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12课《台阶》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台阶》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课堂实录(课前播放背景音乐父亲)师:同学们,你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谁说一说?生:是我发热的时候,送我去医院挂了三天水,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觉好些了吗”。生:就是有一天妈妈不在家,他为我烧泡饭,忘了开小火,弄得煤气灶上都是米糊水渍。师:嗯,说得不错。还有谁说说,你来。生:我好像没有什么印象深的。师:那你呢?生:我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记忆。师:看来对父亲有较深记忆的不算多,正所谓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含蓄的、坚忍的,如果我们不用心体会就会常常把它忽略。父亲默默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是家庭的脊梁骨,经年累月的辛苦压弯了他的腰板今天,我们来认识一
2、位新中国的农村父亲形象,他就是李森祥的小说台阶里的“父亲”。师:台阶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阅读时,一要标好段落序号,勾画生字词;二要用简洁的话概括全文内容。(学生自由阅读,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5分钟后)师:出示PPT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如:凹凼、尴尬、烦躁、嵌着、黏性、胯骨、门槛、磕烟灰。谁来读一遍。(一生读,有的同学略作记录)师:还碰到什么生字词了吗?生:(齐声)没有了。师:那好,那谁能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呢?(学生埋下目光,似不能或不敢说)师:那我们还是先借助几个小问题,理一理文章层次,看看从中能不能获得点什么启发吧。师: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3、(起因)生:因为台阶低,地位就低。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的?生:从第8节“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看出的。师:说得好。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高低啊!大家把这句话读一下,再划下来。(生边读边划)父亲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在乡邻们眼里也是这样吗?生:也是这样的。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在第9节看到的。师:真不错。你读一下。(生读)然而父亲不甘于低人一等,于是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为了造屋和新台阶又付出了哪些艰辛呢?请用“一个动词+一个名词”的形式说一说,尽量用原文中的。(经过)生:捡砖瓦、塞角票、种田、砍柴、捡屋基卵石、编草鞋。生:还有踏黄泥、抬石板。师:嗯,大家说,他们说得准确不准
4、确?生:准确。生:老师,我觉得用“托石板”更好。师:为什么呢?生:第22节写道“我亲眼看到父亲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这里用的就是“托”,而且“托”更能表现父亲老了,也表现出了我的伤感之情。师:单就这个“托”在句子里和上下文中的表现力来讲,你说得很好。可抬也没有错,父亲是先托后抬,这一节最后一句可以看得出。师:在父亲的努力下,九级新台阶终于造好了,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呢?(结果)生:不自在。生:尴尬。生:不习惯。生:失去兴趣,若有所失。师:你们说得都对,可是不应该是这样啊,同学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再次浏览第27-32节,好好想一想其中的原因。(生自由朗读思考后)师:你来说说。生:我
5、觉得是父亲感慨自己衰老而产生的心理。生:我觉得是父亲的谦卑心理造成他的“不自在”。师:是的,这种谦卑是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特有的一种东西,它的本质是“善良”。师:好了,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全文内容。生: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攒钱攒物,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台阶造成了,父亲却不习惯、不自在,人老了,身体也垮了。师:概括得很好。(出示PPT)(过渡)师:刚才我们共同梳理了一下小说的情节结构,那么文中的父亲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大家从父亲的愿望、行动、心理等角度,联系课文来挖掘。以“父
6、亲是一个 的人”为内容说一句话(如勤劳要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等)。生:父亲是一个勤劳、淳朴的人。他老实厚道,勤勤恳恳,有对生活更高的期盼和追求,用为此攒钱攒物,不怕千辛万苦。生:父亲是一个谦卑、和善的人。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一次比一次坐得低,最后干脆坐到门槛上去。师:说得很不错,有结论有依据。(出示PPT)师:文章对父亲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成功,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大家读一读课文第13节,看看这一节比较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生:我觉得是对目光的神态描写。生:细节描写。神态写得很细。摇晃的树枝、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就是细节,表现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羡慕。师:你能模拟一下
7、吗?(生模拟父亲嘴衔旱烟和专注的目光,其他学生笑)师:对,是“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细节描写在暗示社会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举一个例子:仓库管理员关上门,然后又推了推。“关”只是一个普通的动作,而“推”表现了管理员细心、负责的态度,所以抓住这样的细节就能很好的了解人物特点和情感。师:要想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特点和情感,还要明确这处细节描写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结合上下文语境)比如
8、,从上文第9节“父亲一心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这个语境可见,“摇晃的树枝、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等细节,表现父亲对筑一个高台阶的向往和羡慕。师:请同学们从文中再找几处细节描写,要求:在文中用红笔划出来,把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情感的细节圈出来,用心读一读,再进行旁批、品析。(独立思考2人小组交流推荐发言展示)生:第22节,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表现父亲倔强,不服老。生:第19节,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表现父亲劳动时的艰辛和忘我。
9、生:第21节,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表现父亲的自卑和窘态,生:第30节,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表现了父亲的失落和沮丧。师:同学们找得很准,其实文中还有一些。(出示PPT)如第27、28节师: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竟能如此传神、生动,我们在作文中也要好好借鉴。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台阶是父亲的 ”为主题,来谈谈你对父亲形象的理解。(如:台阶是父亲的追求,台阶是父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