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庄子课件.ppt
《老子和庄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和庄子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一、老子一、老子史记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庄申韩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
2、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于是老
3、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曰非也,世
4、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道教尊称老子为:道教尊称老子为:道德天尊道德天尊老子老子其书其书又称又称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真经道德真经、五千言五千言等;等;现在的通行本是三国曹魏人王弼的注本;现在的通行本是三国曹魏人王弼的注本;分为分为道经道经(上)和(上)和德经德经(下),共(下),共81章;(章;(传世本传世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本帛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本帛书书老子老子。这两本书是西汉初年的版本,。这两本书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德经德经在在道经道经之前。(之前。(帛书本帛书本)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
5、的竹简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老子(楚系篆书(楚系篆书)(郭(郭店本)店本);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3300多枚西汉竹简,这些竹简随之被命名为多枚西汉竹简,这些竹简随之被命名为“北京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大学藏西汉竹书”。“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其中就有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其中就有老老子子。汉简本与传世本相同之处居多。汉简本与传世本相同之处居多。(汉简(汉简本)本)这是这是老子老子书名在出土简帛中的首次发现。书名在出土简帛中的
6、首次发现。汉简本分为汉简本分为上经上经44章(相当于传世本章(相当于传世本德经德经),),下经下经33章(相当于传世本章(相当于传世本道经道经)。较传世本)。较传世本道经道经少四章。分少四章。分章与传世章与传世81章本一致。章本一致。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韩非列传说:说:“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这说这说明司马迁所见的明司马迁所见的老子老子古本就是分为上、古本就是分为上、下两篇。北大藏西汉竹书的下两篇。北大藏西汉竹书的老子老子的发现,的发现,印证了印证了史记史记的记载。的记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清代学者俞樾解(清代学者俞樾解“常
7、常”为为“尚尚”,上也。错),上也。错)(“常常”本为本为“恒恒”,避讳而改),避讳而改)“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通行本(通行本老子老子)“绝伪弃虑,民复季子绝伪弃虑,民复季子”(郭店本(郭店本老子老子)老子老子思想的结构思想的结构以以“道道”为核心为核心天道:宇宙观、宇宙哲学天道:宇宙观、宇宙哲学人道:政治观(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人道:政治观(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人生观(人生哲学:为人处世养生)人生观(人生哲学:为人处世养生)天道天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8、,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名,强字之曰:道;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而抱阳
9、,冲气以为和。大道氾大道氾(fn)兮,其可左右。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自来,繟ch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不失。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
10、而无不为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强为、不过不强为、不过为,顺其自然而为。为,顺其自然而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天
11、下希及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o)。故坚强者死之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道法自然。人道:政治哲学(治国之道)人道:政治哲学(治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12、是以饥。民之难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于贵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庄子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我无为而民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庄子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