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我意识精品文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完善自我意识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自我意识精品文稿.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完善自我意识第1页,本讲稿共88页完善自我意识第2页,本讲稿共88页“在在人人类类一一切切知知识识中中,对对我我们们最最有有用用而而知知之之最最少少的的是是关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于人类自身的知识”。卢梭:第3页,本讲稿共88页n n大学阶段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走向完善的重要的时期。走向完善的重要的时期。n n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自我展自我,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2、建立,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建立健康的健康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第4页,本讲稿共88页一、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第5页,本讲稿共88页自我图式:n n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n n本我:生物本能我,追求快乐本我:生物本能我,追求快乐本我:生物本能我,追求快乐本我:生物本能我,追求快乐n n自我:心理社会我,追求现实自我:心理社会我,追求现实自我:心理社会我,追求现实自我:心理社会我,追求现实n n超我:道德理想我,追求完美超我:道德理想我,追求完美超我:道德理想我,追求完美超我:道德理想我,追求完美n n本
3、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构成人格的整体。构成人格的整体。构成人格的整体。第6页,本讲稿共88页第7页,本讲稿共88页n n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n n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n n第8页,本讲稿共88页n n意识是人
4、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第9页,本讲稿共88页n n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n n第10页,本讲稿共88页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第11页,本讲稿共88页三者关系n n本我是本我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和混乱无序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和混乱无
5、序的。n n遵循快乐原则。遵循快乐原则。n n自我自我 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调节本我,一方面受制于超我。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调节本我,一方面受制于超我。n n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n n超我超我是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n n遵循道德原则。遵循道德原则。n n作用:抑制本我的冲动,监控自我,追求完善的境界。作用:抑制本我的冲动,监控自我,追求完善的境界。第12页
6、,本讲稿共88页自我与本我的关系n n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把自我与本我的关一书中把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n n这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这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n n调整的结果是,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调整的结果是,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
7、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第13页,本讲稿共88页期期期期别别别别年龄年龄年龄年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发展顺利发展顺利发展顺利发展顺利发展障碍发展障碍发展障碍发展障碍1 11 1岁岁岁岁对人信赖不信赖对人信赖不信赖对人信赖不信赖对人信赖不信赖对人信赖对人信赖对人信赖对人信赖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与人交往与人交往与人交往与人交往焦虑不安焦虑不安焦虑不安焦虑不安2 22 23 3岁岁岁岁活泼自动羞愧怀疑活泼自动羞愧怀疑活泼自动羞愧怀疑活泼自动羞愧怀疑能自我控制能自我控制能自我控制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行动有信心行动有信心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自我怀
8、疑行动畏自我怀疑行动畏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首畏尾首畏尾首畏尾3 33 36 6岁岁岁岁自动自发退缩内疚自动自发退缩内疚自动自发退缩内疚自动自发退缩内疚有目的方向有目的方向有目的方向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能独立进取能独立进取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畏惧退缩无自我畏惧退缩无自我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价值感价值感价值感4 46 6青春青春青春青春期期期期勤奋进取自贬自卑勤奋进取自贬自卑勤奋进取自贬自卑勤奋进取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人、具有求学做人、具有求学做人、具有求学做人、待人的基本能力待人的基本能力待人的基本能力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能力充缺乏生活能力充缺乏生活能力充缺乏生活能力充满失败感满失败感满失败
9、感满失败感5 5青年期青年期青年期青年期自我统合角色混乱自我统合角色混乱自我统合角色混乱自我统合角色混乱自我概念明确自我概念明确自我概念明确自我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追寻方向肯定追寻方向肯定追寻方向肯定生活缺乏目标时生活缺乏目标时生活缺乏目标时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感彷徨迷失感彷徨迷失感彷徨迷失6 6成年期成年期成年期成年期友爱亲密孤独疏离友爱亲密孤独疏离友爱亲密孤独疏离友爱亲密孤独疏离成功的感情生活成功的感情生活成功的感情生活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奠定事业基础奠定事业基础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孤独寂寞无法与孤独寂寞无法与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人亲密相处人亲密相处人亲密相处7 7中年
10、期中年期中年期中年期精力充沛颓废迟滞精力充沛颓废迟滞精力充沛颓废迟滞精力充沛颓废迟滞热爱家庭热爱家庭热爱家庭热爱家庭培养后代培养后代培养后代培养后代自我恣纵自我恣纵自我恣纵自我恣纵不顾未来不顾未来不顾未来不顾未来8 8老年期老年期老年期老年期完美无憾悲观绝望完美无憾悲观绝望完美无憾悲观绝望完美无憾悲观绝望随心所欲安享晚年随心所欲安享晚年随心所欲安享晚年随心所欲安享晚年后悔遗憾失望后悔遗憾失望后悔遗憾失望后悔遗憾失望艾里克森心理社会期(人生发展阶段)艾里克森心理社会期(人生发展阶段)艾里克森心理社会期(人生发展阶段)艾里克森心理社会期(人生发展阶段)(Erikson,1963)(Erikson,
11、1963)第14页,本讲稿共88页第15页,本讲稿共88页二、认识自我n n 心理健康的人能认识自己。尤其是在自己心理健康的人能认识自己。尤其是在自己 的感觉和意图方面,自我觉察力特别强。的感觉和意图方面,自我觉察力特别强。同时他们会时常作出内省与反思。同时他们会时常作出内省与反思。第16页,本讲稿共88页n n自我意识:自我意识:n n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个体关于自
12、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总和。第17页,本讲稿共88页伊索寓言n n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穴鸟见了,非常羡慕,羔抓走。穴鸟见了,非常羡慕,羔抓走。穴鸟见了,非常羡慕,羔抓走。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
13、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孩子们。孩子们。孩子们。第18页,本讲稿共88页穴鸟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穴鸟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n n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第19页,本讲稿共88页身高身高体重体重长相长相衣着衣着生理生理班级班级家庭家庭社团社团同伴同伴社
14、会社会能力能力情绪情绪性格性格道德道德心理心理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第20页,本讲稿共88页自自自自我我我我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感觉自我感觉自我感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察自我观察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卑、自负自卑、自负自卑、自负内疚、自责内疚、自责内疚、自责内疚、自责自豪感自豪感自豪感自豪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主、自立自主、自立自主、自立
15、自主、自立自我监督自我监督自我监督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自我意识的结构第21页,本讲稿共88页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控制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追求信仰,注
16、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第22页,本讲稿共88页 未知的我未知的我未知的我未知的我自自自自 不不不不 知知知知自自自自 知知知知JoharisWindow公开的我公开的我公开的我公开的我盲目的我盲目的我盲目的我盲目的我秘密的我秘密的我秘密的我秘密的我他他他他不不不不知知知知他他他他知知知知第23页,本讲稿共88页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行为的结果来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行为的结果来
17、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行为的结果来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行为的结果来认识自己第24页,本讲稿共88页 目的:学习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直接表达对他人的欣赏,增强人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学习接纳他人的欣赏,体验被表扬的愉悦感,增强自信心。操作:八人一组围圈坐,每人被轰炸一次,成员轮流表扬和欣赏一位成员,被轰炸者要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轰炸下一位。课堂练习:优点轰炸课堂练习:优点轰炸第25页,本讲稿共88页红色轰炸红色轰炸请使用请使用请使用请使用:我欣赏你我欣赏你我欣赏你我欣赏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觉得你我觉得你我觉得你我觉得你.第26页,本讲稿共88页三、自尊n n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
18、所作并通常持有的估价。它表明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作并通常持有的估价。它表明了一种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态度,表示的是在多大程度上个了一种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态度,表示的是在多大程度上个人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有能力并且有价值的。人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有能力并且有价值的。n n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表现为个人对自我的态度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表现为个人对自我的态度n n自尊自尊(self-esteem)(self-esteem)以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以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而倍受心理学家的关注活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而倍受心理学家的关注(杨丽珠,杨丽珠,张丽华,张丽华,2003)20
19、03)。第27页,本讲稿共88页n n整体自尊是个人在整合一切对自我的评价与感受之后,所产生的整体性的“对自己赞许与否的态度”。特殊自尊是指个人对自己在不同特殊领域的能力与表现有特定的评价。第28页,本讲稿共88页n n自尊在童年期的水平较高,从童年晚期开始,整个青少年期的自尊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一直到成年早期又开始逐渐上升并在成年中期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高原状态”。随后在老年期又出现急剧下降。总体看来,女性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男性,但是在80岁以后,女性的自尊水平高于男性。另外,童年期的自尊水平接近于成年晚期,老年期的自尊水平接近于青少年期。第29页,本讲稿共88页四、自我调节与控制第30页,本
20、讲稿共88页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n n1、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n n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n n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n n自我形象结构的变化自我形象结构的变化n n自我评价的片面性问题自我评价的片面性问题自我评价的片面性问题自我评价的片面性问题第31页,本讲稿共88页n n马西亚(马西亚(Marcia,1980,1991Marcia,1980,1991)基于埃里克森的心理)基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社会理论作了大量研究,认为,面对认同冲突,面对认同冲突,人们通常表现出四种主要的状态方式:
21、人们通常表现出四种主要的状态方式:n n(1 1)认同如期获得;()认同如期获得;(2 2)先定认同;()先定认同;(3 3)认同)认同弥散;(弥散;(4 4)认同延迟。)认同延迟。n n根据三条主要标准,把人划分为三个不同范畴根据三条主要标准,把人划分为三个不同范畴 (1 1)个体是否在认同过程中经历一场主要冲突;()个体是否在认同过程中经历一场主要冲突;(2 2)个体是否表现出对某种职业的真正投入;()个体是否表现出对某种职业的真正投入;(3 3)有否对某种价值观或信仰的执著。有否对某种价值观或信仰的执著。第32页,本讲稿共88页n n认同如期获得:n n 要达到认同如期货的,当事人往往要
22、经历一段紧张激烈的决策过程。付出了努力,便形成一套个性化的价值观,并进而做出有关职业选择的决定。人们通常认为,认同如期获得使上述四种认同状态最有意的一种。第33页,本讲稿共88页n n先定认同:n n 唯一没有经过认同冲突的一类。没有经历任何挫折和焦虑便飞速地步入了成年。有关职业与价值观的决定很早就已经做出,经常是基于父母的价值观和观念,而不是自己制定的。如子承父业n n 过早确定认同意味着排除了其他发展的可能性。第34页,本讲稿共88页n n认同弥散:n n 经历认同弥散的人严重缺乏决断力和指向性。虽然也有认同冲突,但是无法解决它。他们无法作出明确的决定,不管是个人的思想意识还是关乎职业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善 自我 意识 精品 文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