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第三次课(2017).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师德修养第三次课(201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修养第三次课(2017).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教师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幼儿教师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主讲:李文治主讲:李文治2017.22017.2长沙师范学院法律视角下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个四岁的小孩在河边玩耍不小心掉进河里,此时有一男子正在河里划船游玩,他只要伸出手就能把小孩救起,但是他认出小孩是自己仇人的儿子而没有去救,最后小孩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一位乡里来的老大爷第一次进城,因为不懂得交通规则而闯了红灯,被一辆奔驰而来的汽车撞飞,最终也不幸身亡。在第一个案例中,由于男子的见死不救使得一个正处于蓓蕾的生命终结,这个男子除了受到人们道德上的谴责和可能自己良心上的斥责外,他还应不应该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呢?比如通过法
2、律对此种行为做出否定性的评价?对于第二个案例,虽然悲剧是由于老大爷的过错造成,但相对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为弱者的行人而言,难道仅因为他的“无知”就要付出宝贵的生命且得不到任何规定性的补偿与关怀吗?难道“撞了就白撞”吗?法律就应该沉默?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2.幼儿教师职业法律素养意义:法律法规知识是幼儿教师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法和促进法律发展的前提条件。幼
3、儿教师首先要知法、懂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以法为准,真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更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现状幼儿教师职业法律素养的缺失,一方面造成很多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自身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一些侵权的事件得不到合理的申诉和解决。新闻链接: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至2016年,全国共发生了44起幼儿园恶性事件。其中包括教师性侵、猥亵幼儿、虐童、违规喂药等。涉事的44家幼儿园均为民办,女性施暴者主要为幼教老师,行为是虐童。其手段令人震惊,“打脸揪耳”已是最普通手法。例如,山西省某幼儿园22岁女教师李竹青因女童不会算术题,狂搧
4、女童70个耳光,以往监控发现类似情况很多。有一些老师甚至使用了“刑具”,包括针、熨斗、锯条、火钳等。例如山东东营幼儿园的老师用针扎虐待8名儿童,并逼迫幼儿喝尿。在猥亵性侵案件中,有8起与“园长”或其家属有关。其中河北廊坊市某幼儿园园长杨成杰,共性侵12名女童,并让其情妇拍照。杨成杰之后被捕,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性侵猥亵女童的主要为男性,门卫、司机也是主要施暴人。幼儿教师职业法律知识应该包含基础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两部分。基础法律知识是指,幼儿教师应该了解法律最基本的知识。专业法律知识在这里指具体的法律法规文件。1.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法律知识小知识:幼儿园教师应掌握的法律法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劳动法法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管理条例;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条例张老师,40岁,某幼儿园的大班主班老师。一天,一名幼儿吴某在做集体活动时拿起体育器材玩闹并砸中一名幼儿头部导致红肿。张老师发现后及时制止并呵斥吴某,并要求其向受伤幼儿道歉,随后在班级中点名批评。第二天,吴某的父亲来园后,不问青红皂白,冲进教室,对张老师大打出手,毫无防备的张老师被打到在地,
6、鼻口流血不已。吴某还扬言,若再欺负其儿子,要把所有老师教训一顿。其他老师赶来时吴某已离去,而张老师被送往医院后鼻骨骨折,身上多处软骨组织受损。如果你是张老师该怎么办?(1)邀集一帮人,跑到吴某家,狠狠教训吴某家长一顿,并要求赔偿医药费。(2)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自己掏医药费,并暗自下决心下次注意点。(3)报警,让警察协同园方来处理。2.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法律素养幼儿教师法律素养是指幼儿教师在长期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并内化的,在其职业中应具备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以及法律能力。这里的幼儿教师指的是包括专业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幼儿园保育员、行政工作教师、园长在内的各类幼儿园、早教中心等学前教育机构中
7、的老师。幼儿教师法律素养有:(1)法律意识(2)民主意识(3)公民意识(4)平等意识(5)诚信意识(6)权利义务意识(7)契约意识(8)公平竞争意识3、幼儿教师应遵守的教育法律责任(一)违反教育法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案例:刘老师是某幼儿园的主班老师兼财务,主要工作是管理幼儿园的日常伙食开销。2015年,股市大涨,刘老师利用供销商货款月底结算的便利,将手中当月的10万元公款投入股市,在第一波行情中就赚了10万。于是,她采用拖欠的办法,将更多的货款挪用,参与到利润空间更大的贵金属和石油的炒作活动中。结果亏损严重,所投入的近40万全部血本无归。行为分析:刘老师这种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用于其他活动为自己谋取
8、利益。这种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利用管理、经手或其他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教育经费归个人或集体进行其他活动或非法活动等,克扣教育经费集体私分或为个人非法占有的,是贪污行为;违反有关规定,将教育经费挪作他用,无论是公用还是私用,都属于挪用行为。挪用教育经费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属贪污罪。法律责任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及其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或者上述部门、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其他经手、管理教育经费的人员。刘老师作为财务人员,是管理经费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是法律责任主体。执法机关及处理:根据具体情节,应该对刘老师分别做如下处理:(1)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教育经费;(2)对直接负责的
9、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在认定和把握是否给予行政处分和给予何种行政处分中,适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3)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由人民法院对行为人以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2.扰乱教育秩序、破坏、侵占教育机构财产的法律责任扰乱教育秩序、破坏、侵占教育机构财产的法律责任(1)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案例:案例:某镇黄某因怀疑在幼儿园工作的妻子与校车司机李某有不正当关系,几次带人来幼儿园吵闹,严重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德 修养 第三次 20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