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体系规划》PPT课件.ppt
《《村镇体系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体系规划》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加快改革“市管县”的体制,纷纷出台“强县扩权”政策,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部长期重视县、镇规划,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县域规划、小城镇规划试点工作。为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建立新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在浙江海盐县,山东胶南市、武城县,安徽黟县,吉林蛟河市和四川绵竹市进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全国全国试点开展点开展山山东胶南市胶南市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试点点实践践以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和集约发展为原则,山东胶南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村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
2、县域规划新框架。胶南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规划和村规划三个层次。胶南市位于山东省沿海产业带和山东半岛制造业“T”型发展轴上,是大青岛海湾型城市西海岸的核心发展区,是青岛乃至山东半岛重要的沿海临港制造业基地。一、区域规划(1)开发空间区划。综合胶南市现状土地开发状况、未来发展态势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定市域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2)人口布局和城镇规模。预测2020年总人口数为115万,城市化水平位65%,城镇人口为75万,中心城区总人口为55万,其中暂住人口为14万。综合分析重点发展地区发展战略及按照重点镇大于3万人,一般镇大于1万人的原则,确定城镇等级规模结构。(3)城
3、镇空间布局。“一区、两片、一镇”的空间结构,“一区”为胶南市区,“两片”为王台工业片区和董家口工业片区,“一镇”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培育重点镇六汪。(4)重点区域。胶南重点发展地区为胶南城区、董家口临港重化工基地和六汪镇。(5)产业布局。中心城区、王台镇及董家口重工业基地应积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加快服务业。同时以农村产业化为基础,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市域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构建“两带一区”的产业布局结构,“两带”为沿204国道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和沿滨海大道的滨海旅游产业带,“一区”为204国道以西的生态农业产业区。(6)支撑体系。交通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
4、划。山山东胶南市胶南市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试点点实践践二、镇规划张家楼镇是胶南滨海大道的重点镇之一,本次规划作为镇规划试点。(1)镇域规划。城镇职能确定以外向型工业、旅游度假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滨海城镇。空间上形成“两心、三轴、三区”的结构布局,全镇分三大综合片区,以镇驻地为主中心,以潘家庄为次中心,以204国道为依托建设城镇发展主轴,以滨海大道和张家楼河为依托建设景观次轴。产业布局构建“一心、三轴、五片区”的空间形态。(2)镇区规划。镇域行政中心、商业服务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农业服务基地。规划“一核、一轴、两带、三片区”的用地布局结构。“一核”指204国道两侧,以张家楼河及苑庄河围
5、合的区域作为镇区的核心区域,“一轴”指以204国道为城镇发展轴线,强化道路的生活服务功能,“两带”指张家楼河两侧的滨河绿化带及苑庄河道两侧的滨水绿带共同构筑镇区的绿化景观带。“三片区”指两个居住片区和一个工业片区。山山东胶南市胶南市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试点点实践践三、村庄规划庄家疃村位于胶南市张家楼镇西南部,规划的滨海大道从村域东南部穿过,通过镇域公路网与村庄相连,交通便利。村庄形成“一心、一带、两区”的用地布局结构。“一心”指配套服务中心,“一带”指滨海部分形成以养殖业为依托,集商贸、服务、游览于一体的滨海产业带,“两区”指村域东片和西片,其中东片为农业示范园,西片依托村庄发展农业观光
6、区。庄家疃村居住用地为村民住宅用地,应避免大拆大建,在现有的住宅用地基础上对居住用地进行整治。应在现状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尊重民意,合理布局。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形成北部保留住宅区、东南部低层住宅区和西南部多层居住区三大片区。在公共设施布局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民意,公共设施布局应注重开发性及综合性,建议结合村口广场集中布局,制定符合农村特点的布局方案,同时应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应针对农村分散化、小型化的特点。制定合理给排水、能源、信息设施的布局方案,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编制制综上所述,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办法复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理念:1、承上启下、注重
7、融合。根据城乡规划法,除上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外,地市总体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包含部分区域规划的内容,对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具有指导价值。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一方面需要承接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并对其进行深化和落实,为镇、乡和村庄规划提供编制依据。此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对于市(县)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区(镇)的总体规划及县域范围内的重点地区提出明确的规划指引。2、突出重点、注意操作。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针对重点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重点问题包括:在统筹预测及分配人口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县域村镇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布局村镇体系结构,通过重点镇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编制切合实际的村庄布局规划、分类管理策略及可行的产
8、业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可实施的公共设施规划。3、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宜将整个县行政区作为规划区范围,实现县域城乡空间全覆盖。一方面,根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落实空间布局,以空间资源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制定“空间准入”的规划,实施“空间管制”,另一方面,关注农村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三规”协调、有机衔接。重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协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一方面要重视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战略目标、产业布局、现代化建设标准的衔接
9、,另一方面也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供给量、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此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还需要与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环保与生态建设规划相协调。5、双重导向、因地制宜。规划编制一般包括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两类。目标导向作为县域规划的导向,并将该蓝图分解为若干目标,同时针对目标提出发展战略,寻求实现途径,然后制定可实施的、具体的、分期的规划措施。问题导向是指针对现状问题或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发展趋势,在规划中找到妥善解决办法,并提供多种可能替代的具有弹性的规划以解决不可预见的问题。6、协商参与、均衡利益。建立互动互求、协商协调型的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广
10、泛吸收各利益集团(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等)参与规划讨论,以寻求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区域内各发展成员履行规划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重点包括:协调各部门利益、协调各城镇发展、协调政府与公众关系。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编制制区域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区域规划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发展条件与发展战略。进行区位、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与评价;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村镇建设现状,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经济、社会、产业、空间发展战略。确定战略性措施与对策。2、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通过对县域大区域中比较优势的分析,明确县域县城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与职能
11、分工,并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区域整体发展目标及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相衔接。3、开发空间区划。通过对县城内部不同地域发展条件、生态基地和发展潜力的综合分析,建构县域总体开发空间区划,制定不同空间区划的对策和策略。4、人口布局。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水平,规划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确定重点镇及各乡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和建设标准。5、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明确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产业布局构想。6、城镇空间布局。根据开发空间区划、人口布局、确定各城镇用地规模,并通过调整城镇用地规模与村庄用地规模,实现建设用地统筹平衡。在此基础上,以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视角,根据城镇职能结构确定空间结构
12、,最终规划合理的用地布局方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的协调。7、重点地区发展规划。提出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区、重点镇区及重点发展地区的发展定位、规模及空间布局,以及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规划原则。8、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明确需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制定中心村建设标准,提出村庄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9、支撑体系规划。重点为综合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共享规划。交通设施规划包括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内容,其重点是公路网规划及公共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重点体现资源共享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公共设施提出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居民
13、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因地制宜的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编制制镇规划: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是协调城乡关系的基层空间,规划应以促进城乡网络化的形成为目标。镇规划由镇域规划、镇区规划和专项规划三部分组成。(1)镇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条件分析。重点分析自然条件与各类可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传统,村镇建设现状与工程设施、公共设施配置情况,明确镇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根据所在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结合本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明确镇功能定位,提出镇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策略。明确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镇村层次等级的职能分工。产业布局
14、。明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结构及重点,落实产业空间布局。复核镇域人口规模。根据所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复核规划期末和分阶段镇域人口数量,确定规划期末和分阶段镇区、中心村、一般村的人口规模及人口分布情况,提出分阶段镇域人口集中的方向、目标与步骤措施。空间组织。协调镇域各项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规划期各阶段产业发展需要与人口分布情况,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及适宜建设区,确定各区边界及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明确镇域空间发展对策及空间布局。(2)镇区规划。根据所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镇区的性质与职能,明确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用地标准及用地规模,并根据远期发展需
15、要,按照方便规划管理的原则,划定镇区规划区范围,确定镇区空间布局方案。(3)专项规划。提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村庄辐射的目标与原则,因地制宜地提出各类设施联建共享的方案与措施,确定镇(乡)区及各级村庄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提出各类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与分阶段实施策略。县域村域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编制制村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条件分析。对村庄的区位、人口、经济社会、产业及村庄建设情况进行研究与评价,找出村庄存在的主要问题。村庄类型及定位。根据县域规划及镇域规划明确村庄类型,并结合现状基础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根据现状情况、耕地情况及镇域规划要求,合理确定村
16、庄5年-10年的人口规模,并据此确定合理的居民点用地规模。产业布局。根据镇域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明确产业发展战略,并提出产业布局构想。用地布局。确定村庄内各类用地布局,明确产业用地、居住、公共设施、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工程设施、绿地等用地的空间布局。依据现状建筑情况,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制定合理的居民点用地布局,并针对现状情况规划符合实际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础设施。根据村庄和社会调查,对村庄内的给水、排水、供电、邮政、通信、燃气、供热等工程设施及其管线走向、敷设进行规划安排。确定垃圾分类及转运方式,明确垃圾收集点、公厕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分布、规模;确定防灾减灾、防疫设施的分布、规模;
17、对村口、主要水体、特色建筑、街景、道路及其他重点地区的景观提出规划设计。建设时序及投资估算。进行村庄分期建设时序安排,确定三至五年内近期建设项目的具体安排;估算近远期建设工程量、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镇平平县村村镇体系体系规划划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2006年7月建设部发布的县县域村域村镇镇体系体系规规划划编编制制暂暂行行办办法法明确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是政府
18、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发展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了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和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2007年7月河南省建设厅发布了 河南省河南省县县域村域村镇镇体系体系规规划技划技术细则术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各项要求。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乡规划法划法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镇平县在河南省河南省“
19、十五十五”城城镇镇化化规规划划中将镇平县列为发展重点的县级小城市。河南省确定要在2010年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只有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才能够有指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迁村并点等工作的依据。规划背景规划背景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内容很多,重点是“三个布局、两个保护和一个管制三个布局、两个保护和一个管制”,即:对县域镇村、产业和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对县域资源和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对县域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划定和管制。123科学确定镇村空间布局科学确定镇村空间布局 引导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 合理进行三个布局合理进
20、行三个布局 12注重县域资源保护注重县域资源保护 加强县域环境保护加强县域环境保护 严格实施两个保护严格实施两个保护123适宜建设区的划定与建设管理 限制建设区的划定与限制条件 禁止建设区的划定与禁止要求 科学划定和严格管制空间资源科学划定和严格管制空间资源 规划重点规划重点县域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评价县域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评价县域概况县域概况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区西侧,伏牛山支脉五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北侧,东依南阳市卧龙区,南毗邓州市,西与内乡县为邻,北连南召县。全境南北长约54.2公里,东西宽近42.3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490.20平方公里。宁西宁西铁铁路、路、沪沪陕陕高速公路
21、、二广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镇镇平火平火车车站和站和3 3个高速个高速公路互通口公路互通口,有312312、207207两条国道两条国道十字交叉贯通县境,244244、248248省道省道东西呼应,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县城东距南阳中心城区仅30公里,属南阳中心城市的半小南阳中心城市的半小时时核心圈核心圈层层,有条件与南阳中心区同步发展壮大。区位交通区位交通县域概况县域概况矿产资矿产资源源:镇平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金属、非金属矿产皆有分布,其中金属类有金、银、铜、铁、钼等9种,非金属类有石灰石、石墨、硅线石、石榴子石、大理石等10种。旅游旅游资资源源:镇平由于地处南襄盆地的
22、边缘向腹心的过渡地带上,地貌类型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全县自然景观主要有五垛山风景区、老庄风景区、九龙湾风景区、四山风景区,都有良好的开发价值。镇平还是我国著名的“玉雕之乡”、“地毯之乡”、“金鱼之乡”和“玉兰之乡”,这些新兴的特色旅游资源,为县域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景区景点。文物文物资资源源:镇平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县域内分布较广的古建筑、古遗址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彭雪枫纪念馆、彭雪枫故居以及多处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丰富的农产农产品品资资源源充沛的充沛的劳动劳动力力资资源源资源条件资源条件县域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评价县域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评价县域概况县域概况基础设施
23、现状基础设施现状公路:公路:镇平县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全县各等级公路拥有量达1143条29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8公里,干线公路149.2公里,农村公路2734公里,其中县道156公里,乡道298公里,村道2280公里。给给排水:排水:县城现有两座水厂,一座水厂位于工业园区内,另一座位于县城西建设路北侧。镇平县现状排水方式以雨污合流为主,县城有部分地区实行雨污分流。供供电电:镇平县域现有变电站14座,其中城区范围内有6座,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遮山220千伏变电站和徐桥、涅阳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点,辐射向其他35千伏变电站供电的格局。邮邮政政电电信:信:镇平县现有县邮政局和21处邮政支
24、局,其中乡镇邮政支局18处。县城范围内固话用户数约3万多户,移动和联通两公司均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广广电电:镇平县现有广播电视局、电视台和电台各一座,全县基本完成了有线网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南阳有线电视数字信号在镇平线网内的传输,另外,在村镇地区现已有用户近千户。县域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评价县域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评价县域概况县域概况社会设施现状社会设施现状科技:科技:“十五”期间,镇平县承担完成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9个,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励352项,获国家专利67项,完成科技著作46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科技论文640余篇,有10多个部门、单位,累计500余人次获县级以上各类科技荣誉。农业方面一
25、大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教育:教育:镇平县基础教育发展良好,目前已经形成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职业培训、初中、小学、幼儿园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文化:文化:镇平县城拥有图书馆、文化馆、会展中心、彭雪枫纪念馆等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化设施;全县拥有22个文化站,现有管理人员67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108个。体育:体育:全县小学体育场馆总面积达609622平方米。电力广场、文体广场、文化中心、体彩健身园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可供体育锻炼和公共交往的广阔空间。医医疗疗:2007年全县卫生系统共有30个全民医疗卫生单位,其中县直单位11个;共有2160名干部职工。全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 体系 规划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