.1.3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规范。1.1.1.4 现场勘察调查资料。1.1.1.5 本投标单位施工技术能力、设备状况综合管理水平及工程施工经验。1.1.2 编制原则1.1.2.1 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标书编制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中严格按照设计
2、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1.1.2.2 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表及附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1.1.2.3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方案中,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尽量平抑施工高峰期。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程项目建设。1.1.2.4 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其意见,严格管理。1.1.2.5 坚持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程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或保证工程质量
3、、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1.1.2.6 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队为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编制范围省道 219 胶州北段(k67+800-k73+)中修工程施工的全部内容。工程概况省道 219 平营路胶州北段是胶州市域公路网的重要交通干线公路,是胶州市重要的南北交通通道,本工程连接济青高速、X047、X098、S217,穿大杜戈庄进入高密市,是胶州、高密及平度联通的重要交通干线,拥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民生价值。目前本
4、项目段已存在病害,为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影响交通环境,保证道路优良的使用功能,对该路段实施中修。本项目全长 5.321 公里,对原路面的各种病害进行综合处治后,加铺 4 厘米密集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面层,并对所经桥面铺装更换,重做防水混凝土后,加铺 4 厘米密集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面宽度:11/14m荷载标准:公路级工期目标1.4.1 引用合同专用条款:1.4.1.1 开工期:接到开工令之日算起 7 天内1.4.1.2 工期:90 日历天本工程工期目标:本工程工期计划为 2010 年 5 月 4 日开工至 2010 年 8
5、月 3 日竣工通车。到规定期限不能按期完成,本投标人愿根据合同专用条款。1.4.2 工期安排原则1.4.2.1依据招标文件中给出的工程数量和我单位计划在本工程中投入的资源设备,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技术,统筹兼顾,合理进行工期安排。1.4.2.2 在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潜力,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1.4.2.3 根据本项工程的特点,以组织平行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和确保工程质量、均衡生产为基本方法。1.4.2.4 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攻克重、难点工程。1.4.3 施工工期计划安排根据工期的
6、目标要求,依据本单位的施工能力,省道 219 胶州北段(k67+800-k73+)中修工程施工工期的计划安排如下表一所示。施工安排原则和指导思想1.5.1 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施工指导思想,严格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科技领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抓重点难点,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工期,令业主满意,让政府放心。1.5.2 做好施工准备。精心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制订进度计划,在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上做充分准备。1.5.3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全面开展质量创优活动。1.5.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不破坏生态平衡,现场做到整洁、有序。表一:施
7、工工期安排施工准备2010 年 5 月 4 日-2010 年 5 月 9 日病害处理粘层施工面层施工桥涵施工交通附属设施施工竣工验收2010 年 5 月 9 日-2010 年 6 月 9 日2010 年 6 月 9 日-2010 年 6 月 30 日2010 年 6 月 10 日-2010 年 7 月 9 日2010 年 6 月 1 日-2010 年 6 月 30 日2010 年 7 月 1 日-2010 年 7 月 20 日2010 年 7 月 20 日-2010 年 8 月 3 日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2.1.1 施工机械选择、动
8、员周期和进场方法本次主要机械选用:QLHB1500 沥青拌合站 1 台、选用德国福格勒 SUPER2100 沥青砼摊铺机 2 台 CC522 双钢轮压路机 4 台、YC25 轮胎压路机 2 台、YZ18JC 振动压路机 4 台、JS500 稳定土拌合机 1 台、RP950W 稳定土摊铺机 1 台,这些设备均属本公司自有设备,已经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了维护保养,设备状况良好。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在 2 天之内即可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随时进场。对于摊铺机、推土机、压路机等设备用托盘车运输到场,自卸汽车等行驶到场。2.1.2 人员组织、动员周期与进场方法2.1.2.1 项目部组成人员的组织、动员与进场我公
9、司将就近设立“省道 219 胶州北段(k67+800-k73+)中修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实施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和文明施工。针对本工程质量的特点,组织一支专业工程师齐全、经验丰富的项目班子。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如图一。图一: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韩征先总工程师张连本中心试验室计划统计施工技术质检材料办公机械财务安全保障张路面病害处置施工处罩面施工处附属工程施工处2.1.2.2 劳动力的组织、动员和进场方法我公司为本项工程组织动员了专业施工队伍,所有人员常年跟随我公司从事公路工程的施工工作,公路施工经验成熟,人员组成稳定并且民工都居住在当地,中标后在 7 天之内即可动员乘坐汽车进场。
10、2.1.3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砂石材料均产自当地,并且沿线的公路交通方便,可以随时调运,运输方法采用自卸汽车。对于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应该提前与供料单位联系,安排好进料计划,随工程需要随时通过公路运输的方法运到工地。2.1.4 资源供应计划2.1.4.1 劳动力供应计划。本次工程在施工期间劳动力必须合理安排人工,不出现窝工现象,努力提高人工劳动效率。我公司为此项工程配备了 4 支成熟的施工队伍,可以随时进场施工。2.1.4.2 主要材料及供应计划和进场方法2.1.4.路面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2.1.4.沥青材料沥青混凝土采用优质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道路石油沥青 70#A的标准。如表二
11、:指标针入度 25,100g,5s针入度指数 PI软化点()60动力粘度()10延度(cm)(0.1mm)不小于不小于不小于不小于70#沥青60-80+451602015延度(cm)蜡含量(蒸馏法)(%)闪点()溶解度(%)RTFOT 后残留物不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不小于质量变化不大于100260616针入度 25不小于延度 102.1.4.粗集料粗集料应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如表三:指标石料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小于要求值30353201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水洗法0.075mm 颗粒含量不大于(%)软石含量对沥青的
12、粘附性2.1.4.细集料不大于(%)不小于54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颗粒级配的石屑和天然砂。如表四:指标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要求值550含泥量0.075mm 颗粒含量不大于(%)砂当量不大于(%)2.1.4.材料供应计划及进场方法2.1.4.沥青混凝土材料2.1.4.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选用实质坚硬、抗冲击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用于道路面层的碎石不宜采用鄂式破碎机加工。上面层粗集料采用实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 2.36mm。岩性要求为玄武岩。进场材料每批次进行抽检。2.1.4.细集料
13、面层细集料采用实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机制砂,表面层用机制砂应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石质为玄武岩,其级配符合规范要求。进场材料每批次进行抽检。2.1.4.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 A 级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GB/T11580-2000 有关要求。2.1.4.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必须都附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日期、定货数量等。2.1.4.沥青材料的技术要求符合规范规定。2.1.4.进场沥青每批都重新进行取样试验。2.1.4.于施工前 28 天将拟用的沥青样品和上述证明及试验根据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2.1.
14、4.水泥稳定土材料基层采用整体性强、水稳定性好的水泥稳定碎石,碎石为各类碎石,含泥量小于 5%,水泥要求采用初凝时间 4 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不小于 6 小时#水泥。基层混合料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小于。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达到 98%以上。工程开工前 10 天对拌和现场的存料进行估算,对现场所缺的原材料进行备料,使拌和现场存放一定原材料,并且随工程的进度随时进料,不致出现断料而停产。砂石材料均产自当地,并且沿线的公路交通方便,可以随时调运,运输方法采用自卸汽车。对于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应该提前与供料单位联系,安排好进料计划,随工程需要随时通过公路运输
15、的方法运到工地。2.1.5 机械设备供应计划需用机械有:德国福格勒 SUPER2100 沥青砼摊铺机 2 台、沥青砼QLHB1500 拌合机 1 台、CC522 双钢轮压路机 4 台、YC25 轮胎压路机 2 台、YZ18JC 振动压路机 4 台、JS500 稳定土拌合机 1 台、RP950W 稳定土摊铺机 1 台,所有主要设备都是我公司自有,可以根据工程进展的需要随时进场,台式设备利用汽车运输到场,自行设备可以直接开到工地。2.1.5.1 沥青及稳定土拌和场2.1.5.拌和场在其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产的沥青及稳定土混合料符合工地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和场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试验室,并
16、及时提供试验资料,将试验人员的资质及试验设备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2.1.5.拌和场地设置在项目部驻地附近,距离施工现场距离很近,所有拌合机械都安装了除尘等环保设备,并符合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2.1.5.拌和场浇筑水泥混凝土隔仓式料场分类堆放集料,建立相应的排水设施,并配备两组变压器配电房,以给拌和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2.1.5.沥青拌和设备采用 QLHB1500 沥青砼拌合机,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设置,拌和设备的产量和生产进度相匹配;稳定土拌合设备采用 JS500 稳定土拌合机。拌合设备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符合要求,其偏差规范的规定。2.1.5.2
17、 运料设备运料设备采用有金属底板的自卸车辆运送混合料,车厢内在未装料前保持洁净、不粘有杂物。并在车厢底板涂一层肥皂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备有蓬布,用以防雨、保温、防污染。2.1.5.3 摊铺机械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采用德国福格勒 SUPER2100 沥青砼摊铺机(带自动找平),安装有可调的活动熨平板。熨平板在需要时可加热,能按照规定的标准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摊铺机有可调整振幅的振动熨平板组合装置,夯板与振动熨平板的频率,能各自单独调整。摊铺机配备熨平板自控装置,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自动发出信号来操纵熨平板,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和平整度。稳定土摊铺机
18、械采用 RP950W 稳定土摊铺机。2.1.5.4 压实机械沥青压实设备配有 CC522 双钢轮压路机和 YC25 轮胎压路机组合压实;稳定土压实设备配有 YZ18JC 单轮振动压路机和 YC25 轮胎压路机组合压实。2.1.5.5 半成品需求计划本次工程主要沥青半成品为沥青砼,每天产量大于 1000T。沥青混凝土满足相关技术的要求。稳定土半成品为水泥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砂每天的产量大于4000T,完全能够保证施工需要。稳定土混合料须满足相关的要求。2.1.6 现场试验设备需求计划我们为本工程配备一套较为完整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建立工地试验室,并做好施工中所需材料的试验,配合比及其他各种物理、力学
19、、剂量的试验工作,为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完整的试验数据,并指导施工,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2.1 总体施工方案首先根据图纸对原路路况进行调查,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病害位置,进行旧路病害处理,然后进行罩面的施工;最后进行交通附属设施的施工。2.2.1.1 路面结构形式2.2.1.主线:对原路面的各种病害进行综合处置后,加铺 4cm 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面层。2.2.1.桥面铺装:桥面铺装更换,重做防水混凝土后,在维持圆桥面标高不变的前提下,加铺4cm 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面层。2.2.1.被交道口原有公路为沥青路面或
20、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在原路面结构上加铺 4cm 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面层;原有公路为砂石路面或无路面的等外公路时,路面结构为 4cm 砂土磨耗层。2.2.2 施工流向顺序2.2.2.1 病害路段处理2.2.2.裂缝宽度在 5mm 以内:清除裂缝中的杂质和尘土,后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 2/3,然后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并捣实,将溢出封外的沥青、石屑和砂清除干净。2.2.2.裂缝宽度在 5mm 以上: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捣实。2.2.2.对路面轻微网裂处理措施:先在路面上撒布
21、热沥青,然后进行罩面处理。2.2.2.仅为面层损坏的轻微网裂区域,先铣刨原有沥青面层,然后撒布透层沥青后重新铺筑面层,再进行罩面处理。2.2.2.由于基层破坏引起的原路面重度网裂、龟裂、坑槽、沉陷区域,挖除原路面面层和基层后,重新铺筑基层及面层,再进行罩面处理。2.2.2.2 路面工程2.2.2.修补基层2.2.2.施工准备底基层、基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 4 小时,终凝时间 6 小时以上的水泥;石子采用当地合格的石子。水采用经检测合格的施工用水水源,采用实验符合要求的碎石。表五:基层集料配表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项目基层1000-368-8635-5822-32
22、16-288-15以上原材料经取样试验检测合格,拟定供货厂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备料于拌合站储料场,进场的材料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取样进行试验检测,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2.2.2.水泥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及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对路面基层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通过试验,选择既满足规定质量标准,设计文件规定指标,又符合实际施工条件的混合料各种原材料最佳掺量的配合比,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于工程施工。混合料设计步骤为:取原材料,通过筛析试验,确定改善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范围所需掺入的中、粗砂的最佳比例。其混合料颗粒组成范围符合设计
23、要求。按试验规程规定,做六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重型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按规定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每一种水泥剂量的试件作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不少于 9 个。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养生 6 天,浸水 1 天,作无侧限抗压强度。2.2.2.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根据要求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下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强度应满足:RRd/(1-ZaCv)Rd设计抗压强度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取 Za=2.2.2.施工方法
24、和施工工艺2.2.2.混合料拌和混合料采用 500t/h 稳定土拌和设备集中厂拌。拌和前,由试验室按设计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计算,分别调整各料仓进料电机计量转速,符合要求后,进行试拌。拌和的混合料色泽要均匀,无灰条、灰团,并取其混合料测定其含水量、水泥剂量,筛析其各种集料的配比情况,满足要求后,记录各料仓电机计量转速值,作为以后拌和生产的控制依据。在以后的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根据当天气候情况及运距,适当加大拌和用水量,一般 12%,以补偿混合料在贮存、运输和摊铺、平整过程中的水份蒸发,具体由现场试验确定,混合料出厂前,要按照规定频率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对混合料随机取样检测其含水量,水泥剂量和颗粒组成
25、情况,满足要求后方可运输出厂,当不符合要求时,停机查明原因及时调整,直至满足要求后,方可重新拌合运输出厂。2.2.2.混合料的运输、摊铺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用蓬布覆盖防止水份蒸发。摊铺前,先将清扫干净的垫层或下基层表面适量洒水湿润。混合料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平衡梁按路侧及路中心测桩上的控制标高控制高程,采用“平行拉线法”,按下基层或上基层顶面标高加试验路总结的压实系数增加值,在横断面上作平整“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直接复测平整后垫层或基层顶面标高,满足要求后,立即采用重型压路机在混合料最佳含水量范围内碾压到规定密实度。在混合料摊铺、平整过程中,实验室在施工现场按规范规定随机抽取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大中修 施工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