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ppt
《第三章+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 成春英成春英 第三章第三章 血血 液液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四节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血型和输血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1.1.了解血液的组成了解血液的组成,掌握血量及血液在内环境中的掌握血量及血液在内环境中的 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2.2.掌握掌握RBC比容、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作用。比容、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作用。3.3.熟悉血浆、血清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区别。熟悉血浆、血清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区别。4.4.熟悉血细胞的生成及调节。熟悉血细胞的生成及调节
2、。5.5.掌握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作用,血液凝固的基掌握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作用,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机体抗凝和促凝的因素。本步骤,机体抗凝和促凝的因素。6.6.掌握掌握ABO血型分型依据、类型以及输血的原则。血型分型依据、类型以及输血的原则。第三章第三章 血血 液液1.运输功能:运输运输功能:运输O2、CO2、激素等;、激素等;2.缓冲功能及维持内环境稳态;缓冲功能及维持内环境稳态;3.防御、保护功能防御、保护功能;4.参与生理性止血。参与生理性止血。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由血细胞血液由血细胞(blood cells)和血浆和血浆(plasma)组成。组
3、成。血液血液血浆血浆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白细胞白细胞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液的组成 抗抗 凝凝 剂剂加加加加不加不加全血全血血浆血浆血清血清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血凝块血凝块 (一)血浆(一)血浆(blood plasma)含水约含水约9191%9292,含溶质约,含溶质约8 8%9 9。溶质中。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等。1.1.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608080g/L 白蛋白(白蛋白(A):):约约4040 4848g/L/L,分子量最小,而含
4、量最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多。球蛋白(球蛋白(G):):约约15153030g/L,1、2、四种球蛋四种球蛋白白 纤维蛋白原:约纤维蛋白原:约2 24 4g/L;A/G比值:比值:1.52.5/L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协助运协助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等低分子物质;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等低分子物质;参与生理参与生理止血过程;止血过程;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营养功能等。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营养功能等。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比比 较较 项项血血 浆浆血血 清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有有无无抗凝剂抗凝剂加加不加不加血小
5、板释放物血小板释放物 无无有有 (二)(二)血细胞(血细胞(blood cells)红细胞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数量最多,占数量最多,占99%白细胞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血小板(platelet)最少)最少 50100血浆血细胞比容管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其数值反映全血中血细胞数量的相对值。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二、血量(二、血量(blood volume)血量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体重的7%
6、8%,即每公斤体重有,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成人一次失血在成人一次失血在500ml以下以下,即不超过血液总量的,即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通过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及储存血量的动员等机体通过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及储存血量的动员等机体的代偿作用,血量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能很快恢复到正常的代偿作用,血量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能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少量失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正常人水平。因此,少量失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正常人一次献血一次献血200 300ml,对其身体并不会带来损害。,对其身体并不会带来损害。中等失血即一次失血约中等失血即一次失血约1000ml,达全身血量的,达全身
7、血量的20%,人体功能则难以通过代偿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输血、人体功能则难以通过代偿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输血、输液等处理。输液等处理。大失血即失血量达血液总量的大失血即失血量达血液总量的30%以上以上时,如不及时,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就可危及生命。时进行抢救,就可危及生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一)血液的比重 正常人全血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1.0501.0501.0601.060)主要取决于红细胞)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的数量;血浆比重(血浆比重(1.0251.0251.0301.030)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量;红细胞比重(红细
8、胞比重(1.0901.0901.092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含量成正比。(二)血液的粘度(二)血液的粘度 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溶液(高)半透膜渗透压渗透作用示意图 1.渗透作用和渗透压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1)动力)动力-渗透压:溶液具有渗透压:溶液具有保留和吸引水分子的能力或特征。保留和吸引水分子的能力或特征。(2)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9、-半透膜半透膜 其大小取决于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所含溶质分溶液中所含溶质分子的颗粒数目。子的颗粒数目。溶液(低)(三)血浆渗透压(三)血浆渗透压(osmtic pressure)血管内血管内血管外血管外(血浆血浆)(组织液组织液)血浆晶渗压血浆晶渗压773kPa血浆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晶渗压组织液晶渗压773kPa 组织液胶渗压组织液胶渗压(3.3kPa)(2kPa)水水 水水 (1)组成:)组成:主要来自溶解主要来自溶解于血浆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于血浆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尤其是解质,尤其是NaCl所形成的所形成的渗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2)作用:)作用:
10、保持细胞内、保持细胞内、外水分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外水分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体积。红细胞红细胞 晶晶体渗透压体渗透压 血浆血浆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水水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水水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正常值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正常值 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1)组成:)组成:来自血浆中的来自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胶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所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所形成的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渗透压,称为血浆浆胶胶体渗透压体渗透压(2)作用:)作用:调节血管内、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正常外水的分
11、布,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的血浆容量。红细胞红细胞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水水 血浆血浆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水水 血浆渗透压的分类及生理意义血浆渗透压的分类及生理意义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组成组成无机盐、葡萄糖等晶体无机盐、葡萄糖等晶体物质物质(主要为主要为NaCl)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白主要为白蛋白蛋白)(白蛋
12、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纤维蛋白原白原)压力压力大大(300mmol/L或或770KPa)小小(1.3mmol/L或或3.3KPa)意义意义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和细胞的正常体积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平衡和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血浆浆蛋蛋白白(白白蛋蛋白白)浓浓度度胶胶渗渗压压水水向向组组织间隙转移织间隙转移组织液组织液水肿。水肿。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如如0.90.9NaCl溶液、溶液、5 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
13、、1.91.9%尿素溶液等。尿素溶液等。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等张溶液:能将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保持正常等张溶液:能将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保持正常 形态和大小的溶液。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红细胞红细胞高渗溶液高渗溶液:渗透压高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H2OH2OH2O等渗溶液等渗溶液:与血浆渗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透压相等的溶液。低渗溶液低渗溶液:渗透压低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不变不变皱缩皱缩膨胀、破裂膨胀、破裂 (溶血)
14、(溶血)Hb (三)酸碱度(三)酸碱度(pH值值)1.正常值正常值:pH为为7.357.45 pH 7.35=酸中毒;酸中毒;pH 7.45=碱中毒;碱中毒;pH 6.9或或 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 通过肺和肾的调节:通过肺和肾的调节: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胚胎早期:卵黄囊;胚胎早期:卵黄囊;胚胎第二个月开始:胚胎第二个月开始:肝、脾造血;肝、脾造血;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以后:骨髓开始造血并
15、以后: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逐渐增强;婴儿出生后:主要依婴儿出生后:主要依靠靠骨髓骨髓造血。造血。血细胞发生过程中造血部位的迁移血细胞发生过程中造血部位的迁移 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发生过程。血细胞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一般可分为: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和可辨认的前体细可辨认的前体细胞胞三个阶段。三个阶段。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 造血过程以及各级血细胞在造血组织生存的环境造血过程以及各级血细胞在造血组织生存的环境称为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称为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调节
16、因子,以及进入造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调节因子,以及进入造血组织的神经和血管。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可导致机体血组织的神经和血管。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可导致机体造血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异常。正常成孰血细胞类型正常成孰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小板 1.1.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数量 男性(男性(4.54.55.55.5)10101212/L;Hb:120:120160160g/L 女性(女性(3.53.55.05.0)10101212/L;Hb:110:110150g/L150g/L 新生儿新生儿
17、:6.0:6.0 7.07.010101212/L;2.2.形态形态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 8m,无细胞核;无细胞核;红细胞从血浆红细胞从血浆摄取葡摄取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ATP,维持细胞,维持细胞膜上膜上Na+泵活动,从而保持细胞内外泵活动,从而保持细胞内外Na+、K+浓度的正常分布、细胞容积和正常形浓度的正常分布、细胞容积和正常形态。态。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二、红细胞生理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正常红细胞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可塑变形性(二)红细胞的
18、生理特征与功能(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衰老或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衰老或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1)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双凹圆碟形);(双凹圆碟形);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衡量指标衡量指标-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即红细胞在血浆中下沉的即红细胞在血浆中下沉的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简称示,简称血沉血沉
19、。魏氏法正常值魏氏法正常值:男男 0-15mm/1小时末小时末 女女 0-20mm/1小时末。小时末。0 0mm100100mm血血沉沉管管血沉架血沉架(2)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概念:概念: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 易下沉的特性。易下沉的特性。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为红细胞叠连,决定红细胞叠连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为红细胞叠
20、连,决定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主要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而不在于红细胞本身。的因素主要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而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增高时,可加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而血浆白蛋白、磷脂增多时则抑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而血浆白蛋白、磷脂增多时则抑制叠连发生,使血沉减慢。制叠连发生,使血沉减慢。意义:意义: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
21、参考。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0.9%NaCl0.6%NaCl低于0.45%NaCl概念概念: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 性。即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性。即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抗低渗液的能力大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脆性小=不易破;不易破;抗低渗液的能力小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脆性大=容易破。容易破。(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正常值正常值:0.42%0.46%NaCl溶液中,部分溶液中,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溶血;在红细胞开始破裂溶血;在0.32%0.34%NaC
22、l溶溶液中,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液中,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等张溶液。1.9%尿素是等渗溶尿素是等渗溶液,而不是等张溶液;液,而不是等张溶液;0.9%NaCl既是等渗溶液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也是等张溶液。2.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调节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临床应用临
23、床应用:使用血库中存放的血液应加入葡萄糖以满足红细:使用血库中存放的血液应加入葡萄糖以满足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需要;陈旧的血液由于糖酵解产生胞能量代谢的需要;陈旧的血液由于糖酵解产生ATP减少,减少,Na+泵泵活性降低,使细胞外液中的活性降低,使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升高,血液检测时常常会有血浓度升高,血液检测时常常会有血K+浓度升高。浓度升高。(三三)红细胞生成和调节红细胞生成和调节 1.1.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 (1)造血原料:)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铁铁:Hb合合成成必必须须原原料料。成成人人每每天天需需铁铁2030mg,其其中中5%由由食食物物补
24、补充充,95%由由体体内内铁铁(来来自自RBC破破坏坏)的的再利用。再利用。Fe3+需还原成需还原成Fe2+才能被利用。才能被利用。临临床床应应用用:铁铁摄摄入入不不足足、吸吸收收利利用用障障碍碍或或慢慢性性失失血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蛋白质蛋白质: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叶酸: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单谷氨酸经肠粘膜入血经肠粘膜入血四氢四氢叶酸叶酸 多谷氨酸多谷氨酸参入参入DNA合成。合成。临临 床应用床应用:叶酸吸收障碍:叶酸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VitB12:形成内因子形成内因子-VitB1
25、2复合物:防复合物:防B12被被蛋白酶水解;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蛋白酶水解;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B12吸收入血吸收入血部分贮存于肝、部分与运输蛋白部分贮存于肝、部分与运输蛋白结合结合参入参入DNA合成。合成。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时抗体时B12吸收障碍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成熟因子:)成熟因子:DNA对于细胞分裂和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需叶酸叶酸和和VitB12的参与。的参与。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干干 细细 胞胞 早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血液 临床医学 本科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