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冲刺训练(含解析).pdf
《精选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冲刺训练(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冲刺训练(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精选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冲刺训练(含解析)一、选择题 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2.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3.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
2、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 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 4.我是一支铅笔:将我斜插在水杯中,你会看到我变“弯”了,那是因为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我若躺在亮处,大家就都能看见我,那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我们都在纸上“滑”;若把我的内芯接入电路,我身体就会发热你认为铅笔的自述中正确的有()A.B.C.D.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
3、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6.(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 A 和 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 A 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 B 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 d 7.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在 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
4、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用凸透镜制作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9.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 O 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B.C.D.10.关于光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
5、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 B.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 D.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A.林间光柱 B.筷子“折断”C.放大文字 D.山的倒影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选平面镜进行实验 B.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
6、B,并在该处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 B 不能与 A 的像重合 二、填空题 1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的缘故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14.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_(漫反射、折射)传播到出
7、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_(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 15.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_(选填“能”或“不能”)发现目标 16.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 空气在界面的_ 侧。1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 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 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 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 S将 _(选填“向左”、“向右”或
8、“不会”)18.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 _,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_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19.“镜花水月”是光的_现象,“坐井观天”说明了_的道理.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选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把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
9、可以沿 ON 折叠的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EO 射向平面镜,在纸板 NOF 上可看到 EO 的反射光 OF(1)使入射光 EO 逐渐向 ON 靠拢,纸板 NOF 上的反射光将 _ON(选填:“靠拢”或“远离”)(2)保持入射光 EO 位置不变,将纸板 NOF 向后折,在纸板 NOF 上 _看到反射光 OF(选填:“能”或“不能”)三、作图题 21.如图,P 为平放的平面镜上方的一块挡板,BA、DC 为挡板左侧一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作出点光源 S 的位置 22.在图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
10、所成的虚像 四、实验探究题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23.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 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物 质 空气 水 玻璃 植物油 密度(kg/m3)1.29 1000 930 速度(m/s)3108 2.25108 2108 (1)分析光路图,可知:
11、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偏折程度_(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选填“快”或“慢”).(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24.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_(选填“透明玻璃板”“茶色玻璃板”),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3)移开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
12、,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选填“A”或“B”)处。(5)有同学用方格纸替代白纸,如丙图,更方便探究像与物_关系。五、综合题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厚/薄)。小华选择两支蜡烛,小明选择两只棋子,请你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_。(2)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
13、像。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26.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中捕食的小鱼,它在湖中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看见的鱼比其实际位置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 A 点处,水中的 B 点有一条小鱼,空中的 C 点有只小鸟,请你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_(法线已画出)27.2017 年 7 月,常州学生李明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 而形成的_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C/D/E/F)处 他用激光笔从 A
14、点向 B(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上/下)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 A2cm B7cm C9cm D10cm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左/右)移 (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
15、解:A、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 A 图中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 A 错误;B、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 B 错误;C、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 C 图中的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 A 错误;D、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D 正确;故选D【分析】反射定律:反射光线
16、、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分析】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
17、提供优质的文档!1/1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 3.【答案】B 【解析】只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才会产生偏折;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1)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现象,才导致了插入水中的铅笔像“折断”了一样(2)铅笔本身不发光,它的表面能反射其他光源的光线,被反射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它(3)铅笔始终没有离开纸,属于滑动摩擦而圆珠
18、笔的笔尖是个滚珠,滚珠不停地在纸面上滚动,接触面总是改变,所以圆珠笔和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4)电流可以通过铅笔的内芯,说明铅笔芯是导体故选 C【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漫反射的光射向人的眼睛的缘故(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运动物体始终没有离开接触面,这种摩擦是滑动摩擦;运动物体和接触面之间总是改变,这种摩擦是滚动摩擦(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1)当光遇到水面
19、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2)鱼生活在水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1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故选 A【分析】(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就会改变传播方向,称为光的反射;(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
20、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中 A 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 A 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转,在图中虚线的上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 B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 A 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射出 B,如图:故选:B【分析】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从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不同于的是介质不再均匀,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中考 物理 现象 专题 复习 冲刺 训练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