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帝入东竹殿,命人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将自赴火,宫人左右共止之。又以宝剑斫柱令折。谢答仁、朱买臣谏曰:“城中兵众犹强,乘暗突围而出,贼必惊,因而薄之,可渡江就任约。”帝不便走马,曰:“事必无成,只增辱耳!”答仁求自扶,帝以问王褒,褒曰:“答仁,侯景之党,岂足可信!”答仁又请守子城,收兵可得五千人,帝然之。既而召王褒谋之,以为不可。答仁请入不得,欧血而去。于谨征太子为质,帝使王褒送之。谨子以褒善书,给之纸笔,褒乃书曰:“柱国常山公家奴王褒。”有顷,黄门郎
2、裴政犯门而出。帝遂去羽仪文物,白马素衣出东门。魏军士度堑牵其辔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梁王(萧)使铁骑拥帝入营,甚为所诘辱。乙卯,于谨令长孙俭入据金城。帝给俭云:“城中埋金千斤,欲以相赠。”俭乃将帝入城。帝因述见辱之状,谓俭曰:“向聊相绐,欲言此耳,岂有天子自埋金乎!”帝性残忍,且惩高祖宽纵之弊,故为政尚严。及魏师围城,狱中死囚且数千人,有司请释之以充战士;帝不许,悉令掊杀之,事未成而城陷。世祖性好书,常令左右读书,昼夜不绝,虽熟睡,卷犹不释,或差误及欺之,帝辄惊寤。作文章,援笔立就。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选自司马光资治
3、通鉴)【注】梁元帝萧绎,南朝梁第四位皇帝(552年一555年在位),死后追尊为元帝,庙号世祖。子城:指月城、瓮城等附着于大城的小城。于谨:时为西魏柱国大将军,封常山公。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则与耽酒渔色,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梁元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军
4、士度堑牵其辔/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B.魏军士度堑牵其辔/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C.魏军士度堑牵其辔/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D.魏军士度堑牵其辔/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门郎,官名,即黄门侍郎,指给事于宫门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B.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
5、吏为“有司”,如“授之于有司”的“有司”。C.骈丽,亦作“骈俪”,对偶文句;也指骈体文,形式要求严格,多用偶句,讲求对仗。D.训典,上古典籍晦涩难懂,专门有人对其字义、用典等进行注释训诂,故称之为训典。12.下列对资治通鉴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帝面对危机,斗志全无。魏军围城,他首先乱了心神,焚烧藏书,砍折宝剑;面对谢答仁的积极请战,表现得没有主见。B.元帝用人失察,偏信王褒。元帝派王褒去送太子当人质,于谨之子要求王褒当面展示书法,王褒自称“家奴”,以表忠心。C.元帝生性残忍,为政严苛。他崇尚严酷,不但惩处高祖时放纵舞弊的官员,甚至在魏军围城时,下令处死狱中数千名死囚。
6、D.元帝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常命左右昼夜不停地在身边读书,即使在熟睡中,若有人读错或欺骗他,他也会马上惊醒过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帝因述餐见辱之状,谓俭曰:“向聊相绐,欲言此耳,岂有天子自埋金乎!”(4分)(2)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4分)14.王夫之认为梁元帝读书存在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3分)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春秋记国家存亡,以察来世。虽有广土众民,坚甲利兵,威猛之将,士卒不亲附,不可以战胜取功。晋侯获于韩
7、。楚子玉得臣败于城濮,蔡不待敌而众溃。故语曰: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先轸不能战不教之卒,造父、王良不能以弊车不作之马趋疾而致远,羿、逢蒙不能以枉弓射远申微。故强弱成败之要,在平附士卒,教习之而已。”田单为齐上将军,兴师十万,将以攻翟,往见鲁仲连子。仲连子曰:“将军之攻翟,必不能下矣。”田将军曰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齐婴儿谣之曰:“大冠如箕,长剑柱颐;攻翟不下,垒于梧丘。”于是田将军恐骇, 往见连子曰:“先生何以知单之攻翟不能下也?”仲连子曰:“夫将军在即墨晏之时,坐则织篑,立则杖臿,为士卒倡,日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何党矣!故将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8、之气。今将军东有掖邑之封,西有潘淄上之宝,黄金横带,驰骋乎溜、渑之间,是以乐生而恶死也。”田将军明日径立矢石之所,引枹而鼓之,翟人下之。故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枝体也,田将军之谓乎!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智伯曰:“吾闻田恒新得国而爱其民,内同其财,外同其勤劳,治军若此,其得众也,不可待也。”乃去之耳。太公兵法曰:“致慈爱之心,立武威之战,以毕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陈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阵取将,死不旋
9、踵者,多异于今 之将也。(节选自说苑指武)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将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B.田将军曰/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C.田将军日/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D.田将军曰/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将军,古代武官官名,也泛指行军作战时军中的
10、主帅。文中指全军最高统帅。B.金,文中指筑营,与“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的“垒”用法不同C.什伍,古代户籍的基层编制,文中指军队基层编制单位,五人为伍,二伍为什。D.旋踵,调转脚跟,指退缩,也比喻时间极短,“死不旋踵”是很快阵亡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侯在韩原之战中被俘获,楚国在城濮之战中失败,蔡国没等到敌军进攻就全军溃逃,即使他们土广民众,兵精将勇,也无法取得胜利。B,由单在即墨城的时候,面临国家灭亡、无家可归的绝境,依然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无论将领还是士兵,都认为自己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C.田单率领齐国军队攻打翟国,久攻不下。鲁仲连认为
11、他因富贵权势而变得贪生怕死,听了鲁仲连的分析后,田单马上作出调整,最终获胜。D.太公兵法.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将领对待士卒要有慈爱之心,磨砺其节操,要让旗号鲜明、行阵牢固;而当今很多将领不这样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强弱成败之要,在乎附士卒,教习之而己。(4分).(2)由将军明日径立矢石之所,引枹而鼓之,翟人下之。(4分).14.请简要概括智伯放弃伐郑的原因。(3分)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语文试题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夏,四月,丁酉,王嘉为丞相。嘉以时政苛急,郡国守相数有变动
12、,乃上疏曰:“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举劾苛细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二千石益轻贱,吏民慢易之,或持其微过,增加成罪,言于司隶、刺史,或上书告之。众庶知其易危,小失意则有离畔之心。前山阳亡徒苏令等纵横,吏士临难,莫肯伏节死义,以守、相威权素夺也。孝成皇帝悔之,下诏书,二千石不为故纵,遣使者赐金,尉厚其意,诚以为国家有急,取办于二千石;二千石尊重难危,乃能使下。孝宣皇帝爱其善治民之吏,有章劾事留中,
13、会赦壹解。故事:尚书希下章,为烦扰百姓,证验系治,或死狱中,章文必有敢告之字乃下。唯陛下留神于择贤,记善忘过,容忍臣子,勿责以备。二千石、部刺史、三辅县令有材任职者,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阔略,令尽力者有所劝。此方今急务,国家之利也。前苏令发,欲遣大夫使逐问状,时见大夫无可使者,召蠡匡令尹逢,拜为谏大夫遣之。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则士赴难不爱其死。临事仓卒乃求,非所以明朝廷也。”嘉因荐儒者公孙光、满昌及能吏萧咸、薛修,皆故二千石有名称者,天子纳而用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
14、事司隶部刺史举劾苛细/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B.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举劾苛细/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C.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举劾苛细/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D.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举劾苛细/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酉,干支纪年法,干,即十天干,支,即十二地支。在文中指丁酉这一年。B.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以万石为最高,二千石又为郡守的通称。C.顾,此处意
15、为反省,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的“顾”意义不相同。D.名称,文中意为名声、声望,现用来指识别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专门称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文时,官员多无苟且之心,但随着政治逐渐严苛,稍有不慎就会被罢免,这使他们开始为自己打算。B.孝成皇帝鉴于苏令造反时,吏士无人以死尽节的教训,派遣使者安抚郡守的情绪,重树他们的威权。C.孝宣皇帝爱护官吏,有弹劾他们的奏章就留在宫中不予批复,之后的弹劾奏章都交付专门机构查办。D.苏令造反时,朝廷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征召尹逢,尊授他为谏大夫,派遣他去驱逐叛贼并调查原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6、1)众庶知其易危,小失意则有离畔之心。(4分)(2)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则士赴难不爱其死。(4分)14.王嘉对皇帝任用贤才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3分)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宗颇好田猎。谷那律为谏议大夫,尝从太宗出猎。在途遇雨,太宗问曰:“油衣若为得不漏?对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意欲太宗弗数游猎,大被嘉纳。赐帛五十段,加以金带。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同州沙苑,亲格猛兽,复晨出夜还。特进魏征奏言:臣闻书美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传述虞箴称夷羿以为戒。昔汉文临峻坂欲驰
17、下,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孝武好格猛兽,相如进谏:力称乌获,捷言庆忌,人诚有之,兽亦宜然。猝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虽乌获、逢蒙之伎不得用矣。虽万全而无患,然而本非天子所宜。孝元帝郊泰畴,因留射猎,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离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凭河暴虎,未之戒也?臣窃思此数帝,心岂木石,独不好驰骋之乐?而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为国,不为身也。臣伏闻车驾近出,亲格猛兽,晨往夜还。以万乘之尊,暗行荒野,践深林,涉丰草,甚非万全之计。愿陛下割私情之娱,罢格兽之乐,上为宗庙社稷,下慰群
18、察兆庶。”太宗曰:“昨日之事偶属尘昏,非故然也,自今深用为诚。”贞观十四年,冬十月,太宗将幸栎阳游田,县丞刘仁轨以收获未毕,非人君顺动之时,诣行所,上表切谏。太宗遂罢猎,擢拜仁轨新安令。(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田猎)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B.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C.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D.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侥幸
19、/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油衣,是从蓑衣发展而来的,古人把油脂涂在蓑衣或布帛等材料上制作而成的一种“高级雨衣”。B.特进,古代官职名,西汉后期才设置,本不是正式官名,是奖励功臣的勋官,地位略同三公。C.书,即书经肖书,师说“六艺经传旨通习之”中的“六艺”就包含这部作品。D.关东,在明清以前多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如曹操的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外出打猎遇雨,谏议大夫谷那律作出的防雨回答颇耐人寻味,意在说明瓦比油防水效果好
20、,太宗听后大加赞赏。B.唐太宗到同州沙苑打猎,魏征进谏,借助古书记载,用周文王和后羿一正一反两个事例,旁敲侧击,来警示太宗。C.汉文帝也有像普通人一样寻求刺激、喜欢冒险、放飞自我的一面,大臣袁盎直言劝谏,理智地阐明了这种行为的危害。D.魏征通过文帝、武帝和元帝的典故,委婉劝谏唐太宗放弃驰骋游猎、搏击猛兽的个人爱好,要关爱百姓,一心为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为国,不为身也。(2)昨日之事偶属尘昏,非故然也,自今深用为诫。14.司马相如、薛广德和刘仁轨三人谏阻君主游猎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
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
22、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太祖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2022 2023 学年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学业 水平 诊断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