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学总论》PPT课件.ppt
《《治疗学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学总论》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治疗学总论治疗学总论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姜桂美姜桂美温故而知新1、耳穴的规律2、耳甲腔的耳穴分布3、消化道的耳穴分布4、以胃痛为例说明耳穴的处方原则内容概要第一节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针灸的治疗作用第二节第二节针灸的治疗原则针灸的治疗原则第三节第三节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针灸临床诊治特点第四节第四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第五节第五节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一、疏通经络二、调和阴阳二、调和阴阳三、扶正祛邪三、扶正祛邪一、疏通经络一、疏通经络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
2、的功能“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一、疏通经络一、疏通经络经络的功能:(1)生理方面: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行血气而营阴阳”(2)病理方面:抗御病邪,反映病症(3)防治疾病方面: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均可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二、调和阴阳二、调和阴阳针灸的调和阴阳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达到的根本目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阴胜则阳
3、病,阳胜则阴病”,针灸方法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可以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二、调和阴阳二、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阳气盛则瞋目(失眠),阴气盛瞑目(多寐)”,根据阳蹻、阴蹻主眼睑开合的作用,取与阴蹻相通的照海和与阳蹻相通的申脉进行治疗,失眠应补阴蹻(照海)泻阳蹻(申脉),多寐则应补阳蹻(申脉)泻阴蹻(照海),使阴阳平衡。三、扶正祛邪三、扶正祛邪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相对强盛所致。第二节第二节 针灸的治疗
4、原则针灸的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一)补虚泻实(一)补虚泻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1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补法,可达到改善脏腑功能,补益阴阳、气血等的不足;另外,应用偏补性能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足三里等穴,也可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1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
5、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等。2 2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穴位上施行捻转、提插、开阖等泻法,可以起到祛除人体病邪的作用;应用偏泻性能的腧穴如十宣穴、水沟、素髎、丰隆、血海等,也可起到祛邪的目的。2 2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菀陈则除之”,“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伸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
6、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如由于闪挫扭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以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3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二)清热温寒“清热”就是热性病证治疗用“清”法;“温寒”就是寒性病证治疗用“温”法。灵枢经脉篇说:“热则疾之,寒则留
7、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1热则疾之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风热感冒者,当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二)清热温寒(二)清热温寒2寒则留之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
8、“烧山火”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二)清热温寒(二)清热温寒(三)治病求本(标本缓急)(三)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的条件。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应当首先针刺大椎、水沟、合谷、太冲等穴,以泻热、开窍、熄风止痉;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应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当中风患者出现小便潴留时,应首先针刺中极、水道、秩边,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
9、。2 2缓则治本缓则治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治病必求于本”。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除;治其先病,后病可解;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是其症状为标,肾阳不足为本,治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3 3标本同治标本同治在临床上也可见到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如体虚感冒,如果一味解表可使机体正气更虚,而单纯扶正由可能留邪,因此,应当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宜补足三里、关元,泻合谷、风池、列缺等。(四)三因制宜(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
10、方法。1因时制宜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春夏之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体表,病邪伤人多在浅表;秋冬之季,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多在深部;故治疗上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春夏之季,阳气在上,人体之气行于体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之季,阳气在下,人体之气潜伏于里,故宜深刺输、经、合”)。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与一日不同时辰的相应变化规律,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等。另外,因时制宜还包括针对某些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规律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时机。2因地制宜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如在寒冷的地区,治疗多用温灸,而且应用壮数较多
11、;在温热地区,应用灸法较少。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3因人制宜就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男女在生理上有不同的特点,如妇人以血为用,在治疗妇人病时要多考虑调理冲脉(血海)、任脉等。年龄不同,针刺方法也有差别。灵枢逆顺肥瘦说:“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患者个体差异更是决定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环节。
12、如体质虚弱、皮肤薄嫩、对针刺较敏感者,针刺手法宜轻;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第三节第三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针灸临床诊治特点一、辨证与辨经结合一、辨证与辨经结合二、调神与调气并重二、调神与调气并重一、辨证与辨经结合一、辨证与辨经结合辨证,即是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搜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亦即“证”。辨经,即运用经络理论根据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来辨别其病变经络脏腑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腧穴进行治疗。这是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辨经论治辨经论治因为人体内脏的病变,往往会在其相关的经脉循行部位或腧穴上出现异常反应,而针灸治病
13、,就是直接作用于这些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灵枢卫气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灵枢官能:“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经脉将不同的病候按十二经脉系统予以分类,成为历代针灸临床辨证归经的依据。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标幽赋说“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辨证与辨经的关系临床应用上,辨证与辨经并不矛盾。辨证,本身就涵盖了经络辨证,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经络的循行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而进行辨证归经,然后根据辨证与辨经的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借以脏腑
14、功能趋于调和,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二、调神与调气并重二、调神与调气并重调神,又称治神、守神。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所谓调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调神贯穿于针灸治病的全过程之中。第四节第四节 针灸处方针灸处方一、选穴原则一、选穴原则二、配穴方法二、配穴方法三、刺灸法的选择三、刺灸法的选择针灸处方针灸处方针灸处方就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方案。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一、选穴原则一、选穴原则穴位是针灸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学总论 治疗学 总论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