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病害及防治》PPT课件.ppt
《《核桃病害及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桃病害及防治》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桃病害概述核桃病害概述 核桃病害约核桃病害约3030种,其中主要有种,其中主要有核桃根腐病、核桃腐烂病、核桃枝核桃根腐病、核桃腐烂病、核桃枝枯病、核桃干腐病、核桃白粉病、枯病、核桃干腐病、核桃白粉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核桃灰斑病、核桃粉霉病、核桃炭核桃灰斑病、核桃粉霉病、核桃炭疽病、核桃膏药病、核桃溃疡病、疽病、核桃膏药病、核桃溃疡病、核桃缺素症、核桃霜点病、核桃枯核桃缺素症、核桃霜点病、核桃枯梢病、核桃根癌病、核桃根朽病、梢病、核桃根癌病、核桃根朽病、核桃根结线虫病、核桃仁霉烂病、核桃根结线虫病、核桃仁霉烂病、核桃桑寄生、核桃日灼病、核桃腐核桃桑寄
2、生、核桃日灼病、核桃腐朽病等。朽病等。一、核桃根腐病一、核桃根腐病1分布分布 核桃根腐病在陕西偶有发生,在湖南、江西、核桃根腐病在陕西偶有发生,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普遍发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大安徽等省普遍发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大量死亡,是育苗的一大障碍。量死亡,是育苗的一大障碍。2 2症状症状 核桃苗感病后,根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核桃苗感病后,根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发黄,叶缘变黑,严重时苗木枯死。发黄,叶缘变黑,严重时苗木枯死。3 3病原病原 据初步研究,该病是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据初步研究,该病是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孢属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孢属(Fusa
3、rium Fusarium sp.)sp.)的一未知种引起。的一未知种引起。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不利于核桃苗生长时,有利于病害病原菌不利于核桃苗生长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初夏多雨,土壤潮湿板结,苗的发生。在初夏多雨,土壤潮湿板结,苗圃地排水不良,或在地下水位过高,苗圃圃地排水不良,或在地下水位过高,苗圃地积水,以及土壤偏酸,通气不良,苗木地积水,以及土壤偏酸,通气不良,苗木根部窒息的情况下,病菌便乘机而入,根根部窒息的情况下,病菌便乘机而入,根部变黑腐烂,如遇高温,病株即枯萎死亡。部变黑腐烂,如遇高温,病株即枯萎死亡
4、。此外,在核桃播种后,果壳不易开裂,子此外,在核桃播种后,果壳不易开裂,子叶难出土,以及管理不善,幼苗生长衰弱,叶难出土,以及管理不善,幼苗生长衰弱,也易受病原菌的侵染,引起根腐病。也易受病原菌的侵染,引起根腐病。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精选圃地:以中性偏碱的土壤作为)精选圃地:以中性偏碱的土壤作为苗圃地为宜,并注意排水,及时中耕,防苗圃地为宜,并注意排水,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对酸性土壤应施入适量的石止土壤板结,对酸性土壤应施入适量的石灰,再作苗圃地。灰,再作苗圃地。(2 2)精选良种:选用健康无病的核桃作)精选良种:选用健康无病的核桃作种子,并进行湿砂贮藏和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子,
5、并进行湿砂贮藏和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催芽,每次换温水种催芽,每次换温水1 1次,当核果的棱线次,当核果的棱线开裂时再播种。开裂时再播种。(3 3)合理施肥与灌溉:增施腐熟的有)合理施肥与灌溉: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和草木灰,实行合理灌溉,促机肥料和草木灰,实行合理灌溉,促使苗木健壮生长,防止根腐发生。使苗木健壮生长,防止根腐发生。(4 4)清除侵染源和发病中心:发现病)清除侵染源和发病中心: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防止病害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防止病害蔓延。对无病苗木可撒草木灰、石灰蔓延。对无病苗木可撒草木灰、石灰或适量硫酸亚铁于根际土壤,以抑制或适量硫酸亚铁于根际土壤,以抑制病害发生。病害发
6、生。二、核桃烂皮病二、核桃烂皮病1 1分布分布 核桃烂皮病又称腐烂病、黑水病,在核桃核桃烂皮病又称腐烂病、黑水病,在核桃产区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新疆、甘产区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安徽等核肃、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安徽等核桃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核桃枝干的树桃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核桃枝干的树皮,严重时,造成枝枯、或整株死亡影响皮,严重时,造成枝枯、或整株死亡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果树的生长发育。2 2症状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树皮。为害枝条时会表现主要为害枝、干树皮。为害枝条时会表现出两种症状,皮层失绿,与木质部之间有出两种症状,皮层失绿,与木质部之间有
7、水泡,且分离,上生有分生孢子器呈现出水泡,且分离,上生有分生孢子器呈现出黑色小点状。还有一种是从剪锯口处向下黑色小点状。还有一种是从剪锯口处向下蔓延生有病斑,最后形成枯梢。幼树染病,蔓延生有病斑,最后形成枯梢。幼树染病,主干和侧枝上生有病斑,形状近梭形,暗主干和侧枝上生有病斑,形状近梭形,暗灰色水渍状稍肿起,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灰色水渍状稍肿起,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液体流出,皮层变褐且有酒糟味,病皮失液体流出,皮层变褐且有酒糟味,病皮失水下陷,病斑上也散生许多小黑点。水下陷,病斑上也散生许多小黑点。湿度大时从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物,湿度大时从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物,即病菌孢子角。病斑扩展致皮层
8、纵裂流即病菌孢子角。病斑扩展致皮层纵裂流出黑水。大树主干初期症状隐蔽在韧皮出黑水。大树主干初期症状隐蔽在韧皮部,外表不易看出,当表现出症状时皮部,外表不易看出,当表现出症状时皮下病部扩展到下病部扩展到202030cm30cm以上,流有黏稠以上,流有黏稠状黑水,常糊在树干上。状黑水,常糊在树干上。核桃烂皮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烂皮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烂皮病症状核桃烂皮病症状 3 3病原病原 属于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属于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胡桃壳囊孢壳孢目胡桃壳囊孢Cytospora Cytospora jugladisjugladis(DC.)(DC.)SaccSacc。
9、在表皮的子座中。在表皮的子座中生有黑褐色的分生孢子器,形状不规则,生有黑褐色的分生孢子器,形状不规则,多室,具长颈,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多室,具长颈,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大小大小1441443249632496108(m)108(m),颈长,颈长484854(m)54(m)。分生孢子直径。分生孢子直径1.91.92.90.42.90.40.6(m)0.6(m),单胞、无色,香,单胞、无色,香蕉状。蕉状。4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核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核桃树液流动后,在适宜条件下产出分生孢桃树液流动后,在适宜条件下产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嫁
10、接口、剪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嫁接口、剪锯口或伤口等处侵入,孢子器成熟后涌出锯口或伤口等处侵入,孢子器成熟后涌出红色的分生孢子角,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红色的分生孢子角,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病盛期是在病盛期是在4 45 5月,越冬前为害将停止。月,越冬前为害将停止。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管理粗放、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管理粗放、树势较弱的果园发病较严重。树势较弱的果园发病较严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加强果园管理)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修
11、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改良土壤,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 2)早春及生长期及时刮治病斑,刮后用)早春及生长期及时刮治病斑,刮后用50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50倍液或倍液或4545晶晶体石硫合剂或体石硫合剂或5-105-10度度BeBe石硫合剂消毒。石硫合剂消毒。(3 3)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在冬前先刮净病斑,)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在冬前先刮净病斑,然后用涂白涂剂防止树干受冻。常用药剂然后用涂白涂剂防止树干受冻。常用药剂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BeBe石硫合
12、剂。石硫合剂。三、核桃枝枯病三、核桃枝枯病1 1分布分布 核桃枝枯病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核桃枝枯病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浙江、云南、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苏、浙江、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均有发生和危害,多发生在辽宁等省均有发生和危害,多发生在1-21-2年年生枝条上,严重地块病枝率可达生枝条上,严重地块病枝率可达20%-30%20%-30%,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影响树体发育和核桃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影响树体发育和核桃产量。产量。2 2症状:症状:该病危害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和枫杨和枝该病危害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和枫杨和枝条及干,尤其是条及干,尤其是1-21-2年生枝条,
13、病菌先侵害年生枝条,病菌先侵害幼嫩的短枝,从顶端开始渐向下蔓延直至主幼嫩的短枝,从顶端开始渐向下蔓延直至主干。被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为浅干。被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为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大枝病部下陷,病死枝干红褐色或深灰色,大枝病部下陷,病死枝干的木栓层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直径,即的木栓层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直径,即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受害枝上叶片逐渐变黄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受害枝上叶片逐渐变黄脱落,枝皮失绿变成灰褐色,逐渐干燥开裂,脱落,枝皮失绿变成灰褐色,逐渐干燥开裂,病斑围绕枝条一周,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病斑围绕枝条一周,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亡。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盘上涌出大
14、量黑亡。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盘上涌出大量黑色短柱状分生孢子,湿度再增高则形成长圆色短柱状分生孢子,湿度再增高则形成长圆形,直径约形,直径约1-3mm1-3mm的黑色孢子团块。的黑色孢子团块。核桃枝枯病症状和病原菌图一核桃枝枯病症状和病原菌图一核桃枝枯病症状一核桃枝枯病症状一核桃枝枯病症状二核桃枝枯病症状二3 3病原病原 Melanconium oblongumMelanconium oblongum 称矩圆黑盘孢,属半称矩圆黑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寄主表皮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露出;分生孢子梗密生在分下,后突破表皮露出;分生孢子梗密生在分生孢子盘
15、上,不分枝,浅灰色或无色生孢子盘上,不分枝,浅灰色或无色503-4503-4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卵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卵圆形至椭圆形,多两端钝圆,有的一端略尖,圆形至椭圆形,多两端钝圆,有的一端略尖,暗褐色,单胞,大小暗褐色,单胞,大小16-278-1316-278-13微米。有性微米。有性阶段(阶段(Melanconis juglandisMelanconis juglandis )称胡桃黑盘)称胡桃黑盘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在子座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在子座里,子囊孢子双胞,隔膜在细胞中部,浅色里,子囊孢子双胞,隔膜在细胞中部,浅色或无色
16、。有性阶段少见。或无色。有性阶段少见。4 4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枝条、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枝条、树干病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的树干病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从伤口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从伤口侵入。该菌属弱性生菌,生长衰弱的核桃侵入。该菌属弱性生菌,生长衰弱的核桃树或枝条易染病,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树或枝条易染病,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重。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加强核桃园管理,及时剪除病枝,深)加强核桃园管理,及时剪除病枝,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增埋或烧毁,以减少
17、菌源。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 2)北方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及时)北方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及时防治核桃树害虫,避免造成虫伤或其他机防治核桃树害虫,避免造成虫伤或其他机械伤。械伤。(3 3)主干发病,应及时刮除病部,并用)主干发病,应及时刮除病部,并用1%1%硫酸铜或硫酸铜或40%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50倍液消毒倍液消毒再涂抹煤焦油保护。再涂抹煤焦油保护。四、核桃干腐病四、核桃干腐病1、分布分布 核桃干腐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在北方核桃干腐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在北方偶有发生。在湖南有的地方发病率达偶有发生。在湖南有的地方发病率达9
18、3.8%93.8%,因危害枝干,造成核桃整株死亡,故影,因危害枝干,造成核桃整株死亡,故影响核桃生产。响核桃生产。2 2症状症状 主要为害主干、侧枝。幼树主干或侧主要为害主干、侧枝。幼树主干或侧枝染病,最初产生褐色近圆形的溃疡枝染病,最初产生褐色近圆形的溃疡斑,随病斑的逐渐扩大,可数个联合斑,随病斑的逐渐扩大,可数个联合在一起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在一起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严重的树干韧皮部半边死亡,最后在严重的树干韧皮部半边死亡,最后在病斑上产生粒状黑色小点。在枝梢上病斑上产生粒状黑色小点。在枝梢上扩展迅速,使整个枝梢很快变成黑褐扩展迅速,使整个枝梢很快变成黑褐色枯死。色枯死。核桃干
19、腐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干腐病症状和病原菌图3 3病原菌病原菌 该病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该病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圆孔壳科、囊孢壳属、核桃囊孢壳菌圆孔壳科、囊孢壳属、核桃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juglandisPhysalospora juglandis)引起。无性世引起。无性世代为大茎点属(代为大茎点属(Macrophoma Macrophoma sp.)sp.)4 4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核桃干腐病是一种弱寄生菌,经常生长在核桃干腐病是一种弱寄生菌,经常生长在死枝和弱枝上,当树木受到日灼和冻害后,死枝和弱枝上,当树木受到日灼和冻害后,便乘虚而入,因此常在树干
20、的南面或西南便乘虚而入,因此常在树干的南面或西南面开始发病。在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面开始发病。在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的核桃林内,常常发病严重。树势衰弱的核桃林内,常常发病严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适地适树,营造核桃林。)适地适树,营造核桃林。(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力病力(3)树干涂白,防止日灼和冻害。涂白剂树干涂白,防止日灼和冻害。涂白剂的配法是:生石灰的配法是:生石灰5Kg5Kg,食盐,食盐2Kg2Kg,油,油0.1Kg,0.1Kg,豆面豆面 0.1Kg,0.1Kg,水水20Kg20Kg。(4 4)药剂防治。用小刀在病斑上纵
21、横划线,)药剂防治。用小刀在病斑上纵横划线,再用再用50%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粉剂可湿性甲基托布津粉剂500-800500-800倍倍液涂抹,效果好。液涂抹,效果好。五、核桃白粉病五、核桃白粉病1分布分布核桃白粉病在我国核桃产区普遍发生,引核桃白粉病在我国核桃产区普遍发生,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2症状症状受害叶片在叶背出现明显的块状白粉层,受害叶片在叶背出现明显的块状白粉层,即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即分生孢子。即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即分生孢子。秋后在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为黄秋后在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为黄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的小颗粒,即
22、病原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的小颗粒,即病原菌的有性阶段闭囊壳。菌的有性阶段闭囊壳。3病原病原另一个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另一个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丝壳属的山田叉丝壳菌粉菌科、叉丝壳属的山田叉丝壳菌(Microsphaera yamadaiMicrosphaera yamadai)也常引起核桃白粉也常引起核桃白粉病。其白粉层分布于叶子的正反两面,但以病。其白粉层分布于叶子的正反两面,但以叶背较多。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叶背较多。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90-90-126m126m。附属丝叉状,。附属丝叉状,5-145-14个,分叉个,分叉2-42-4次。次。该病一
23、个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该病一个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榛球针壳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榛球针壳菌(Phyllactina coryleaPhyllactina corylea)引起。病菌的分生)引起。病菌的分生孢子倒卵形,单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大孢子倒卵形,单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大小小5-128-15m5-128-15m。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径140-270m140-270m。附属丝球针状。附属丝球针状5-185-18个。个。核桃白粉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白粉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白粉病症状核桃白粉病症状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
24、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次春放出子囊病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次春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浸染。在北方地区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浸染。在北方地区于于6 6、7 7月开始发病,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浸染,月开始发病,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浸染,于于8 8、9 9月间开始形成子囊壳,至月间开始形成子囊壳,至9 9、1010月间闭月间闭囊壳逐渐成熟,随病叶脱落,进入越冬阶段。囊壳逐渐成熟,随病叶脱落,进入越冬阶段。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常有利于该病害的发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常有利于该病害的发展。施氮肥过多,组织柔嫩,以及夏末秋初的展。施氮肥过多,组织柔嫩,以及夏末秋初的新鲜叶最易受害。苗木往
25、往比大树严重。新鲜叶最易受害。苗木往往比大树严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清除病落叶,以消灭越冬病原菌。)清除病落叶,以消灭越冬病原菌。(2 2)合理施肥,适量灌溉,防止苗木贪青)合理施肥,适量灌溉,防止苗木贪青徒长,减轻病害发生。徒长,减轻病害发生。(3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波美度石)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硫合剂或50%50%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10001000倍液,或倍液,或50%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600-800倍液进行防治。倍液进行防治。六、核桃细菌黑斑病六、核桃细菌黑斑病1分布分布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核桃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桃病害及防治 核桃 病害 防治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