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画(白描)教案汇总_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
《2022中国画(白描)教案汇总_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国画(白描)教案汇总_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中国画(白描)教案汇总_中国画白描教案 中国画(白描)教案汇总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中国画白描教案”。 中国画白描(32课时) 教学内容: 中国画白描 教材分析: 白描技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 也是广阔专业、业余人士非常宠爱的画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培育学生酷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激发学生学习白描的爱好, 提高学生线描的技巧, 学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酷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2.提高学生描线的技巧。 教学重点: 用毛笔线描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白描的方法表现人物、花鸟的技法,线条的不同运用。 教学内容:
2、 第一课:白描基础学问与练习(4课时) 一、定义与分类。 1、定义: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古代称之为”白画“,是中国画中用毛笔墨线勾画对象轮廓,有时也可渲染淡墨。 2、分类: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单勾: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依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求线描精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复勾: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依据状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改变,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需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 二、白描的特点: 物
3、象的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实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调的特点。 三、白描的发展与代表画家和作品: 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宋元间也有画家采纳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白描最早是做为工笔画的底稿形式存在的,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如我国最早的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传世摹本,这两幅图中的线描已由过粗拙简洁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这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般的紧劲连绵的线条被誉为“春蚕吐丝”。唐代吴道子的画作笔简神全,意气豪放。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为白描画、水墨
4、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描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始于宋代,各代均有杰出代表。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今安徽舒城县)人,是宋代杰出的人物、鞍马、山水画家。更是把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传世的白描作品有维摩诘演教图、五马图等。此外,还有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图、元代张渥的九歌图、明代陈洪绶的西厢记-窥简、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清代任伯年的三友图等等,都是难得的白描杰作。 丁云鹏 (1547?)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卒年不详,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书法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
5、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 仇英 约1498年(一说约1509年)1552年在世,字实父,号十洲,汉族,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县。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夏鼎明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善白描人物,亦工山水。 四、白描基础技法 1、工具、材料的选择 笔:白描的笔以尖硬瘦长的狼毫为宜,笔锋尖硬瘦长则弹性强,可以适应改变无穷的点
6、、线的须要,所以一般多用叶筋、衣纹、红毛等几种笔。毛笔形质和大小都有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必需多画常练使其适用。 墨:以研墨为佳,较好的墨汁如曹素功、一得阁等也可运用。 纸:生纸渗水难以驾驭,不宜于初学者运用,一般多用不渗水的熟纸矾宣。 2、笔法 白描多用中锋,用笔要先慢后快,收笔要慢,要疾徐有度、流畅连贯。用笔时必需心静、理明、势宽、手稳,特殊是画长线时,要充分估计腕与肘所需的活动范围,并把纸理平压稳,然后屏着气全神贯注地把线画下去,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一笔画完者莫两笔完成,这样才能把线画得流畅。切忌运笔时死盯着笔,视线要宽敞,笔紧跟着线条走。 3、“十八描” 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
7、总括前人丰富的创作阅历,在其著作绘画发蒙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这十八种描法是: 1.行云流水描 2.高古游丝描 3.铁丝描4.柳叶描 5.琴弦描 6.蚂蝗描 7.混描 8.橛头钉描 9.曹衣描 10.钉头鼠尾描 11.折芦描 12.减笔描 13.战笔水纹描 14.竹叶描 15.橄榄描 16.蚯蚓描 17.枣核描 18.枯柴描 。 以上十八种描法是古人依据当时的服装(大都是宽袍大袖)领会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见到,有些则是后来渐渐添加的,然而这十八描并不是包罗前人全部的描法,也有人主见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梦梅先生则指出十八以线条描法的形态命名,并不妥当。他针
8、对用笔的方法,提出了“用笔十法”,即 1.悬针笔法 2.抽丝笔法 3.自由笔法 4.铁丝笔法 5.来无影去无踪(双尖笔法) 6.连接比法 7.拖拉笔法 8.擅斗笔法 9.跳动笔法 10.倒插笔法。以上董梦梅先生细分的十种用笔方法,有些也适用于白描花鸟画中。 中国白描有着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笔独立的审美功能,经过历代画家的创作积累,有关线条的技法名称繁多,分类细致,如画衣纹的“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就形象地概括了白描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五、白描示范 示范各种描法,“十八描”。 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匀称,钩出的笔
9、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气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于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过多、力气外露都简单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会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建于婀娜中”。 六、学生练习 直线的练习:横线、竖线、斜线 曲线的练习:弧线、波浪线、圆 单个花头线条的练习 七、作业要求 各类线条的练习一张毛边纸,单个花头的练习一张毛边纸。 其次课 花卉白描临摹(8课时) 一、白描花卉的“临摹”其含义: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临摹的意义: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技法和阅历。我国传统
10、绘画的学习方法,就是从临摹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写生,即所谓“师古人”和“师造化”。在临摹中探讨、分析、揣摩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 二、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白描勾画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松软的线条。勾线之初,先练习运用中锋,避开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牢固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 花卉中的花瓣,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画,侧锋只
11、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起先练习勾画时,很简单出现侧锋,特殊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需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假如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气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简单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
12、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需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匀称。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一直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熬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留意练习各种笔墨改变: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改变,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改变,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三、白描线条与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国画 白描 教案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