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 4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酿(做实验是用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合后置于一瓷
2、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并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3040)12h 即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 O2进行有氧呼吸 B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 C发酵过程中,随着 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 D若米饭中加入的酒酿不足,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遗传物质的变化越大 C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D胚胎干细胞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这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3、3下图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 CO2和H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B过程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 C过程、均需要 ATP 提供能量 D过程、产生的H的作用相同 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花生种子匀浆,不会出现紫色 B核酸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 C正常情况下,神经元兴奋前后细胞内的 Na+浓度都低于组织液的 Na+浓度 D人体吸收纤维素分子后,在内环境中水解为葡萄糖分子供细胞利用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 C蓝藻的细胞壁可用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 D洋葱的中心体可参与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验证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时,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 B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作用时,先饥饿处理再注射胰高血糖素 C验证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可用垂体提取液处理的饲料饲喂实验动物 D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发育作用可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幼龄动物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9 分)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酵母直接发酵甜菜汁生产燃料乙醇,下图 1 表示相关的工艺流程,图 2 为不同固定化酵母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的步骤中,溶化海藻酸钠时要_,以防止焦糊。步骤中加入果胶酶
5、的作用是_。(2)图 1 步骤中进行增殖培养的目的是_。(3)研究表明使用固定化酵母的酒精产量平均值高于游离酵母的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_。(4)由图 2 可知,固定化酵母接种量为_时酒精产量最高。接种量过高,酒精产量反而有所降低的原因是_。(5)研究表明,固定化酵母更适于甜菜糖液的发酵环境,由此可以通过_的方法来提高固定化酵母对发酵糖液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目的。8(10 分)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的环颈雉时发现,在非繁殖季节,环颈雉的雌雄个体往往分群活动,具有明显的性别隔离现象。有学者提出如下假说来解释这种性别隔离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6、1)上述环颈雉的性别隔离现象属于种群的_特征。调查该种环颈雉的种群密度时,常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原因是_。(2)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会发出鸣叫,并且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_。(3)为验证学者提出的上述假说是否成立,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池塘中抛出 4 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池塘中抛出 4 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_ 分析可知,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代表自然保护区内的_。对照组中的实验处理应为_。若_,则假说成立。9(10 分)食用泡菜是四川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在自贡几乎家家都备有泡菜坛子自制泡
7、菜。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是为了_(2)泡菜腌制过程中若泡菜坛有沙眼,常导致腌制的蔬菜臭而不酸,其原因可能是_(3)泡菜美味但却不宜多吃,因为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_。测定其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该物质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 一 1 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4)某同学欲用新鲜的泡菜液分离纯化乳酸菌,应首先用_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须进行梯度稀释的原因是_。10(10 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体内神经递质 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突触间隙中的含量比较高,缺乏该物质
8、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而易患抑郁症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递质在细胞中合成后,储存在_中,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通过_方式释放出来,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发挥作用。(2)冬季气温降低,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_;冬季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该过程中存在的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_调节人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两点)。(3)研究发现,突触小体会摄取部分刚分泌出去的 5-羟色胺,据此推测抗抑郁药是通过_(填“促进”或“抑制”)该过程,从而_(填“增加”或“降低”)突触间隙 5-羟色胺的含量来
9、缓解抑郁症状。有些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 5-羟色胺含量正常,推测病因可能是相应受体因与抗体结合而无法发挥作用,则该病与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病机理一致(_)A过敏反应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11(15 分)某科研小组随机选择多只布氏田鼠,研究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耳鼓膜温度与核心温度接近,可反映布氏田鼠核心温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耗氧量(mL)产热量(千卡/小时)耳鼓膜温度()给药前 17 26 382 持续给药时间 20min 48 53 315 40 min 60 71 896 15 min 92 106 884 2h 113
10、125 851 3h 133 122 818 停药时 145 153 1695 停药后 20min 175 181 1697 40min 192 202 837 15min 211 224 853(1)从表中数据可推测,全麻后耳鼓膜温度降低,停药后耳鼓膜温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2)布氏田鼠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通过_的调节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若将布氏田鼠置于 5条件下,体温没有明显变化,此时体内_(填激素名称,至少回答两种)含量会增加,这些激素分子_(填“能”或“不能”)反复多次发挥作用。(3)若将布氏田鼠置于炎热条件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_(填“增加”或“
11、减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比较如表所示。有氧呼吸 乙醇发酵(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丙酮酸+H2OCO2+H+能量(少)丙酮酸+HCO2+乙醇 丙酮酸+H乳酸 H+O2H2O+能量(多)【详解】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增加透氧性,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 O2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B、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B 错误;C、发酵过程中,随着
12、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C 正确;D、酒酿中含有酵母菌菌种,若米饭中加入的酒酿不足,酵母菌数量太少,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D 正确。故选 B。2、A【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全套的遗传信息;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一旦沿着一定方向分化,便不会脱分化到原来的状态,A 正确;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B 错误
13、;C.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 错误;D.胚胎干细胞能诱导分化为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不能体现全能性,全能性是以个体的实现为标志,D 错误。3、B【解析】分析题图:过程是光反应,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的H为暗反应的 C3还原供还原剂,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为 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为C3还原,需要光反应为它提供能量和H;为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呼吸(发生在线粒体中)第二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4、。然后据此答题。【详解】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为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 错误;过程表示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B 正确;过程为 CO2的固定,不需要 ATP。过程为 C3还原,需要消耗能量和 ATP 和 NADPH,C 错误;过程是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 C3的还原,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D 错误。故选 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这些知识正确识图。4、C【解析】生物体内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原理 试剂 成分 实验现象 常用材料 蛋白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湖北省 孝感市 重点 下学 第一次 联考 生物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