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演化与微波背景辐射ppt课件教学教程电子教案.ppt
《宇宙演化与微波背景辐射ppt课件教学教程电子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演化与微波背景辐射ppt课件教学教程电子教案.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宇宙演化与微波背景辐射1,河外星系的发现2,哈勃定律3,膨胀的宇宙和大爆炸宇宙学4,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5,威尔孙和彭齐亚斯获1978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河外星系的发现 18 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猜想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与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他认为,天空中那些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天体系统。人们发现这些云雾状天体中有一类是银河系以内的天体,称为“银河星云”,而另一类则往往具有旋涡状的结构(旋涡星云),它们是什么?令人费解。仙女座大星云M31是什么?1920年4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为这个问题专门举行了一次题为“宇宙尺度”的辩论会。A:仙女座大星云不是银河系以内的
2、天体,是和银河系那样的宇宙岛。B:仙女座大星云根本不是由恒星构成,而是真正的星云状天体。没有结论 解开旋涡星云之谜 年青的哈勃对这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很感兴趣。他1910年在芝加哥大学天文系毕业,1919年到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直至1953年去世。当时世界最大的望远镜给哈勃帮了大忙。找到这个星云的恒星,继而从这些恒星中他找出造父变星。1922年开始,他利用造父变星测距法,测定仙女座大星云中造父变星的距离。哈勃计算出M31和M33的距离都约为90万光年,而当时已知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由此哈勃确认M31和M33都是远在银河系以外的独立的星系。这一结果很快得到公认。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后,人
3、们对太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400年后,哈勃确认河外星系的存在,导致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大飞跃。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从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2,哈勃定律 哈勃发现星系的谱线红移和距离的关系 到1929年为止,哈勃测得18个星系的距离以及室女座星系团四个成员的距离。哈勃对这批星系的数据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发现河外星系的距离越远,其谱线红移越大。红移是由星系视向运动的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声源的移动导致波长变化 波长变长为红移,变短为兰移 (观测波长真正波长)/真正波长v/c 可以求出速度V多普勒效应原理图红移(Z)和速度的关系在天体的速度远比光速小时多普勒效应:
4、恒星远离我们而去,谱线产生红移 由上式可以求出视向速度V 星系红移量Z的测量和速度到达估计 观测发现星系的谱线都有红移,也就是谱线的波长都变长了。例如某星系的某一谱线波長为515納米,但在地球上,同一谱线的波長为500納米,那么波長的变化為15納米,原本波長為500納米,所以紅移量z等於0.03。由红移Z 0.03,求出星系退行速度為每秒九千公里。如果星系运动的方向是随机的,那么应该有一半的星系正在远离我們,另一半則接近我們。但哈勃的观测結果表明,絕大部分星系的谱线都是红移,表明都在远离我們。哈勃发现的“星系速度(红移)和距离的关系”,距离越远速度越大。哈勃定律 哈勃于1928年测定40多个星
5、系的红移和距离,发现:视向速度(公里/秒)和距离(兆秒差距)成正比 H是哈勃常数:50100公里/(秒兆秒差距)求星系的距离(天体速度比光速小很多时可用)红移Z为0.03哈勃常数取60公里/(秒百萬秒差距)距离则为150百萬秒差距。3,膨胀的宇宙和 大爆炸宇宙学 宇宙学宇宙是什么时候誕生的?如何誕生?何時死亡?如何死亡?宇宙之外是甚麼?哈勃定律告诉我们宇宙在膨胀。那么造成宇宙膨胀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膨胀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热大爆炸宇宙模型 伽莫夫在20世纪中期提出:宇宙曾有一段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的过程。约200亿年以前有一个处于极高温度和极大密度下的“原始火球”,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
6、的爆炸,此后,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逐渐的形成宇宙间的万物。为什么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和类星体都是远离我们而去?宇宙的演化好比烘葡萄乾面包,随着面包不断脹大,葡萄干的距离亦不断增加。在任何一个葡萄干上看,其它葡萄干都是远离而去。所有星系(后来还有类星体)的谱线都是红移,正好说明宇宙是在膨胀之中。宇宙早期的辐射(150亿光年以前)为什么在射电微波波段?一個遥远的星系,由於它的光线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达地球,在光线進行的時間裡,宇宙的膨脹会把光子的波長拉長。宇宙早期的辐射(150亿光年以前)到今天我们观测到的辐射,其波长已变得非常长了。变为射电波段的微波辐射了。(见图)大爆炸宇宙论根据目前宇
7、宙膨胀的速度推算出宇宙大爆炸应该发生在大约150200亿年以前。宇宙150200亿年来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极早期1,在大爆炸的极早期,也就是宇宙诞生最初的10-36秒产生了物质世界各种各样的粒子,光子、电子、中微子、质子、中子等。极早期是这么短的时间,似乎很离奇。其实,那时温度比1010K还高,效率奇高,足以完成。关于宇宙早期时标 为什么如此之短,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原因是那时的温度和密度都极端的高,因此效率也极高。这是符合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完成一个反应基于碰撞,常温下,一切反应都慢吞吞的。高温高密时,碰撞极为频繁,效率极高。可以说早期的效率是一秒等于一百亿年!第二阶段:元素合成
8、 在最初的的3分钟,温度和密度特别高,这时很容易生成氦,成为核合成时代,足以把宇宙中大约1/3的物质(氢)变为氦。第三阶段 复合期 大爆炸后的40万年期间,温度很高,辐射很强,光子充满了宇宙空间,这时宇宙中也充满了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氦核等。光子和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使光子不能传播出来,因此我们不可能观测到这个时期的辐射。宇宙继续膨胀,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进入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200来亿年的时间主要属于这个阶段,由于温度的降低,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复合时代以后的辐射,光子是在中性气体中传播,光子不再遭受碰
9、撞,可以说宇宙变得透明了,光子可以自由自在的传播。那时的光走到我们这里要花一百多亿年,成为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中最远古的辐射。这就是宇宙背景3K的微波辐射。为什么宇宙复合时代发出的温度为4000K的辐射,到今天已经变为3K的微波辐射了呢?宇宙经过近二百亿年的演化已经大大地膨胀了,随着膨胀,一切尺度都在增大,光的波长也在变长,从可见光变到射电的微波波段,相应的黑体辐射温度也降为大约3K了。一個遥远的星系,它的光线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在光线進行的時間裡,宇宙的膨脹會把光子的波長拉長。宇宙的质量密度決定了宇宙的命运,假若质量密度大过某一称為临界密度的数值,引力便足以使宇宙停止膨脹,並令它重新
10、收縮,這称为封閉宇宙;若质量密度比臨界值小,宇宙便會無休止地膨脹,我們称之为開放宇宙;最后若密度和臨界值一樣,便会得出一個平坦而開放的宇宙。4,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迪克发现20K的“天空背景辐射”。194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迪克研制了波长为1.25厘米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仅有45厘米。他要测量地球大气辐射,意外地发现了温度为20K的“天空背景辐射”。认为很可能是广泛地分布在宇宙空间中各种星系的射电辐射所构成的一个背景,他把这种辐射称之为“宇宙物质辐射”。实际上,这种辐射就是“微波背景辐射”,只是当时射电望远镜的测量精度不高,人们对大爆炸宇宙模型也不太熟悉,迪克未能把他的发现和微波背景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 演化 微波 背景 辐射 ppt 课件 教学 教程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