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机制精品文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机制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机制精品文稿.ppt(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机制第1页,本讲稿共12页 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彼得彼得 德鲁克德鲁克 第2页,本讲稿共12页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1、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可以用正式的语言、符号、数字、形象等明确表达,如语言称述、数学公式、说明书、文档等等,可以通过符号系统正式而方便地在个体和组织之间转移和扩散。2、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很难用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它是隐含于个人经历的专属知识,并包含着无形的因素,如个人的信念、观点和价值体系。很难或不能以符号系统直接在个人和组织之间转移和扩散,它
2、涉及到知识转移的情景条件和文化等因素。第3页,本讲稿共12页 二、隐含知识的特性二、隐含知识的特性 1、迈克尔 波兰尼的研究。波兰尼认为,隐含知识是个人的、由情景限定的,很难正式表达和交流。因此,我们所知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要多。2、哈耶克注意到了这种知识同个人和情景相关的隐含。哈耶克指出,“知识必须被看成与个人和人文因素相关”,并且这种知识构成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优势,“这些不可能被称为科学知识,即特定时间和地点环境下的知识。考虑这个因素,实际上每个人都比其他人具有某些优势,因为他具有独特的信息”。第4页,本讲稿共12页3、科学的客观性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科学的客观性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我们的大
3、部分知识是我们自己在与这个世界打交道时目的明确的努力结果。或者更进一步地讲,知识就是动态的活动过程,知识的力量不是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的描述,而是表现为一定情景下的有意义的活动,因为知识会导致行为的改变和产生行动。4、隐含知识包括认知和技术的要素。、隐含知识包括认知和技术的要素。认知要素以我们内禀的“意念模型”为中心。这些意念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导原则,它们深藏于人的意识中,以致于使人认为它是固定的。而隐含知识的技术要素包括具体的诀窍、手艺、技巧以及来源于实际的经验。第5页,本讲稿共12页 三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扩散 转移和扩散知识的难度取决于知识的类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转移 扩散 机制 精品 文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