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内科护理第八章课件.pptx
《(中职)内科护理第八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内科护理第八章课件.pptx(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科护理第八章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第二节 周围神经疾病.第三节脑血管疾病.第四节癫痫CONTENTS第五节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2.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熟悉神经系统常见病的护理评估、辅助检查结果的意义、护理目标、治疗要点。4.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发病机制。5.了解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内容及护理。学习目标 患者,男,67 岁,晨起发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适,有糖尿病病史13 年。发病后4 h 护理评估:神志清楚,血压120/80 mmHg,右中枢性面瘫、舌瘫
2、,右侧上、下肢体肌力级,右半身痛觉减退。初步诊断:脑血栓形成。问题1.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2.该患者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3.针对该患者,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案例引导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其中,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基底节和侧脑室组成。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语言中枢大多数在左侧半球在听、说、读、写和计算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时空概念、触觉、相貌识别等方面占优势。当这些部位发生病变时,相应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3、PART 01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患者,男,78 岁,因观看足球比赛过于激动而突然晕倒,伴头痛、呕吐入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 年。护理体检:T 36.7,P 65 次/min,R 16 次/min,.BP 220/130 mmHg;心律齐,肝、脾未触及;左侧上、下肢瘫痪,腱反射亢进,左侧眼裂以下面瘫,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半身深、浅感觉消失;双眼左侧半视野缺失,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考虑临床诊断:高血压脑出血。问题1.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2.该患者脑出血的部位是哪里?3.针对该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护士应如何实施护理?案例引导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因感染、血
4、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先天性发育异常、变性、遗传、营养缺乏、代谢障碍等而发生的疾病。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系统的疾病相关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等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头痛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颅脑病变和颅外病变。颅脑病变包括颅内感染、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及偏头痛等;颅外病变包括颅骨、颈椎及其他颈部疾病、神经痛,以及眼、耳和牙病等。1.病因一、头痛的护理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
5、N HERE3)疼痛的程度与性质1)发病情况2.临床表现4)疼痛发生与持续的时间5)影响因素2)疼痛的部位一、头痛的护理一、头痛的护理3.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有无颅内、外疾病病史。颅内疾病包括颅内感染、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等;了解患者有无颅外疾病,如头颅邻近器官或组织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官能症等。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头痛的发生急缓、部位、性质、程度、发生时间与持续时间、诱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3)辅助检查评估护士可通过评估脑脊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脑脊液压力、有无血性及炎性改变等;评估患者的CT检查或MRI 检查结果,以了解颅内病灶和血管状态。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
6、因长期反复发作性头痛,甚至其病因不明确、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头痛,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颅内高压等有关。4.护理诊断一、头痛的护理5.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声、光刺激。护士应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2)饮食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其大便通畅,嘱患者勿用力屏气排便,以防止颅内压增高。3)病情观察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发生频率和强度,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了解患者头痛的原因与诱因,观察其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护士应注意老年患者的血压变化。一、头痛的护理4
7、)对症护理(1)头痛护理:护士应与患者讨论减轻头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使精神放松及全身肌肉放松;使用理疗、按摩、加压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头痛。护士可给予患者皮肤刺激疗法。(2)避免诱因:情绪紧张、饥饿、失眠、噪声、强光和气候的变化等都可引起头痛;吃奶酪、熏鱼、酒类、巧克力可诱发偏头痛;女性患者服避孕药可加重头痛。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引起头痛的原因及引起或加重头痛的诱因,教会患者避免这些诱因。一、头痛的护理护士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告知患者止痛药的作用与不良反应。5)用药护理6)心理护理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对头痛的感受,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得到社会和家人的支持,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一
8、、头痛的护理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病因引起的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下结构、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部位的损害或功能抑制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意识是指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刺激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包括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二、意识障碍的护理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ADD A TITLE IN HERE3)心血管疾病1)颅内疾病1.病因4)代谢性疾病5)中毒性疾病2)全身感染性疾病二、意识障碍的护理2.临床表现1)
9、一过性意识障碍一过性意识障碍常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随着诱因的去除,该症状可很快消失。2)持续性意识障碍(1)一般类型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昏迷。(2)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包括去皮质综合征和无动性缄默症。3)伴随症状患者可突然发生严重的意识障碍,伴有感觉及运动障碍,常见于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外源性中毒等;缓慢发生的意识障碍多为代谢障碍、脑肿瘤等。二、意识障碍的护理3.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有无颅内感染、急性脑血管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癫痫等颅脑病变、物理损伤等颅外疾病病史。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检查患者的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瞳孔光反射是否灵敏。3)辅助
10、检查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了解其脑功能受损状况;评估患者的头部CT 和MRI 检查结果,以确定病灶的位置。4)社会心理状况患者出现急性意识障碍常会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及恐惧,给家庭增添负担,因而患者家属可能产生厌烦心理和缺乏耐心的言行。二、意识障碍的护理意识障碍,与各种疾病引起的脑部受损有关。4.护理诊断二、意识障碍的护理(1)一般护理:护士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护士应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使昏迷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入气管。(2)饮食护理:护士对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其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3)病情观察: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11、瞳孔变化、角膜反射,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为分析病情和调整护理措施提供依据。(4)对症护理:护士应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不同指导其进行相应的训练(5)用药护理:护士应遵医嘱对患者应用脱水剂,使用脱水剂时应选择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6)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解释,为其提供疾病的相关可靠信息;指导患者家属关心、安慰、陪伴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对疾病的应对能力。5.护理措施二、意识障碍的护理语言障碍可分为失语和构音障碍。失语是指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损导致的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构音障碍由发音肌肉的瘫痪、共济失调或肌张力增高引起。1.
12、病因造成语言障碍的病因主要包括大脑器质性病变、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造成发音器官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引起构音障碍。三、语言障碍的护理失语症为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的认知能力的受损或丧失。失语症可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失写、失读、命名性失语。2.临床表现1)失语症构音障碍是指口语的语音障碍。患者具有必备的语言形成及接受能力,但不能形成清晰的言语,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清等。2)构音障碍三、语言障碍的护理3.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的职业、文化水平及语言背景,了解患者以往和目前的语言能力。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语言障碍的类型、程度;评估患者有无视觉、听觉缺损,能否自动书写
13、,能否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完成有目的的动作,面部表情有无改变等。3)辅助检查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头颅CT 检查或MRI 检查等的结果有无异常,了解新斯的明试验是否为阳反应等。4)社会心理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因无法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而感到孤独、烦恼甚至悲观、失望;评估患者能否得到家属、朋友的体贴、关心、尊重和鼓励,并能够与之交谈。三、语言障碍的护理言语障碍,与发音困难、失语有关。4.护理诊断三、语言障碍的护理5.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护士应使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嘱患者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2)饮食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3)病情观察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发音、发声、音调及
14、语速,语言交流、理解、阅读及书写能力。4)对症护理护士应与患者、患者家属及参与语言康复训练的医护人员共同制订语言康复计划。5)心理护理失语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与敏感,也最需要护士及患者家属充满爱心的帮助。三、语言障碍的护理 感觉是作用于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可分为普通感觉和特殊感觉。普通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特殊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和味觉。传导通路任何部位受损均可引起感觉异常,称为感觉障碍。四、感觉障碍的护理感觉障碍主要见于神经系统感染、血管病变、药物及毒物中毒、脑肿瘤、外伤,以及全身代谢障碍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等。1.病因四、感觉障碍的护理2.临床表现感觉障
15、碍可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抑制性症状是感觉路径被破坏或功能受抑制时,出现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保存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1)末梢型感觉障碍末梢型感觉障碍是指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形分布。2)节段型感觉障碍节段型感觉障碍是指脊髓某些节段的神经根病变可产生受累节段的感觉缺失。四、感觉障碍的护理(1)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水平以下对侧的痛、温觉丧失,同侧深感觉丧失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3)传导束型感觉障碍(2)脊髓横贯性损伤:病变水平以下发生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伴截瘫或四肢瘫痪。四、感觉障碍的护理4
16、)交叉型感觉障碍5)偏身型感觉障碍6)单肢型感觉障碍四、感觉障碍的护理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引起感觉障碍的原因,注意感觉障碍的部位.3.护理评估3)辅助检查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肌电图检查、诱发电位测定及MRI 检查等的结果,以辅助诊断。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有无肢体运动障碍及其类型,肌力情况4)社会心理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是否因感觉障碍而感到烦闷、忧虑,甚至悲观厌世.四、感觉障碍的护理(1)感知改变:与脑、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受损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感觉障碍有关。4.护理诊断四、感觉障碍的护理1)一般护理护士应保持床单整洁,防止感觉障碍部位受压或受到机械性刺激。5.护理措施2
17、)安全护理对深感觉障碍的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护士应注意保证其安全.四、感觉障碍的护理3)感知觉训练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拍打、被动运动、按摩、理疗、针灸等,促进本体感觉恢复.4)心理护理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听取患者对感觉障碍的叙述,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患者面对疾病。人体运动分为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指有意识、能随着自己的意志而执行的动作,由锥体系统及其所支配的下运动神经元完成;不随意运动是不受意志控制而自发的动作,由锥体外系及小脑控制。1.分类和特点运动系统中的任何部位受损都可引起运动障碍,如瘫痪、共济失调、僵硬、不随意运动等。因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的运动障碍称为瘫痪。五、
18、运动障碍的护理2.临床表现1)瘫痪(1)瘫痪的性质:按病变部位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见表8-1)。由二级运动神经元以上部位的传导束或一级运动神经元发生病变所致瘫痪称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硬瘫或痉挛性瘫痪;由第二级运动神经元和该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的病变所致瘫痪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周围性瘫痪、软瘫或弛缓性瘫痪。五、运动障碍的护理五、运动障碍的护理(2)瘫痪的临床表现。瘫痪的几种常见形式如图8-1 所示。五、运动障碍的护理2)共济失调3)僵硬4)不随意运动一、疾病相关知识3.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脑和脊髓的占位性病变、感染、脑血管
19、病、中毒、脑先天畸形、周围神经炎、Jackson 癫痫、低血糖等病史。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的肌肉容积、肌张力、肌力分级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共济失调和不自主运动。3)辅助检查评估CT 检查、MRI 检查可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情况;肌电图可了解脊髓前角细胞、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的异常。4)社会心理评估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等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继而出现烦躁、自卑等消极悲观的心理反应。五、运动障碍的护理(1)躯体活动障碍:与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瘫痪有关。(2)潜在并发症包括压疮、感染、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4.护理诊断五、运动障碍的护理5.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护士应将日常用品和呼叫器置于患者
20、健侧手可及处,方便随时取用;协助患者洗漱、进食。2)安全护理患者床周应有护栏,防止其坠床;走廊、厕所要装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3)病情观察护士应监测患者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平面是否上升,观察患者的皮肤有无破损,警惕并发症的发生。五、运动障碍的护理运动障碍患者的对症护理主要是康复训练。急性期病情稳定后,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订康复训练计划,促使患者及早做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4)对症护理(1)康复训练的原则: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床上运动与床下运动相结合;肢体功能与其他功能锻炼相结合;实效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合理适度、循序渐进,活
21、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必要时,护士可指导患者进行理疗、针灸、按摩等辅助治疗。五、运动障碍的护理床上训练(2)康复训练的内容。手的精细动作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五、运动障碍的护理使用轮椅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五、运动障碍的护理(3)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开始做被动运动时应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以免增加患者痛苦而使其拒绝训练。如一侧肢体有自主运动,则可用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练习坐起、翻身及患肢运动。护士要注意保护患者,床边应有保护设施,防止患者碰伤、坠床,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对有皮肤感觉障碍者,应防止其被烫伤和冻伤。除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外,患者还应进行精神、其他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职业能力
22、恢复的全面训练。五、运动障碍的护理5)心理护理 护士应关心、尊重患者,多与患者讨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抑郁、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使其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护士应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强、自尊的心态;为患者列举恢复好的病例,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五、运动障碍的护理PART 02第二节周围神经疾病 患者,男,24 岁,感冒2 周后出现双下肢近端无力,大小便正常。护理体检:T 36.8,P 75 次/min,R 16 次/min,BP 120/70 mmHg,心律齐,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上肢肌力级,双下肢肌力级,四肢腱反射消失,手套、袜子样痛觉减退,双侧腓肠肌
23、压痛阳性。考虑临床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问题1.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2.为确诊,该患者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3.针对该患者出现的症状,护士应如何进行护理?案例引导1.疾病相关知识1)病因及发病机制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周围神经学说认为,引起三叉神经痛的病变位于半月神经节到脑桥间,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2)临床表现三叉神经痛多见于成人及老年人,40 岁以上的患者占70%80%,女性多于男性。3)辅助检查患者的周围血象、脑脊液检查等无明显改变。必要时可进行脑桥臂或颅底摄片、鼻咽部活检等,以协助检查病因。一、三叉神经痛(1)药物治疗(2)射频热凝治疗(3)封闭治疗(4)手术治疗4
24、)治疗要点一、三叉神经痛(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起病原因,有无脑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及多发性硬化等。2.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1)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疼痛的诱因、发生急缓、持续时间、部位、有无扳机点或触发点等。一、三叉神经痛(3)辅助检查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的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是否出现上述异常。(4)社会心理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是否因长期反复疼痛或行动不便等而出现恐惧、抑郁或焦虑心理,有无潜在的依赖止痛药的心理,患者家属及周围的人是否理解和支持患者。疼痛,与三叉神经损害有关,与焦虑与疾病造成的疼痛不安有关。2)护理诊断一、三叉神经痛(1)一般护理:护士
25、应指导患者有规律地生活,保证充分的休息;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日常活动,以减轻疼痛和消除紧张情绪。(2)环境与饮食护理:护士应保持病室内光线柔和,周围环境安静、安全,避免患者因周围环境刺激产生焦虑而加重疼痛。(3)病情观察: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及诱因等。(4)用药护理:护士要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止痛药,注意观察其有无药物不良反应。(5)心理护理:护士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应怀有同情心地去关心、理解和体谅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解释疾病的过程、治疗及预后等。3)护理措施一、三叉神经痛1.疾病相关知识1)病因及发病机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护理 第八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