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职)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政治学导论第一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进目标目标1.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2.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 目标目标重点重点问题问题3.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1.1.11.1.1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词源:词源:希腊文“ikonomia”最早提出:最早提出: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发展: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他新的经济学说政治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1 2 3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
2、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现代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产物 1.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1.1.21.1.2政治关系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关系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发源:国际政治学发源:国际政治学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国际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研究脉络:研究脉络:最早系统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都是一些政治学家和国际关系学家 国际国际关系学关系学 12 3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国际关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国际关系学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结果。1.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1.1.31.1.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苏珊苏珊斯特兰奇斯特兰奇 l
3、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影响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之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布局(结构)”的学科。2 2,罗伯特,罗伯特吉尔平吉尔平 l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研究全球经济及技术之相互依赖的发展同由主权国家所构成的国际政治体系的持续分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学科3 3,罗伯特,罗伯特基欧汉基欧汉 l国际政治经济学可以看作两个独立存在的研究领域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前者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作为满足需要的市场手段的生产和交换;后者是政治学,研究的是权力的运行过程。2.总体性:总结总结l关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问题,西方
4、学者的看法千差万别。但在一点上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即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际范围内权力与市场或权力与财富和金钱的关系 l他们都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和经济学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综合,是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之 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1.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1.1.31.1.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综上,国际政治经济学可以定义为:研究国际关系中政治和经济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和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首先,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次,国际行为体与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结构和秩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再次,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5、影响最后,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1.1.31.1.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中政治和经济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和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这一定义有以下几层含义: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思想传统传统 1 2 3国国际际政政治治经经济济学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确立其学科地位,但是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17世纪。这些思想渊源开辟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思想传统,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
6、克思主义。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既带有现代民族国家刚刚形成的时代特征,又打着早期殖民主义对外扩张的印记。在政治哲学上,重商主义者信奉的是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霍布斯等人的“自然状态”学说和霸权理论,即认为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彼此争夺权力与财富的无政府状态,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一方之所失必为另一方之所得”的零和博弈。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1.2.1 1.2.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对以后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从政治和经济的结合上对国家的权力与财富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特别是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对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尽管这种分析所得
7、出的结论在以后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但是它毕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为传统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1.2.1 1.2.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与重商主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在政治哲学上,他们信奉的是约翰洛克的政治自由主义学说;其次,他们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个人,代表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再次,他们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或理论基础是“自由放任”最后,国家间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一种零和博弈,而可能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即所有有关国家都可能从相互交往中获得益处。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的主要意义在
8、于,它作为自由主义的先导,为自由派国际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1.2.2 1.2.2 自由主义思想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结合的产物。重商主义学说强调政治决定经济,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经济决定政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贯彻于对国际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分析中,为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1.2.3 1.2.3 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国际政治经济学
9、形成的历史条件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形成与发展与发展 1 2 3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国国际际政政治治经经济济学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早已和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一起并列成为国际关系学知识体系中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国际关系学下相对独立的一个次级学科。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3.1 1.3.1 国际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国际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12相关学科的发展l20世纪之前,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已初见雏形。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相
10、互依赖并未完全确立l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 l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再次出现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变化 l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复兴l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3.2 1.3.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早期发展l20世纪7080年代,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基本按照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脉络进行的。u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就是各国国民经济持续不断,且不均衡地扩张u国际经济关系的结构和秩序主要由国际社会中各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所驱动u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关系上,政治决定
11、经济是其主要特征,u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变革或变化是一种主权国家间权力分配的转换 新重商主义的共同点12当代西方新重商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为罗伯特吉尔平和斯蒂芬克拉斯纳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3.2 1.3.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早期发展l20世纪7080年代,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基本按照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脉络进行的。u强调市场相对独立于政治 权力结构的主导作用 u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法则,即需求法则 u相互依赖的发展是战后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u在国际政治经济合作机制问题上,自由主义者更加强调国家对国际机制的
12、需求 自由主义学派的共同点22当代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理查德库珀、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3.2 1.3.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早期发展l20世纪7080年代,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基本按照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脉络进行的。u保罗巴兰的“依附发展理论”u安德烈弗兰克的“依附理论”u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u费尔南多卡多佐的“历史 结构主义理论”u斯蒂芬海默、罗宾默里等人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西欧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32此外,无论第三世界激进派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批判理论是否承认自己属于
13、马克思主义,其理论都深受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实需求与智识积累的基础上,“开放经济政治学”(open economy politics,OEP)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出现了,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其中,经济利益、国内制度与国际议价构成了开放经济政治学的三个必要组成部分 1.3.3 1.3.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在开放经济政治学中,利益是研究的起点或第一步,即个体或集团具有何种政策偏好。因此,在开放经济政治学中,分析单位主要是公司、部门或生产要素所有者这些集团行为体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现
14、实性,现实性2 2,国内制度,国内制度l制度以不同程度上的偏向来集聚相互冲突的社会利益,并为相互对抗的集团规定了议价的条件l尽管在具体政治制度的作用上学者们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开放经济政治学坚持认为仅对利益进行研究是不够的,政治制度对于政策选择常常有着一种独立的影响,利益也只有通过政治制度的折射才能实现。3,国际议价,国际议价l当国内利益通过制度集聚而转化为一项国家政策时,国家通过议价来影响彼此的行为并决定其行动的联合结果。l当一个国家的政策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外部性影响时,国家间往往会议价。开放经济政治学关于国际议价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国际制度是如何塑造国家间的议价并影响其结果的。1.3 国际政治
15、经济学的形成发展1.3.3 1.3.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放经济政治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已经主导了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但就理论演绎而言,开放经济政治学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l一方面,开放经济政治学具有过于明显的国内中心论倾向,忽视了国际或全球权力结构的独立影响。l另一方面,开放经济政治学具有过于明显的社会中心论倾向,忽视了国家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1.3.3 1.3.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评价评价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面对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开放经济政治学范式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转型。
16、第二章 国际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目标目标1.1.霸权稳定理论霸权稳定理论2.2.世界体系理论世界体系理论 目标目标重点重点问题问题3.3.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2.1 霸权稳定理论2.1.12.1.1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逻辑逻辑基础基础 1 2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作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经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理论成果,霸权稳定理论在学术理路上深受经济学中集体行动理论的影响。这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概念1,现实性,现实性1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l公共物品也称集体物品(collective goods
17、),可以定义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 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消费l严格来讲,公共物品应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2,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l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l奥尔森发现以下三个因素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密切相关:集团成员数目大小;集团成员规模的差异程度;选择性激励2.1 霸权稳定理论2.1.12.1.1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2.1 霸权稳定理论2.1.12
18、.1.1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率先将奥尔森的逻辑应用到国际经济领域,以此解释国际经济中的稳定与动荡。公共物品的分析也适用于国际经济。私人物品就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收益。公共物品就可以理解为保持世界经济。世界遭受公共物品不足之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贪婪的利益和支配或剥削,而在于“搭便车”的原则。正是在这一理论逻辑的运用中,霸权稳定理论提出了关于国际权力结构与国际经济机制相关性的两个重要命题:其一,霸权国的存在将会导致自由贸易这样的稳定国际机制的提供。其二,虽然霸权国从这一局势中受益,但小国将得到更多的收益。尽管小
19、国没有承担成本,却能分享其收益。2.1 霸权稳定理论2.1.22.1.2霸权稳定理论的慈善领导模型霸权稳定理论的慈善领导模型金德尔伯格在1973年出版的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中探究了一个令诸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感兴趣的重大题:造成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的原因是什么?l金德尔伯格认为,这次大萧条波及这么广、程度这么深、持续时间这么长,是由于英国没有能力,而美国没有意愿担当领导角色在1981年发表的国际经济中的支配和领导一文中,金德尔伯 格 进 一 步 区 分 了“支 配”(dominance)和“领 导”(leadership)的概念。金德尔伯格将国家分成三类来讨论“领导”对于公
20、共物品供给的意义:第一类国家是小国;第二类是中等规模的国家;第三类是足以承担起领导责任的强国2.1 霸权稳定理论2.1.22.1.2霸权稳定理论的慈善领导模型霸权稳定理论的慈善领导模型根据金德尔伯格的上述讨论,中小国家只会试图“搭便车”以谋求本国的利益,并期待其他国家为其提供公共物品。只有某个霸权国家才有能力通过它们自身的行为来提供这种公共物品。与“支配”所反映的大国“剥削”小国的情形相反,在对国际经济的“领导”中,霸权国实际上自愿选择了被小国“剥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肯斯奈德尔(Duncan Snidal)将金德尔伯格视野中的霸权国角色称为“慈善的领导”(benevolent leade
21、rship)。2.1 霸权稳定理论2.1.22.1.2霸权稳定理论的慈善领导模型霸权稳定理论的慈善领导模型金德尔伯格在1973年出版的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中探究了一个令诸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感兴趣的重大题:造成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的原因是什么?l金德尔伯格认为,这次大萧条波及这么广、程度这么深、持续时间这么长,是由于英国没有能力,而美国没有意愿担当领导角色在1981年发表的国际经济中的支配和领导一文中,金德尔伯 格 进 一 步 区 分 了“支 配”(dominance)和“领 导”(leadership)的概念。金德尔伯格将国家分成三类来讨论“领导”对于公共物品供给的意义:
22、第一类国家是小国;第二类是中等规模的国家;第三类是足以承担起领导责任的强国2.1.32.1.3霸权稳定理论中的强制领导模型霸权稳定理论中的强制领导模型 罗伯特罗伯特吉尔平吉尔平 斯蒂芬斯蒂芬克拉斯纳克拉斯纳 强制领强制领导模型导模型 12无论克拉斯纳还是吉尔平,都认为霸权国是否对提供公共物品感兴趣,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成本收益计算。只有当提供公共物品的私人收益大于其成本时,霸权国才会愿意提供公共物品。进而,霸权国基于利益算计会通过“选择性激励”的方式,要求潜在的“搭便车”者分担其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2.1 霸权稳定理论1.价值价值 l 霸权稳定理论将国家间权力分配作为自变量,将国际经济行为特征作为
23、因变量,从而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变量关系;l霸权稳定理论通过测定一系列指标,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在世界贸易和世界投资中的比率等,使国家权力这一自变量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关税水平、贸易比率等指标来考察国际经济体系的开放程度,从而使国际经济行为这一因变量具有可操作性 2.2.局限局限l历史上只有英国和美国两个霸权时期产生过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案例太少,不足以支持该理论成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社会科学理论;l斯奈德尔从公共物品的条件入手揭示了霸权稳定理论的适用范围;l霸权稳定理论对“集体行动不可能”的论断过于独断 2.1 霸权稳定理论2.1.42.1.4霸权稳定理论中的价值与局限霸权稳定理论中的价值
24、与局限1,现实性,现实性1 1,世界体系,世界体系l世界体系理论以“世界体系”为基本的分析单位l之所以称为“世界体系”,并非由于它囊括了整个世界,而是由于它大于任何从法律上定义的政治单位2,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2.2世界体系理论2.2.12.2.1世界体系的类型和性质世界体系的类型和性质l沃勒斯坦认为迄今为止,只存在过两种世界体系:一种是世界帝国、一种是世界经济体 l沃勒斯坦用“商品链”来确定这种经济联系的资本主义属性l沃勒斯坦进而提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只能是“世界经济体”l根据沃勒斯坦的上述观点,单一的世界经济体与多个国家并存的国家体系实际上就是“现代世界体系”的一
25、体两面 西欧在封建经济萎缩后,进行了地理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转化,由此成为世界经济体的中心地区。东欧和西属美洲卷入欧洲的世界经济体中,不仅为西欧提供了资本,而且解放了西欧的一些劳动力去从事其他非农业的专业化工作,从而使西欧的工作职业门类更趋复杂 除了生产链条的融入,向世界经济体的融入也意味着政治结构嵌入国际体系之中 沃勒斯坦认为,作为“延长的16世纪”,14501640年是个更富有意义的时间段,正是在此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形成于欧洲 2.2世界体系理论2.2.22.2.2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与扩展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与扩展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范和凝聚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政治经济学 概论 PPT 完整版 课件 全套 教学 教程 最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