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图文课件ppt-第二章.pptx





《《建筑工程材料》图文课件ppt-第二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材料》图文课件ppt-第二章.ppt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章章 石灰、水泥和稳定土石灰、水泥和稳定土2.1 石灰石灰2.2 水泥水泥2.3 稳定土稳定土胶凝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能以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将松散材料(如砂、石)胶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结构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各种沥青和树脂 石灰、石膏、菱苦土的水玻璃等,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继续提高强度。各种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且可在水中或适宜的环境中保持并继续提高强度。2.1 石灰石灰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石灰分为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H)2。根据成品加工方法
2、的不同,可分为块状生石灰、生石灰粉、消石灰粉、石灰浆、石灰乳。2.1.1 石灰的生产工艺概述石灰的生产工艺概述石灰 石灰是由富含CaCO3的岩石(如石灰石、白云石、白垩等,亦可用含有CaO和部分MgO的岩石)经过煅烧,逸出CO2气体后得到的块状材料。煅烧过程中,CaCO3的分解需要吸收热量,通常需加热至900 以上。优质的石灰欠火石灰过火石灰 未消化残渣含量高,有效CaO和MgO含量低,使用时缺乏黏滞力。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仍能继续消化,以致引起成形的结构物体体积膨胀,导致结构物表面产生鼓包、隆起、起皮、剥落或产生裂缝等破坏现象,故危害极大。2.1.2 石灰的消化和硬化石灰的消化和硬化 1
3、石灰的消化石灰的消化 烧制成的生石灰,在使用时必须加水使其“消化”成为“消石灰”,这一过程亦称“熟化”,故消石灰亦称“熟石灰”。消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H)2。上式中理论需水量仅为石灰质量的32%,但是由于石灰消化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实际加水量达70%以上。块状石灰从加水至产生热量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称为消解速度。在石灰消化时,应注意加水速度。对消解速度快、活性高的石灰,如加水过慢、水量不够,内部石灰不易消化,产生“过烧”现象;相反,对于消解速度慢、活泼性差的石灰,如加水过快,则发热量少,水温过低,产生“过冷”现象。石灰消化时,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可在消化后“陈伏”半月左右再使
4、用。石灰浆在陈伏期间,在其表面应有一层水分,使之与空气隔绝,以防止碳化。2石灰的硬化石灰的硬化石灰的硬化石灰浆的干燥硬化(结晶作用)硬化石灰浆的碳化(碳化作用)石灰浆体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形成网状孔隙,这时滞留在孔隙中的自由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产生毛细管压力,使石灰粒子更加密实,从而获得“附加强度”。此外,由于水分的蒸发,引起Ca(OH)2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并产生“结晶强度”。但从溶液中析出Ca(OH)2数量极少,因此强度增长不显著。Ca(OH)2与空气中的CO2作用生成碳酸钙晶体,为熟石灰的“碳化”,石灰浆体经碳化后获得的最终强度,称为“碳化强度”。2.1.3 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
5、标准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1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用于道路或桥梁工程的石灰,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 石灰中产生黏滞性的有效成分是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它们的含量是评价石灰质量的主要指标,其含量愈多,活性愈高,质量也愈好。有效CaO和MgO含量的测定方法,按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的规定,有效CaO含量用中和滴定法测定,MgO含量用络合滴定法测定。(2)生石灰产浆量和未消化残渣含量 产浆量是单位质量(1 kg)的生石灰经消化后,所产石灰浆体的体积(L)。石灰产浆量愈高,则表示其质量越好。未消化残渣含量是生石灰消化后,未能
6、消化而存留在5 mm圆孔筛上的残渣占试样的百分率。其含量愈多,石灰质量愈差,须加以限制。(3)CO2质量分数 控制生石灰或生石灰粉中的CO2质量分数,是为了控制石灰石在煅烧时“欠火”造成产品中未分解完成的碳酸盐的含量。CO2质量分数越高,即表示未分解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质量分数相对降低,导致石灰的胶结性能下降。(4)消石灰游离水质量分数 游离水质量分数,指化学结合水以外的含水量。生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加入的水是理论需水量的23倍,除部分水被石灰消化过程中放出的热蒸发掉外,多加的水分残留于Ca(OH)2(除结合水外)中。残余水分蒸发后,留下孔隙会加剧消石灰粉的碳化作用,以致影响
7、石灰的质量,因此对消石灰粉的游离水质量分数需加以限制。(5)细度 细度与石灰的质量有密切关系,过量的筛余物影响石灰的黏滞性。建筑生石灰(JC/T 4792013)和建筑消石灰粉(JC/T 4812013)规定以0.6 mm和0.15 mm筛余百分率控制石灰细度。试验方法:称取试样50 g,倒入0.6 mm,0.15 mm套筛内进行筛分,分别称量筛余物,按原试样计算其筛余百分率。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建筑石灰依据现行标准建筑生石灰和建筑消石灰粉的规定,按其MgO质量分数划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两类,其分类界限如表2-1所示。(1)生石灰技术标准 根据MgO质量分数按表2-1分为钙质生石灰和镁质生石
8、灰两类,然后再按有效CaO和MgO质量分数、产浆量、未消化残渣和CO2质量分数等4个项目的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3个等级,如表2-2所示。(2)生石灰粉技术标准 根据MgO质量分数表2-1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两类,再按(CaO+MgO)质量分数、CO2质量分数和细度等项目的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3个等级,如表2-3所示。(3)消石灰粉技术标准 消石灰粉MgO质量分数4%时称为钙质消石灰粉,4%MgO质量分数24%时称为镁质消石灰粉,24%MgO质量分数30%时称为白云石消石灰粉。按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等3个等级,如表2-4所示。2.1.4 石灰的应用和储存石灰的应
9、用和储存石灰的应用和储存石灰的应用石灰的储存 石灰砂浆主要用于地面以上部分的砌筑工程,也可用于抹面等装饰工程。加固软土地基。石灰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制成石灰土或与黏土、砂石、炉渣制成三合土,用于道路工程的垫层。在道路工程中,随着半刚性基层在高等级路面中的应用,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及其稳定碎石等被广泛用于路面基层。在桥梁工程中,石灰砂浆、石灰水泥砂浆、石灰粉煤灰砂浆广泛用于圬工砌体。磨细的生石灰粉应储存于干燥仓库内,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如需长时间储存生石灰,最好将其消解成石灰浆,并使表面隔绝空气,以防碳化。2.2 水泥水泥2.2.1 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1概述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
10、水泥(GB 1752007)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I。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2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简述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简述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 以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为主要原料(有时需加入校正原料),将其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制得具有适当化学成分、质量均匀的生料。将生料在水泥窑内经1 450 高温煅烧至部分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11、将熟料加适量石膏和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共同磨细,即得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流程可用图2-1的流程图表示。图2-1 硅酸盐水泥生产流程示意图 3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1)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石灰石原料分解出的氧化钙(CaO),黏土原料分解出的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3),以及铁矿粉提供的氧化铁(Fe2O3)。(2)矿物组成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4种在煅烧过程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称为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其组成、含量及特性如表2-5所示。(3)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性能矿
12、物性能水化反应速度水化放热量强度耐化学侵蚀性干缩性 以铝酸三钙(C3A)最快,硅酸三钙(C3S)、铁铝酸四钙(C4AF)较快,硅酸二钙(C2S)最慢。C3A最大,C3S较大,C4AF居中,C2S最小。C3S最高,C2S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增长率较大,是硅酸盐水泥强度的主要来源,C3A强度不高,C4AF对抗折强度有利。C4AF最优,C2S、C3S为其次,C3A最差。C4AF和C2S最小,C3S居中,C3A最大。水泥是由多种矿物成分组成的,改变各熟料矿物组分之间的组成比例,水泥的性能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 (1)水化 水泥加水拌和后,水泥颗粒立即分
13、散于水中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水泥的水化过程是水泥各种熟料矿物及石膏与水发生反应的过程。掺入石膏的目的是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否则水泥遇水会快速凝结,呈现“瞬凝”现象,给水泥的施工造成不便。(2)凝结硬化 随着时间的推延,水泥浆逐渐失去塑性,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石状体,这个过程叫水泥的凝结硬化。如图2-2,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复杂过程。图2-2 凝结硬化 水泥的硬化期可以延续很长时间,但28 d可表现出大部分强度。5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 (1)技术指标 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细度可用下列方法表示。筛析法:以80 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百分率表示。筛析法
14、分负压筛法和水筛法两种,鉴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比表面积法:以每千克水泥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表示。比表面积采用勃氏法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在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时,为使其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桨进行测定。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规定:以标准法维卡仪(如图2-4所示)的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的距离为61 mm时水泥浆的稠度作为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拌和水量称为标准稠度用水量。图2-4 标准法维卡仪 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
15、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经历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所经历的时间。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现行国家标准(GB/T 13462011)规定:将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装入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模中,以标准试针(分初凝用试针和终凝用试针)测试。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 mm1 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以水泥加水至达到初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将试模连同浆体翻转180,换上终凝试针(终凝针上装有一个环形附件),当试针沉入试体0.5 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
16、状态,以水泥加水至达到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作为水泥的终凝时间。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 min,终凝不得迟于6.5 h;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 min,终凝不得迟于10 h。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程度。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游离CaO和MgO或者石膏掺量过多。水泥粉磨时,若掺入过量的石膏,当水泥硬化后,这些多余的石膏还会继续与C3AH6反应生成钙矾石,体积膨胀,引起水泥石开裂。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沸煮法分雷氏法(标准法)
17、和试饼法(代用法)两种。按照国标(GB/T 13462011)的规定,雷氏法是将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按规定方法装入雷氏夹的环形试模中,湿养24 h后测定指针尖端距离,接着将其放入沸煮箱内,30 min内加热至水沸腾,然后恒沸3 h。待试件冷却后再测定指针尖端的距离,若沸煮前后指针尖端增加的距离不超过5.0 mm,则认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合格。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按规定方法制成规定的试饼,经养护、沸煮后,观察饼的外形变化,如目测试饼无裂纹,用钢直尺检查无弯曲,则认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用沸煮法只能检测出游离CaO造成的体积安定性不良。由MgO造成的体积安定性不良,必须用压蒸法才能检验出
18、来。石膏造成的安定性不良则需要更长时间在温水中浸泡才能发现。由于这两种原因引起的体积安定性不良都不易快速检验,所以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熟料中MgO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5.0%,若经压蒸试验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允许放宽到6.0%;SO3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3.5%,以保证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强度。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熟料的矿物组成和水泥的细度,此外还与水灰比、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养护龄期等因素有关。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规定:将水泥、标准砂及水按规定的比例(水泥:标准砂:水=1:3:0.5),用规定方法制成40 mm40 mm160 mm的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在温度201
19、,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养护箱或雾室内24 h)下养护,测定其3 d和28 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根据3 d和28 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划分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硅酸盐水泥各强度等级、各养护龄期的强度指标如表2-7所示。硅酸盐水泥分两种型号:普通型和早强型(也称R型)。早强型水泥早期强度发展较快,3 d强度可达到28 d强度的50%,可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中。对于路面水泥混凝土,为防止路面发生温度裂缝,除低温天气施工、有快通要求的路段施工可采用R型水泥外,一般情况均宜使用普通型水泥。(2)技术标准
20、表2-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规定:检验结果符合不溶物、烧失量、MgO、SO3、氯离子、凝结时间、安定性及强度的规定为合格品。任何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上述规定中的技术要求为不合格品。凡MgO、SO3、凝结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废品水泥严禁在工程中使用。6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应用与储运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应用与储运 (1)
21、特性与应用特性与应用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较高抗冻性好水化热大耐腐蚀性差耐热性差抗碳化性能好干缩小耐磨性好 适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地上及地下重要结构中的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适用于严寒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遭受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工程。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可用于冬季施工工程。不宜用于经常与流动淡水或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接触的工程。适用于CO2浓度较高的环境。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可用于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可用于路面水泥混凝土工程。(2)储存与运输 硅酸盐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按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及出厂日期分别储运,不得
22、混杂,要注意防潮、防水。一般水泥在储存3个月后,强度降低约10%20%,6个月后降低15%30%。水泥的有效储存期是3个月,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在使用时必须重新鉴定其技术性能。7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硅酸盐水泥硬化后形成的水泥石,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将继续硬化,强度不断增长。但在某些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的长期作用下,水泥石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严重时会使水泥石强度明显降低,甚至完全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水泥石的腐蚀。(1)腐蚀类型 在道路与桥隧构筑物中,水泥石常见的腐蚀类型有以下几种:腐蚀类型淡水侵蚀硫酸盐侵蚀镁盐侵蚀碳酸侵蚀 又称溶析性侵蚀,是指硬化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被淡水溶解
23、并带走,从而造成混凝土孔隙率增大、强度降低的一种侵蚀现象。通过海湾、沼泽或跨越污染河流的线路,沿线桥涵墩台,有时会受到海水、沼泽水、工业污水的侵蚀,这时如水中含有酸性硫酸盐,就会与水泥石中的Ca(OH)2作用形成硫酸钙,硫酸钙会结晶析出,并与水泥石中的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钙矾石,体积膨胀,在水泥石内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混凝土强度降低,造成结构物的破坏。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起置换作用,生成强度低无胶结能力的Mg(OH)2,液相中Ca(OH)2浓度降低,还会引起水泥石中Ca(OH)2、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强度组分的分解,导致水泥石的破坏。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作用,可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材料 建筑工程 材料 图文 课件 ppt 第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