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和压焓图专题培训课件.ppt
《制冷剂和压焓图专题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剂和压焓图专题培训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制冷剂的作用:一、制冷剂的作用:制冷剂是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工作制冷剂是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工作介质。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的与外界发生介质。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的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热交换。制冷剂借助压缩机的做功,将被冷却对象的热制冷剂借助压缩机的做功,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连续不断传递给外界环境,从而实现制冷。量连续不断传递给外界环境,从而实现制冷。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是低压低温下汽化,在冷凝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是低压低温下汽化,在冷凝器中是高压常温下凝结,因此只有在工作温度器中是高压常温下凝结,因此只有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能气化和凝结的物质才能作为制冷剂。范围内能气化和凝结的物质才能
2、作为制冷剂。多数制冷剂在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是气态。多数制冷剂在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是气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状态只发生物理变化,没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状态只发生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如果系统不泄漏,制冷可以长期有化学变化。如果系统不泄漏,制冷可以长期循环使用。循环使用。二、常用制冷剂分类和命名二、常用制冷剂分类和命名1.1.无机物化合物无机物化合物2.2.饱和碳氢化合物饱和碳氢化合物3.3.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不饱和碳氢化合物4.4.氟里昂氟里昂5.5.共沸溶液共沸溶液6.6.非共沸溶液非共沸溶液7.7.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8.8.环状有机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按按化化学学组组成成分分类类按按工工
3、作作温温度度压压力力分分1.1.高温低压类高温低压类2.2.中温中压类中温中压类3.3.低温高压类低温高压类1.1.无机物化合物类无机物化合物类主要有主要有:氨、空气、水、氨、空气、水、coco2 2等。等。代号由字母代号由字母R7R7组成,如:氨(组成,如:氨(NHNH3 3)-R717,-R717,水水-R718R718,空气,空气-R729-R729。它们是较早采用的天然制它们是较早采用的天然制冷剂。冷剂。2.2.饱和碳氢化合物类饱和碳氢化合物类主要有主要有:甲烷(甲烷(CHCH4 4)-R50-R50;乙烷(乙烷(CHCH3 3CHCH3 3)-R170R170;丙烷(丙烷(CHCH2
4、 2CHCH2 2CHCH3 3)-R290-R290;丁烷丁烷 (CHCH3 3CHCH2 2CHCH2 2CHCH3333)-R600)-R600;异丁烷异丁烷 (CH(CHCH(CH3 3)3 3)-R600a)-R600a。从经济观点来看,它们从经济观点来看,它们是出色的制冷剂,但易燃,安全性很差。是出色的制冷剂,但易燃,安全性很差。3.3.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类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类它们的命名是在它们的命名是在R R后面先写后面先写“1”“1”主要有:主要有:乙烯乙烯R1150R1150,丙烯丙烯R1270R1270。4.4.氟里昂类氟里昂类它是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元素的衍生物总称,饱和
5、碳氢化合物的卤族元素的衍生物总称,卤代烃的一类卤代烃的一类.生产氟里昂主要是甲烷、乙烷、生产氟里昂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它的分子通式是:丙烷。它的分子通式是:C Cm mH Hn nF Fp pClClq qBrBrr r 氟里氟里昂的代号是昂的代号是:R:R(m-1)(n+1)(p)B(r)m-1)(n+1)(p)B(r)若若r=0,Br=0,B可省去。可省去。例如:二氯二氟甲烷例如:二氯二氟甲烷 CCl CCl2 2F F2 2R12R12;一氯二氟甲;一氯二氟甲烷烷 CHClF CHClF2 2R22R22;四氟乙烷;四氟乙烷 CH CH2 2FCFFCF3 3R134aR134a5.
6、5.共沸溶液类(混合制冷剂)共沸溶液类(混合制冷剂)由两种以上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组成,在常温由两种以上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组成,在常温下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命名是下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命名是R500R500序号中编序号中编号,例如:号,例如:R501R501是是R22R22和和R12R12按质量比按质量比75/2575/25混合混合。R502R502是是R22R22和和R115R115按质量比按质量比48.8/51.248.8/51.2混合。混合。特点:在一定压力下具有恒定沸点,和单组制特点:在一定压力下具有恒定沸点,和单组制冷剂一样。但它比单组制冷剂区别是,在相同冷剂一样。但它比单组制冷剂区别
7、是,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工作条件下,蒸发温度变低,蒸发温度变低,制冷量增大,制冷量增大,化学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它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它可使封闭压缩机电机得到更好的冷却,改善提可使封闭压缩机电机得到更好的冷却,改善提高制冷循环性能。高制冷循环性能。表表1 1:共沸制冷剂的组成和沸点:共沸制冷剂的组成和沸点 代号代号组分组分质量成分质量成分 分子量分子量 沸点沸点()()各组分的沸各组分的沸点点()()R500R500R12/152aR12/152a73.8/26.273.8/26.299.399.3-33.5-33.5-29.8/-25-29.8/-25R501R501R
8、22/12R22/1284.5/15.584.5/15.593.193.1-41.5-41.5-40.8/-29.8-40.8/-29.8R502R502R22/115R22/11548.8/51.248.8/51.2111.6111.6-45.4-45.4-40.8/-38-40.8/-38R503R503R23/13R23/1340.1/59.940.1/59.987.687.6-88.0-88.0-82.2/-81.5-82.2/-81.5R504R504R32/115R32/11548.2/51.848.2/51.879.279.2-59.2-59.2-51.2/-38-51.2/-3
9、8R505R505R12/31R12/3178.0/22.078.0/22.0103.5103.5-30-30-29.8/-9.8-29.8/-9.8R506R506R31/114R31/11455.1/44.955.1/44.993.793.7-12.5-12.5-9.8/3.5-9.8/3.5R507R507R125/143aR125/143a50.0/50.050.0/50.098.998.9-46.7-46.7-48.8/-47.7-48.8/-47.76.6.非共沸溶液类(混合制冷剂)非共沸溶液类(混合制冷剂)由两种以上由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的,沸点相差较大的,相互不形成共沸的相互不
10、形成共沸的单组分制冷剂溶液组成。其溶液在加热时,虽然单组分制冷剂溶液组成。其溶液在加热时,虽然在相同蒸发压力下,易挥发的蒸发比例大,难挥在相同蒸发压力下,易挥发的蒸发比例大,难挥发的蒸发比例小。使得整个蒸发过程中温度在变发的蒸发比例小。使得整个蒸发过程中温度在变化。所以相变过程是不等温的。能使制冷循环获化。所以相变过程是不等温的。能使制冷循环获得更低蒸发温度,可增大制冷量。得更低蒸发温度,可增大制冷量。例如:例如:R407C R407C 由(由(R32/R125/R134aR32/R125/R134a)组成)组成 ;R410a R410a 由由(R32/R125)(R32/R125)组成的混合
11、物组成的混合物。特点:不能与矿物冷冻油互溶,能溶于聚酯类特点:不能与矿物冷冻油互溶,能溶于聚酯类合成冷冻油。合成冷冻油。7.7.有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类主要是有机氧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氮化主要是有机氧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氮化物。命名是物。命名是R600R600序号中编写,序号中编写,6 6后面的后面的1 1代表代表氧化物、氧化物、2 2硫化物、硫化物、3 3氮化物。如:乙醚氮化物。如:乙醚 C C2 2H H5 5OCOC2 2H H5 5R610R610;甲胺甲胺 CH CH3 3NHNH2 2 R630 R630。8.8.环状有机化合物类环状有机化合物类命名是命名是R R后面先加字母后
12、面先加字母C C,后面按氟里,后面按氟里昂编号昂编号规则编写。规则编写。按工作温度压力分:在一个大气压下,环温在一个大气压下,环温3030下的冷凝压力分为:下的冷凝压力分为:1.1.高温低压制冷剂,沸点在高温低压制冷剂,沸点在0 0以上,冷凝压以上,冷凝压力小于力小于0.3MPa0.3MPa的制冷剂,包括的制冷剂,包括R11R11、R21R21、R114R114。2.2.中温中压制冷剂,标准沸点在中温中压制冷剂,标准沸点在-600-600范围范围内,压力在内,压力在03MPa2MPa03MPa2MPa范围内的制冷,包括范围内的制冷,包括R717R717、R12R12、R22R22、R502R5
13、02等。等。3.3.低温高压制冷剂,标准沸点低于低温高压制冷剂,标准沸点低于-60-60,冷凝,冷凝压力高于压力高于2MPa2MPa的制冷剂,包括的制冷剂,包括R13R13、R14R14、R503R503。三、制冷剂的环保问题三、制冷剂的环保问题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有害影响。大气的总臭氧层包括平流层和对流层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不同,离地面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不同,离地面1010公里以上的臭氧公里以上的臭氧约占总臭氧约占总臭氧80%80%,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此层臭氧常称为臭氧层,平流层臭氧减少是造
14、成南此层臭氧常称为臭氧层,平流层臭氧减少是造成南极臭氧空洞与全球臭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极臭氧空洞与全球臭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近地面近地面1010公里以内的对流层臭氧约占总臭氧公里以内的对流层臭氧约占总臭氧15%15%,对流层臭氧增加对流层臭氧增加,会增强温室效应。会增强温室效应。平流层平流层 3.1 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 1.1.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
15、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10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臭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臭氧层的臭氧每损耗氧层的臭氧每损耗1 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2 2。另外,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另外,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
16、发各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角膜肿瘤等。角膜肿瘤等。2.2.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实验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实验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影响到部分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使农作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使农作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一项对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臭氧层厚度减少一项对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臭氧层厚度减少2525,大豆,大豆将会减产将会减产20202525。3.2 哪些
17、气体可以破坏臭氧层?臭氧层在氯原子,氟原子和溴原子附近会被毁坏。臭氧层在氯原子,氟原子和溴原子附近会被毁坏。这些元素含在很稳定的氟氯烃这些元素含在很稳定的氟氯烃(如氟里昂如氟里昂)中。这些中。这些气体分子升到平流层,在紫外线照射之后,分解成气体分子升到平流层,在紫外线照射之后,分解成各种单元素气体,破坏臭氧。这些气体比空气重,各种单元素气体,破坏臭氧。这些气体比空气重,最终会降落到地球表面,和有机物质反应之后被吸最终会降落到地球表面,和有机物质反应之后被吸收。但是在平流层已经破坏了很多臭氧。氯气破坏收。但是在平流层已经破坏了很多臭氧。氯气破坏性最大,可以破坏它十万倍的臭氧。性最大,可以破坏它十
18、万倍的臭氧。19731973年,美国化学家马里奥年,美国化学家马里奥莫利纳首次提出氟里莫利纳首次提出氟里昂对臭氧层有影响。氟里昂是一种氟氯烃,在冰箱昂对臭氧层有影响。氟里昂是一种氟氯烃,在冰箱和空调器中已经做了和空调器中已经做了2020多年的制冷剂。但是当时没多年的制冷剂。但是当时没有学者测试臭氧层厚度,也没有多少臭氧层研究,有学者测试臭氧层厚度,也没有多少臭氧层研究,各国政府没有在意。各国政府没有在意。臭氧层空洞是在做南极研究时臭氧层空洞是在做南极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些研究在地面和空中一起测量,由各逐步发现。这些研究在地面和空中一起测量,由各国合作测量。国合作测量。3.3 臭氧层破坏原因实验
19、最着名的是最着名的是19871987年代表年代表19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在个组织和四个国家,在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即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1987年臭氧洞大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引起科学界和政界的注意。小达到历史最大,引起科学界和政界的注意。同时持氟里昂破臭氧层观点的学者认为,南极上同时持氟里昂破臭氧层观点的学者认为,南极上空之所以会出现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当地的极度寒冷空之所以会出现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当地的极度寒冷所至。他们认为云层中粒子无论属何性质,由什么所至。他们认为云层中粒子
20、无论属何性质,由什么构成,当其表面温度低于构成,当其表面温度低于-73-73摄氏度时,任何形式存摄氏度时,任何形式存在的氯转都会发生转变为活性氯的化学反应。当南在的氯转都会发生转变为活性氯的化学反应。当南极洲处于暖季(极洲处于暖季(1111月月33月)时,南极上空臭氧层中月)时,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氯化合物只受到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分解缓的氯化合物只受到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分解缓慢。但当进入酷寒的冬季(慢。但当进入酷寒的冬季(410410月),其气温可达月),其气温可达-88.388.3摄氏度,云层中冰冷的粒子此时便成了释放活摄氏度,云层中冰冷的粒子此时便成了释放活性氯的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
21、就更大破坏了南极上性氯的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就更大破坏了南极上空臭氧,因此出现臭氧层空洞。空臭氧,因此出现臭氧层空洞。3.4 3.4 臭氧层破坏结论及蒙特利尔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 1974 1974年,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宣布,氟利昂中的氯年,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宣布,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和哈龙物质中的溴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这一发现原子和哈龙物质中的溴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这一发现令陶醉于自己智慧的人类十分尴尬:被大量使用的制冷剂、令陶醉于自己智慧的人类十分尴尬:被大量使用的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及发胶中的氟利昂、哈龙等原来是消耗臭氧发泡剂、清洗剂及发胶中的氟利昂、哈龙等原来是消耗臭
22、氧层的物质(层的物质(ODSODS)。)。本世纪本世纪3030年代,含氟的制冷剂被研究发年代,含氟的制冷剂被研究发明后在美国进入商业化生产,前苏联、日本和欧洲各国也不明后在美国进入商业化生产,前苏联、日本和欧洲各国也不甘落后,氟利昂的应用范围也由制冷剂,其产量与日俱增。甘落后,氟利昂的应用范围也由制冷剂,其产量与日俱增。到到19741974年,全球氟利昂的产量已达到年,全球氟利昂的产量已达到8080多万吨。多万吨。19861986年全球年全球ODSODS的年消费量已高达的年消费量已高达100100多万吨。人类已经把多万吨。人类已经把 1500 1500 万吨以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是人
23、类自己陷入了眼下的尴尬境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是人类自己陷入了眼下的尴尬境地。地。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985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公约签署;1987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效。根据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效。根据 共担责任但又有区别共担责任但又有区别 的原则,联合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原则,联合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的时间限制,并建立了旨在国家提出了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的时间限制,并建立了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履约的多边基金。由此,帮助发展中国家履约的多边基金。由此,ODSODS的生产和消费的生产和消费
24、量得以逐年减少,臭氧空洞的扩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量得以逐年减少,臭氧空洞的扩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联合国环保组织联合国环保组织1987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会议,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会议,3636个国家和个国家和1010个国际组织共同签署了关于消耗大气臭个国际组织共同签署了关于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19921992年正式宣布加年正式宣布加入修订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入修订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对于CFCsCFCs: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从19961996年年1 1月月1 1日起完全停止生产日起完全停止生产和消费;发展中国家,最后停用
25、日期是和消费;发展中国家,最后停用日期是20102010年。年。对于对于HCFCsHCFCs: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从19961996年起冻结生产量,年起冻结生产量,20042004年开始削减,年开始削减,20202020年完全停用;发展中国家,从年完全停用;发展中国家,从20162016年年开始冻结生产量,开始冻结生产量,20402040年完全停用。以上时间表可能还年完全停用。以上时间表可能还会提前。会提前。R12,R22 R12,R22 目前已禁止使用目前已禁止使用,R134a R134a 日本和美国的无氟替代制冷剂日本和美国的无氟替代制冷剂,R600a R600a 我国最佳无氟替代制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剂 压焓图 专题 培训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