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呼吸系统常见病.ppt





《医学专题一呼吸系统常见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呼吸系统常见病.ppt(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h(h(h(h x x x x x t x t x t x t nnnn)常见疾常见疾病病中国人民大学医院(yyun)呼吸内科牛红丽第一页,共八十七页。解剖(jipu)(jipu)结构l呼吸系统起始于鼻腔(bqing)和口腔,经气道延伸至肺,完成组织与大气之间的氧和二氧化碳交换。肺脏占呼吸系统的绝大部分,有如粉红色的海绵一样,充满整个胸腔。由于左侧胸腔的一部分为心脏所占据,故左肺较右肺体积相对较小。每侧肺脏又分为多叶,右肺3叶,左肺2叶。空气需经过鼻腔、口腔、咽、喉等方能进入呼吸系统。喉的开口处为一较小的肌肉瓣所覆盖,称为会厌。当进食吞咽时,会厌关闭,以防止食物误吸入气道
2、。l2第二页,共八十七页。3第三页,共八十七页。4第四页,共八十七页。呼吸系统(h x x tn)(h x x tn)的功能 l将氧气吸入肺脏,并转送到血液中,以及排出(pi ch)二氧化碳。呼吸的调节:通常情况下,呼吸为自发性的,由脑干的呼吸中枢所控制。成人呼吸频率平均约为15次/分。由于肺脏本身并无肌肉,呼吸活动的完成主要依靠膈肌,部分依靠肋间肌。当用力呼吸时,尚需颈部、胸壁和腹部的其他肌肉参与收缩5第五页,共八十七页。6第六页,共八十七页。7概述(i sh)l 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zhyo)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第四位(13
3、.1%),在农村占第三位(16.4%)。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人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肺结核发病率虽有所控制,但近年又有增高趋势。从2002年底SARS疫情,由于多发生于中青年,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目前禽流感病死率超过60。而禽流感病毒侵人体内主要的靶器官也是肺。这正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仍是很大的,其防治任务艰巨。第七页,共八十七页。8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呼吸系统疾病(jbng)的主要相关因素的主要相关因素l大气污染和吸烟大气污染和
4、吸烟l流行病学调查(dio ch)证实,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与空气污染、吸烟密切相关,当空气中降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明显增多,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肺癌发病率高4-10倍(重度吸烟者可高2O倍)。据2002年统计,我国成年人吸烟率约为35.8%(男性660),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按目前吸烟现状发展下去,到2025年,世界上每年因吸烟致死者将达到1000万人,为目前的3倍,我国将占200万人。l吸入性变应原增加吸入性变应原增加l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l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
5、部分。我国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二,有肺结核患者500万,其中具传染性150万人,而感染耐多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可达17以上。第八页,共八十七页。9吸烟(x yn)(x yn)l1994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吸烟是世界上引起死亡的最大“瘟疫”,经调查(dio ch)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近半个世纪内,吸烟吞噬生灵6千万,其中2/3是45岁至此65岁,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早死20年。如按目前吸烟情况继续下去,到2025年,世界每年因吸烟致死将达成1000人,为目前死亡率的倍,其中我国占200万人。现在我国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青年人吸烟明显增多,未来的确20年中,因吸烟而死亡者将会急剧增多
6、。第九页,共八十七页。10【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jbng)的诊断的诊断】l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常为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力求作出病因、解剖、病理和功能的诊断。l(一)病史(一)病史l了解与肺部传染性疾病患者(hunzh)(如SARS、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史,对诊断十分重要。了解对肺部有毒物质的职业和个人史,如接触各种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发霉的干草,吸人粉尘、花粉或进食某些食物时出现喷嚏、胸闷。第十页,共八十七页。11l(二)症状(二)症状l呼吸系统的咳嗽、咳痰、咯血、气急(促)、喘鸣和胸痛(xin tn)等症状在不同的肺部疾病中常有
7、不伺的特点。l1咳嗽 急性发作的刺激性干咳伴有发热、声嘶常为急性喉、气管和支气管炎。常年咳嗽,秋冬季加重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咳嗽伴胸痛,可能是肺炎。发作性干咳(尤其在夜间规律发作),可能是咳嗽型哮喘,。l2咳痰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性感染,肺水肿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l3咯血 痰中经常带血是肺结核、肺癌的常见症状。咯鲜血(特别是24小时达300ml以上),多见于支气管扩张,也可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一页,共八十七页。12l4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可表现在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改变等方面。按快慢分为急性慢性和反
8、复发作性。急性气促伴胸痛常提示肺炎、气胸和胸腔积液。肺血栓栓塞症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xiochun)发作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且伴有哮鸣音,缓解时可消失,下次发作时又复出现此外。l5胸痛 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血栓栓塞症、肺脓肿等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方发生胸痛。胸痛伴高热,考虑肺炎。胸膜炎常在胸廓活动较大的双(单)侧下胸痛,与咳嗽、深吸气有关。自发性气胸可在剧咳或屏气时突然发生剧痛。亦应注意与非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如心绞痛、纵隔、食管、膈和腹腔疾患所致的胸痛。第十二页,共八十七页。13(三)体征(三)体征l由于病变的性质、范围不同,胸部疾病的
9、体征可完全正常或出现明显(mngxin)异常。第十三页,共八十七页。14(四)实验室和其他(四)实验室和其他(qt)检查检查l1血液检查 呼吸系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加,2抗原皮肤试验 哮喘的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变应体质的确定和相应抗原的脱敏治疗。对结核或真菌(zhnjn)呈阳性的皮肤反应仅说明已受感染,并不能肯定患病。l3痰液检查 l4胸腔积液(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 常规胸液检查可明确渗出性或是漏出性胸液。l5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透视配合正侧位胸片,可发现被心、纵隔等掩盖的病变,并能观察膈、心血管活动情况。第十四页,共八十七页。15l6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已被纤维支气管镜(
10、纤支镜)所替代,l7放射性核素扫描 l8肺活体组织检查 经纤支镜作病灶活检,l9超声检查 作胸腔积液及肺外周肿物(zhn w)的定位,l10呼吸功能测定 通过其测定可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及程度。对某些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第十五页,共八十七页。16呼吸系统(h x x tn)(h x x tn)各类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Kartagener综合征、Me ig综合征、Wegener综合征、不动纤毛综合征、鼻窦支气管综合征、通气过度综 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Marfan综合征、咳嗽(k su)晕厥综合征、干燥
11、综合征 第十六页,共八十七页。17 肺科疾病(jbng)各论 l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l 慢性(mn xng)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l 支气管扩张 l 肺炎 肺结核 l肺动脉高压 l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l肺间质性疾病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l 胸膜炎 自发性气胸 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1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qgun)-支气管炎 l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
12、常病情(bngqng)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第十八页,共八十七页。19l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l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xidi),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第十九页,共八十七页。20病因和发病病因和发病(f bng)机制机制 急性上感约有70
13、-8O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另有2O-30 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zhhu)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第二十页,共八十七页。21临床常见(chn jin)类型(一)普通感冒(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l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
14、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qn shu)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豁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二)急性(二)急性(jxng)(jxng)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l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
15、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jing hu)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22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三)急性(三)急性(jxng)(jxng)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四)急性咽结膜炎(四)急性咽结膜炎l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y zhu)。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愕、愕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疤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l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
16、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23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五)急性(五)急性(jxng)(jxng)咽扁桃体炎咽扁桃体炎l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 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chngxu),扁桃体肿大、充血(chngxu),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领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24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七页。25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jinch)l(一)血液检查(一)血液检查l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l(二
17、)病原学检查(二)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l【并发症并发症】l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yn yn)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七页。26诊断诊断(zhndun)与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zhndun)l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但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jinbi)。l(一)过敏性鼻炎(一)过敏性鼻炎l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
18、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七页。l(二)流行性感冒(二)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bngd)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bngd)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bngd)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近来已有快速血清PCR方法检
19、查病毒,可供鉴别。27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七页。28l(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l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l(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l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byo)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七页。29治疗治疗(zhlio)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处理(chl)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
20、继发细菌感染。l(一)对症治疗(一)对症治疗l对有急性咳嗽、鼻后滴漏和咽干的患者应给予伪麻黄碱治疗以减轻鼻部充血,亦可局部滴鼻应用。必要时适当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l(二)抗菌药物治疗(二)抗菌药物治疗l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七页。30l(三)抗病毒药物治疗(三)抗病毒药物治疗l由于目前有滥用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所以如无发热(f r),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2 天一般无需应用。l(四)中药治疗(四)中药治疗l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第三十页,共八十七页。31预防预防(yfng)重在预防,隔离传染源有助于避免传染。加强锻炼、增
21、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zh y)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人。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七页。32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gnmo)l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kngq)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季,而南方多在冬夏两季,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生
22、命安全。l【病原体病原体】l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为RNA 病毒。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流感大流行时无明显季节性,散发流行以冬春季较多。患者以小儿与青年较多见。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七页。33l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和病理(bngl)l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病毒颗粒人-人传播。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潜伏期1-3天。有明显的流行和暴发。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鼻咽部症状较轻。可有食欲减退,胃肠型者伴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l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l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
23、相对增加。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七页。34治疗治疗(zhlio)l l1隔离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l2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hun ji)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l3抗病毒治疗 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l4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七页。35l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l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
24、毒抗原阳性。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1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快速血清病毒PC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l治疗治疗l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要点包括:l1隔离(gl)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gl)。l2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七页。36 急性(jxng)气管-支气管炎 l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生物、物理(wl)、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l病原体与上
25、呼吸道感染类似。l此外,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的吸人,均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七页。3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一)症状(一)症状 起病较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mn xng)支气管炎。伴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l(二)体征(二)体征 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也可以在两肺听到散在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七页。实验室和其他辅助实验室和其他辅助(f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呼吸系统 常见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