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要点课件.ppt
《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要点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 2.1 基本概念与术语基本概念与术语2.2 2.2 单一反应速率式的解析单一反应速率式的解析2.3 2.3 复合反应复合反应2.4 2.4 链(锁)反应链(锁)反应2.5 2.5 膨胀因子膨胀因子第二章第二章 均相反应的动力学基础均相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Kinetics of Homogeneous Reactions)2.1 2.1 基本概念与术语基本概念与术语 一、均相反应一、均相反应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同一个相内进行化学反应。要求在一个相中的反应物料是以分子尺度混合的:必须是均相体系 (微观条件)强烈的混合手段 (宏观条件)反应速度远小于分子扩散速度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
2、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方程。如方程N23H22NH3(2.1-1)式(2-1-1)可写成如下形式:N23H22NH30(2.1-2)一个由S个组分参予的反应体系,其计量方程可写成:1Al2A2SAS0(2.1-3)二、化学计量方程二、化学计量方程(Stoichiometric equation)(2.1-4)式中:Ai表示i组分,i为i组分的计量系数。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为负,反应产物的计量系数为正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为负,反应产物的计量系数为正。注意注意:表示由于反应引起的各反应物之间量的变化关系。与基元反应有区别,计量方程与实际历程无关。计量系数之间不应含有除1以外的任何公因子。计量方程多少用于区分单
3、一反应和复合反应。一个计量方程单一反应(singlereaction)两个(或更多)计量方程复合反应(multiplereaction)三、化学反应速率三、化学反应速率 r r 的定义的定义定义定义: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关键组分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关键组分A的摩的摩尔数变化量称为尔数变化量称为A组分的反应速率组分的反应速率。(2.1-8)反应物产物(2.1-9)式中:t为时间,nA、nB、nR和nS分别为组分A、B、R和S的摩尔数;V为反应体积;-rA、-rB、rR、rS分别为组分A、B、R和S的反应速率。各反应组分的反应速率之间具有如下关系:(2.1-10)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系体积恒定
4、时,各组分的反应速率可简化为:(2.1-11)!上述反应速率定义只适用于定义上述反应速率定义只适用于定义分批式操作的反应速率分批式操作的反应速率。四、反应转化率四、反应转化率x 和反应程度和反应程度 关键组分关键组分K转化率转化率 xK(2.1-12)式中:nK0,nK分别表示组分K在反应前和反应后的摩尔数。进料中各反应组分的含量比不同于其计量系数之比时,各个组分的转化率是不同的。反应程度反应程度为组分在反应前后的摩尔数的变化与计量系数的比值,即(2.1-13)对任何组分,其值均是一致的,且恒为正数。对于任何反应组分i均有:(2.1-14)或(2.1-15)六、反应速率方程六、反应速率方程1
5、1、定义:、定义:在溶剂、催化剂和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定 量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及浓度关系的表达式。2、类型:、类型:双曲函数型:由所设定的反应机理而导得幂函数型:由质量作用定律确定例:不可逆反应反应物A的反应速率为:(2.1-22)动力学参数a、b和k的物理意义:1)1)反应级数反应级数:a a和和b b为反应组分为反应组分A A和和B B的反应级的反应级 数数,a+ba+b为为总反应级数总反应级数 反应级数不能独立表示反应速率的大小,只表明反应速率对各组分浓度的敏感程度。反应级数的值由实验获得,与反应机理无直接关系,也不一定等于计量系数。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亦可是负数,反应级数在数值上不
6、可能大于3。(2)速率常数速率常数k速率常数单位:(time)-1(concentration)1-n在催化剂、溶剂等影响因素固定时,k仅是反应温度T的函数,遵循Arrhenius方程。(2.1-24)式中:k0为指前因子或频率因子;E为反应的活化能,因次为Jmol;R为通用气体常数。活化能活化能E:物理意义是把反应分子物理意义是把反应分子激发激发到可进到可进行反应的行反应的“活化状态活化状态”时所需的能量时所需的能量。E愈大反应速率对温度愈敏感。活化能求取:活化能求取:由实验测得各反应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值后,再按Arrhenius方程来求得:式(2.1-24)两边取对数,得:按lnk对1/T
7、标绘时,即可得到一条斜率为E/R的直线,由此可获得E值。lnln k klnklnk0 0slopslope e=E/RE/R1/T1/T(2.1-25)七、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七、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反映复杂反应的实际历程的反应方程式(组)称为反应的反应机理式。对于一个复杂的反应,通常可以根据化学知识或实验信息来推测其反应机理,并依此导出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最后再由动力学实验数据检验所提出的反应机理和确定动力学参数。基本假定:基本假定:v假定反应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基元反应依次进行,用质量作用定律来确定基元反应的速率,v“拟平衡态拟平衡态”假设假设某一基元反应的速率较其它基元反应
8、慢得多,则它就成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它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它的各基元反应视为处于“拟平衡态”。v“拟定常态拟定常态”假设假设不存在速率控制步骤时,假定在构成机理式的诸基元反应中所生成的中间产物的浓度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维持恒定。例例2.1-1NO和H2在适合的反应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其计量方程为;2NO2H2N22H2O(1)由实验测得其速率方程为:(2)显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与计量系数不相一致,试设定能满足这一实验结果的反应机理式。解:解:至少可以设定两个反应机理均能满足由实验所获得的速率方程(2)。机理(机理():设式(1)所示的反应系由下述两个基元反应所构成,
9、即2NOH2N2H2O2(控制步骤)(3)H2O2H22H2O(快速)(4)将(3)、(4)式相加即可得式(1),即按该机理的最终反应结果,各组分之间量的变化关系仍满足计量方程。同时,反应机理假定反应(3)为速率控制步骤,(5)上式与实验结果是相一致的。所以,机理()可以用来解析实验现象。机理机理():设反应(1)由下述三个基元反应所构成,即2NON2O2(快速)(6)N2O2H2N2H2O2(控制步骤)(7)H2O2H22H2O(快速)(8)上述三式之和满足计量关系,式(7)为速率控制步骤,得:(9)式(3)为“拟平衡态”,得(10)将式(10)代入式(9)得:(11)此机理()同样能拟合实
10、验数据。注:一个反应可能同时有几个机理能拟合实验数一个反应可能同时有几个机理能拟合实验数据,为确定哪种机理能真实地反映实际反应历程,据,为确定哪种机理能真实地反映实际反应历程,必须做大量分析检测工作。必须做大量分析检测工作。2.2 单一反应速率式的解析单一反应速率式的解析本节讨论用幂函数型描述的不可逆和可逆的单一反应的速率式的动力学特征及均相催化和自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一、一、不可逆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不可逆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v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反应,获得物质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数据(直接或间接)。v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确定出率方程中的参数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均相 反应 动力学 要点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