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_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docx
《2022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_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_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_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 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中国法制史复习笔记”。 中国法制史学习笔记 一、说明名词 1铸刑书。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刑书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2。恤刑。 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年80岁以上的老人,8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赐予不戴刑具的优待。老人、幼童及连坐妇女,
2、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禁。当然,给老幼以优待,也以不危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限。 3魏律。 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首先,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其次,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第三,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进了一大步。.4。北齐的大理寺。 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大理寺的建立增加了中心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也为后世王朝健全这一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时期进一步提高尚书台的地位,其中的“三公曹”与“二千石曹”执掌司法审判,同
3、时掌囚帐。这为隋唐时期刑部尚书执掌审判复核供应了前提。 御史制度。秦代御史大夫与监察御史,对全国进行法律监督。汉代时期御史大夫(西汉)、御史中丞(东汉),负责法律监督;西汉武帝以后设立司隶校尉,监督中心百官与京师地方司法官吏;刺史,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督之职。魏晋以降,为抑制割据势力,御史监督职能有明显加强。晋以御史台主监察,权能极广,受命于皇帝,有权纠举一切不法案件,又设治书侍御史,纠举审判官吏的不法行为。 5.奴隶制五刑 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起先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有意损
4、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6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的主见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方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当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听从。明德慎罚的主见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志向的原则与标本。 7六礼。 西周时期六礼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需通过六礼程序来完成,即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订婚;纳征:男方送聘礼至女家,故又称纳币;请期:男方携礼至女家商定婚期;亲
5、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 8“五过”。 是西周有关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五过”的详细内容是: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报私怨而枉法;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9八议。 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实行减免惩罚的法律规定。它包括议亲(皇帝亲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传统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议功(有大功勋)、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朝廷勤劳服务)、议宾(前代皇室宗亲)。此后,八议成为各
6、代刑律的重要内容。唐律中的名例律在五刑、十恶之后即规定了八议制度。 10.五听。 五听制度指判案时推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周礼秋官小司寇中记载的详细内容是: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视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屈就会面红耳赤;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惊慌得喘息;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惊慌得听不清话;目听,视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即通过视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确定其陈述真假,说明西周时已留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 11竹刑。 邓析是郑国大夫,是一位与子产同时代的思想活跃的人物。他曾在郑国办私学传授
7、法律学问,并常常帮助他人进行诉讼。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邓析的竹刑属私人著作,但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后来邓析因为政治纷争而被郑国执政杀害,但他的竹刑仍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接受成为法律,所谓杀邓析而用其刑。 12官当。 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罪的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北魏律法例篇规定:每一爵级抵当徒罪2年。南朝陈律规定更细,凡以官抵折徒刑,同赎刑结合运用。如官吏犯罪应判45年徒刑,许当徒2年,其余年限服劳役。若判处3年徒刑,准许以官当徒2年,剩余1年可以赎罪。这表明当时封建特权法有进一步发展。 13。“准五服制罪”。 晋律与北齐
8、律中相继确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为标记,区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制度。按服制依亲属远近关系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制不但确定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是亲属相犯时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如斩衰亲服制最高,尊长犯卑幼减免惩罚,卑幼犯尊长加重惩罚。缌麻亲服制最疏,尊长犯卑幼惩罚相对从重,卑幼犯尊特长罚相对从轻。依五服制罪成为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影响广泛,直到明清。 14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限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
9、众的体恤。 15。封建制五刑。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起先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起先, 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产生了,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记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16上请。 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僚某些优待。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上请优待。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可以适用。为官僚贵族犯罪减免刑罚,供应了法律上的保障。 17亲
10、亲得相首匿。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见亲属间首谋躲藏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它反映出汉律的儒家化,并且始终影响后世封建立法。 18.“三刺”制度。 西周时凡遇重大疑难案件,应先交群臣探讨;群臣不能决断时,再交官吏们探讨;还不能决断的,交给全部国人商讨确定。“三刺”制度说明西周对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二、简答 1简述晋律的颁行与张杜注律。 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泰始律。晋律对汉魏法律接着
11、改革,精简法律条文,形成20篇602条的格局。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晋律颁布的同时,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总结了历代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阅历,经晋武帝批准颁行,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故晋律及该注解亦称“张杜律”。 2简述保辜的主要内容。 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马上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肯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改变负责的一项特殊制度。唐律规定: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时间内受伤者死去,伤人者担当杀人的刑责;限外死去或者限内
12、以他故死亡者,伤人者只担当伤人的刑事责任。唐代确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伤人者的刑事责任,尽管不够科学,但较之以往却是一个进步。 3简述折杖法的主要内容。 宋史刑法志说: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意在笼络人心,变更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新的折杖法规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换成臀杖和脊杖。详细的折换方法是:笞杖刑一律折换成臀杖,杖后释放;徒刑折换成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换成脊杖,杖后就地配役1年。其中加役流以脊杖二十,就地配役3年。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折杖法对缓和社会冲突曾有肯定作用,但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予适用,详细执行当中也存在
13、流弊。宋史刑法志就曾说:“良民偶有过犯,致伤肢体,为终身之辱,而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 4.简述“准五服制罪”的主要内容。晋律与北齐律中相继确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为标记,区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制 度。按服制依亲属远近关系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制不但确定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是亲属相犯时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如斩衰亲服制最高,尊长犯卑幼减免惩罚,卑幼犯尊长加重惩罚。缌麻亲服制最疏,尊长犯卑幼惩罚相对从重,卑幼犯尊特长罚相对从轻。依五服制罪成为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影响广泛,直到明清。 5简述大清律例的制定与颁行。 (1)大清
14、律例的制定与颁行。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起先重新修订。乾隆即位之初,命律令总裁官对原有律例进行逐条考证,重加编辑,予乾隆五年完成,颁行天下。 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其中律目、诸图、服制各一卷,律例正文36卷,律文436条。自乾隆五年颁律以后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极少修订,后世各朝只是不断增修律文之后的附例。 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终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以大明律为蓝本,是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大清律例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大清律例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清代政治实践和政治特色,
15、在一些详细制度上,对前代法律制度有所改进。 6.简述汉代的“秋冬行刑”的主要内容。 汉代对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制度。汉统治者依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后汉书章帝纪载,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重申: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 一、十二月报囚。”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秋冬行刑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唐律规定“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律中的“秋审”制度亦溯源于此。 7.简述唐律中五刑的主要内容。 唐律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作
16、为基本的法定刑,其详细规格与开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为五刑中最轻一级刑罚,分为五等,由笞十到笞五十,每等加笞十; (2)杖刑,亦分五等,由六十至一百,每等加杖十; (3)徒刑,分为五等,自徒一年至徒三年,以半年为等差; (4)流刑,分为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 (5)死刑,分斩、绞二等。 8.简洁述评明代厂、卫特务司法机关。 这既是明代司法的一大特点,又是明代的一大弊政。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卫是指皇帝亲军十二卫中的锦衣卫,下设镇抚司,由皇帝任命亲信提督厂卫,多由宦官充当。厂卫干预司法始于太祖时期,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太祖始令锦衣卫负责刑狱与缉察逮捕。
17、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其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按旨行事,并设法庭监狱。尽管太祖后期曾加禁止,但成祖很快复原,成祖时“恐外官徇情”,设宦官特务机构“东厂”,专司“缉访谋逆,大奸恶”,其权超过锦衣卫。宪宗时又为监督厂、卫而设“西厂”,至武宗为监督东西厂,又设“内行厂”。明末曾下令尽毁锦衣卫刑具,不许再用。到明后期,厂卫特务多达十余万,严峻地干扰了司法工作:其一,奉旨行事,厂卫作出的裁决,三法司无权更改,有时还得执行;其二,非法逮捕行刑,不受法律约束。 9.简述汉代文帝、景帝废肉刑的刑制改革。 西汉建立后,重视总结秦亡教训。汉文帝时鉴于当时接着沿用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不利于政权的稳固,起先考虑
18、改革肉刑。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为改革刑制供应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文帝起先刑罚改革的干脆起因是在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缇萦上书恳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并指出肉刑制度断绝犯人自新之路的严峻问题。文帝为之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刑制改革的内容。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春(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砍左脚)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文帝的改革,从法律上宣布了废除肉刑,具有重要意义。但改革中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如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虽然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不再用肉刑惩罚,但因笞刑数太多,使受刑之人难保活命,因而
19、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改革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劓刑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景帝又颁布瞂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 刑制改革的意义。文帝、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同周秦时期广泛运用肉刑相比,无疑是历史性的进步,在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0.简述清代会审制度的发展。 在明代会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重案会审制度,形成了
20、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实行而得名。秋审审理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每年秋8月在*金水桥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军机大臣、内阁高校士等重要官员会同审理。秋审被看成是国家大典,统治者较为重视,特地制定秋审条款。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旁边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组织、方式与秋审大体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日实行。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状况处理:其一情实,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其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
21、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其四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快速决放在监笞杖刑案犯。 上述制度是一种慎刑思想的反映,但却导致多方干预司法,以致皇帝家奴也插手司法;最终结果是司法更加冤滥,法律制度与实际执法日益脱节,加速了王朝整个政体的腐朽。 11简述六杀的主要内容。 唐律贼盗、斗讼篇中依犯罪人主观意图区分了“六杀”,即所谓的“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等。唐律的“谋杀”
22、指预谋杀人;“故杀”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斗杀”指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误杀”指由于种种缘由错置了杀人对象;“过失杀”指“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即出于过失杀人;“戏杀”指“以力共戏”而导致杀人。基于上述区分,唐律规定了不同的惩罚。谋杀人,一般减杀人罪数等惩罚;但奴 婢谋杀主、子孙谋杀尊亲则处以死刑,体现了对传统礼教原则的维护。有意杀人,一般处斩刑;误杀则减杀人罪一等惩罚;斗杀也同样减杀人罪一等惩罚。戏杀则减斗杀罪二等惩罚。过失杀,一般“以赎论”,即允许以铜赎罪。“六杀”理论的出现,反映了唐律对传统杀人罪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配役。配役刑渊源于隋唐的流配刑。推
23、行折杖法之后,原有的流刑事实上便称为配役。为补死刑和折杖后的诸刑刑差太大,有轻重失平之弊,朝廷遂增加配役刑的种类和一些附加刑,使配役刑成为一种特别困难的刑名。 12简洁评述两宋的配役。 配役刑在两宋多为刺配: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复活;配指流刑的配役。刺配是对罪行严峻的流刑罪犯的惩罚。刺配缘于后晋天福年间的刺面之法。宋初刺配并特别行之法,宋刑统也无此规定。太祖时偶一用之,意在补推行折杖法后死刑与配役刑之间刑差太大的弊病。但仁宗以后,刺配的诏敕日多,刺配之刑滥用,渐成常制。刺配对后世刑罚制度影响极坏,是刑罚制度上的一种倒退,在宋代和后世都曾遭到非议。 13.简洁评述明大诰。 朱元璋在修订大明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国 法制史 学习 笔记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