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A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A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A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A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第一单元 检测A卷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之以饥馑因其固然 B.独何与吾与点也 C.千乘之国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D.以吾一日长乎尔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俯足以畜妻子至于兄弟 B.古之学者必有师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C.所见无非牛者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为之踌躇满志然后知轻重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中的“乘”指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2、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B.古代军队的编制有师有旅,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C.庠序,中国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 D.“冠者五六人”中的“冠者”指的是成年男子。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二、现代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馅饼记俗 在北方,馅饼是一种家常小吃。那年我从南方初到北方,是馅饼留给我关于北方最初的印象。腊月凝冰,凛冽的风无孔不入,夜间在街边行走,不免惶乱。恰好路旁一家小馆,灯火依稀,掀开沉重的棉布帘,扑面而来的是冒着烟的一股热气。但见平底锅里
3、满是热腾腾的冒着油星的馅饼。牛肉大葱,韭菜鸡蛋,皮薄多汁,厚如门钉。外面是天寒地冻,屋里却是春风暖意。刚出锅的馅饼几乎飞溅着油星被端上小桌,就着吃的,可能是一碗炒肝或是一小碗二锅头,呼噜呼噜地几口下去,满身冒汗,寒意顿消,一身暖洋洋。这经历,是我在南方所不曾有的平易,寻常,有点儿粗放,却展示着一种随意和散淡,充盈着人情味。 我在京城定居数十年,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慢慢地适应了北方的饮食习惯。北京人津津乐道的那些名小吃,灌肠、炒肝、卤煮、大烧饼以及茄丁打卤面,乃至砂锅居的招牌菜砂锅白肉,等等,总带着一股大大咧咧的“做派”。至于许多人引为“经典”的艾窝窝、驴打滚等,也无不带着胡同深处的民间土气。在北方
4、市井,吃食是和劳作后的恢复体能相关的,几乎与所谓的优雅无关。我这里说到的馅饼,是京城引车卖浆者流的日常,是一道充满世俗情调的民间风景。 开头我说了馅饼给我热腾腾的民间暖意,是寒冷的北方留给我的美好记忆。记得也是好久以前,一位来自天津的朋友来看我,我俩一时高兴,决心从北大骑车去十三陵,午后出发,来到昌平城,天黑下来,找不到路,又累又饿,也是路边的一家馅饼店“救”了我们。类似的记忆还有卤煮。那年在天桥看演出,也是夜晚,从西郊乘有轨电车赶到剧场,还早,肚子饿了,昏黄的电石灯下,厚达一尺有余的墩板,摊主从冒着热气的汤锅里捞出大肠和肺头,咔嚓几刀下去,加汤汁,垫底的是几块浸润的火烧。寒风中囫囵吞下,那飘
5、忽的火苗,那冒着热气的汤碗,竟有一种难言的温暖。 时过境迁,京城一天天地变高变大,变得越来越时尚了。它甚至让初到的美国人惊呼:这不就是纽约吗?北京周边不断“摊大饼”,连我这样的老北京也找不到北了。别说是我馋的想吃一盘北京地道的焦熘肉片无处可寻,就连当年夜间路边摊子上冒着油星的馅饼,也是茫然不见! 前些年牛汉先生住进了小汤山的太阳城公寓,朋友们去拜望他。老爷子请大家到老年食堂用餐,点的是城里难得一见的馅饼。馅饼端上桌时,大家都齐声叫好。在如今的北京,这道普通的小吃已是罕见之物,众人不免有如对故人之感。再则,这里的馅饼的确做得好。五花肉馅,肥瘦适当;大葱粗如萝卜,来自山东寿光;大馅薄皮,外焦里润,
6、足有近寸厚度。牛汉先生的饭局,只是简单的几样菜,主食就是一盘刚出锅的馅饼,外加一道北京传统的酸辣汤,均是价廉物美之物。 这里的馅饼引诱了我们,我们有点沉迷。我带领几位博士生开始频繁地光顾。更多的时候不是为看老诗人,而是专访这里的馅饼。久而久之,到太阳城吃馅饼成了一种不定期的师生聚会缘由,我们谑称之为“太阳城馅饼会”。 面对着京城里的滔滔红尘,遍地风雅,人们的餐桌从胡同深处纷纷转移到摩天高楼,转移的结果是北京原先的风味顿然消失在时尚之中。那些豪华的食肆,标榜的是什么“满汉全席”“红楼宴”“三国宴”。商家们竞相出招,一会儿是香辣蟹,一会儿是红焖羊肉,变着花样招引食客。中关村一带白领们的味蕾,被这些
7、追逐时髦的商家弄坏了,他们逐渐远离了来自乡土的本色吃食。面对如此世风,我们突发奇想,决定把事情做大举行定期的“馅饼大赛”以正“颓风”! 当然,大赛的参与者都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圈子中人,他们大都与北大或中关村有关,属于学界中人,教授或者博士等,亦即大体属于“中关村白领”阶层的人。大赛是一件盛事,女士们此日都是盛装出席,一人一件长款旗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男士为了参赛,也都敬畏规矩,嗜酒者不敢再沾点滴。 一年一场的赛事,接连举行了七八届,声名远播,闻风报名者不乏北大前校长之类的学界俊彦。燕园、中关村一带,大学及研究院所林立,也是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端处所,好奇者未免疑惑,如此大雅之
8、地,怎容得俗人俗事这般撒野!为了“正风俗,知得失”,为了让味觉回到民间,这岂非大雅之举? 写作此文,胸间不时浮现论语侍坐章的情景,忆及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不觉神往。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学人志趣心事,有事关天下兴亡的,也有这样浪漫潇洒的,他的赞辞建立于人生的彻悟中,是深不可究的。写成此文,沉吟甚久,篇名拟为“馅饼记雅”,询之“杂家”高远东。远东不假思索,决然曰:还是“俗”好,更切本意。文遂成。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着馅饼吃的食物通常是炒肝、二锅头、酸辣汤等,表明了馅饼平民化的“身份”。 B.初到北方时和旅途劳累中的两次“吃馅饼”
9、的经历都给作者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 C.京城越来越时尚,商家在菜品上花样频出,一些人逐渐远离了来自乡土的本色吃食。 D.“馅饼大赛”声名远播,报名者络绎不绝,已实现“让味觉回到民间”的目标。 2.文章第段作者忆及孔子对曾皙之志的赞叹,认为“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 请将论语侍坐章中的曾皙之志补充完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咏而归。 作者说“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请具体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作者一开始为什么把本文拟名为“馅饼记雅”?后来又为什么听从建议改为“馅饼记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惠王曰:“寡
10、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
11、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梃:木棒。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天子和各国承认其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魏国自称晋国。耨:锄草。 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B.“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D
12、.“仁”是中国古代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2.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再三战败
13、,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的结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四、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 为于耆旧内,试觅
14、姓庞人。 【注】把:握,执。岘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国、秦国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 2.
15、鸿门宴中樊哙用“_,_”来说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便会“_,_”。 六、语言表达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A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下册 第一 单元 检测 试题 参考答案 解析 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83879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