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最新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720172019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生 物物 试试 卷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命题时间:2017.11.2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1-10 题,每小题 1 分;1130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在自然选择说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瓢虫种群的黑色(B) 、红色(b)两种体色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 该种群中 BB 个体占 16%,Bb
2、个体占 20%,则该种群 b 的基因频率为 74% D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但隔离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因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2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小岛上鸟的种类 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因为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甲、乙两岛上的鸟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ABCD 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3、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4. 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可发生在内环境中 B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心肌细胞以内环境为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5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2错误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
4、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 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 种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内的葡萄糖、胰岛素、激素等通过进人血浆和淋巴 C表示重吸收作用 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7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 a、d 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 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示的结构包括 3 个神经元,含有 3 个突触 分别刺激 b、c 点时,指针都偏转 2 次
5、如果 B 受刺激,C 会兴奋:如果 A、B 同时受刺激,C 不会兴奋。则 A 释放的是抑制 性递质 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受体”的化学本 质一般是糖蛋白 若将电流计连接在 a、b 两点,并刺激 a、b 间的中点, 则由于该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A B C D 8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 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神经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 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9.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
6、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能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D激素既不能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10下列有关下丘脑、垂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11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会发生改变。那么比赛中运动员体内 不会发生的反应是3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
7、泌增强 C血浆中乳酸增加导致血浆 pH 显著下降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升高 12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种新药可能有助于 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产素一定含有 C、H、O、N 四种元素,含有 9 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有效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13如图所示,、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A为前一神经元、为后一神经元、A为
8、神经递质 B为胰岛B细胞、为肝细胞、A为胰岛素 C为下丘脑细胞、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D为垂体细胞、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4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 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 T 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16下列属于人体
9、第一道防线,说法最完整的是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A B C D 1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快速分泌大量抗体 B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18如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4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
10、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19 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是一组对照实验; 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D单侧光能够对起作用; 20B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 能识别自身抗原的 B 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 B 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 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 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 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11、B 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 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 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21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的顺序是 突触小体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之兴奋或抑制 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 ABCD 22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 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 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根近地一
12、侧生长快 茎近地一侧生长快 A; B;C; D。 23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中,有两位发现了一种关键受体,5该受体能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另一位发现了树突细胞能激 活 T 淋巴细胞,使 T 淋巴细胞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识别微生物对动物体攻击的原因是细胞表面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 B发现的关键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动物体进行免疫反应过程中树突细胞能直接使微生物裂解 D每个成熟的 T 淋巴细胞表面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2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 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列举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 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13、c 周围的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25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B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C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D上述事实表明机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期 试题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