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学习心得.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抗震学习心得.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一 抗震墙设计的一般要求抗震墙设计的一般要求1.抗震墙的布置原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合理的布置是构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应遵循“八字方针”即“对称 均匀 周边 连续”外,还须注意:a.将长墙分成墙段 对于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若内纵墙很长,且连梁的跨高比小,刚度大,则墙的整体性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墙的剪切变形较大,墙肢的破坏高度可能超过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2001 规范规定(6191)将将长墙分成墙段,使墙的高宽比大于 2。墙段由墙肢和连梁组成。89 规范也有相同的规定(第 6113 条)区别在于:连梁。89 规范为弱连梁 2001 规范为跨高比不小于 6 的连梁其目的是:设
2、置刚度和承载力较小的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先破坏,屈服。使墙段成为抗侧力单元,且墙段以弯曲变形为主。b.避免墙肢长度突变 抗震墙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墙肢的截面长度,沿高度不宜有突变,当抗震墙的洞口比较大时,以及一 二级抗震 墙的底部加强区,不宜有错洞布置的剪力墙。2 2框支层墙体的布置:框支层墙体的布置:a.对框支层刚度的要求 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抗震墙减少,侧向刚度降低,在地震作用时有可能变形集中在框支层。框支层是使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对于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为避免框支层成为薄弱层或软弱层,2001 规范第6193 条规定:框支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上一层非框
3、支层侧向刚度的 50%。(应该说规范的要求并不过分,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这种对抗震极为不利的结构形式。与建筑师一起努力,为建造牢固的建筑产品而共同奋斗)新规范取消了原 89 规范对框支层落地剪力墙数量的规定,从设计上讲比原规范抽象但却更加合理,所以我建议:在平面布置时可以借用原规范的数量控制作为直观的手段,然后进行量化计算。b.框支墙落地的间距不宜过大 框支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主要由落地剪力墙承担.作用在紧邻框支层的上一层非落地剪力墙的水平力亦通过框支层楼板传到落地墙,为保证楼板有足够大的平面内刚度(传递水平力)2001 规范规定:落地墙的最大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24 米(第6193 条)取消了原“四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抗震 学习心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