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跳读课文,找到本文的文眼。2.通过寻章摘句的方式,品味文中的人美、情谊美、景美、习俗美。3.深入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体悟作者在本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在小说中寄托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难点:学会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掌握正确的读品结合的阅读方法;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童年是一条七色的彩虹,引着我们走向梦的故乡;童年是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伴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徜徉;童年像一瓶醇香的酒,将我们纯真的往事珍藏愈醇愈香;童年又像一枚小小的铃铛,永在我们记忆深处放声歌唱 童年的依依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
2、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第三课时,共同走进鲁迅小说中所描绘的美好童年。二、 教学过程文体知识回顾: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学习文章结构之美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合作交流】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看社戏前的波折;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略写的是。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
3、戏关系不大的事略写。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尤其是写记叙文,也要多多学习名家这种叙事安排结构上详略得当之美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2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合作交流】线索:看社戏。(1)( 19 ) :平桥乐土,盼望社戏(2)(1021):月下行船,船头看戏(3)(2240):看戏归来,偷豆余波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动,体现了内容的内在联系,它将一切事物结合为一体。线索很重要,但并非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线索,线索可以是以时间,地点,物品,事件发展,人物或者是情感的变化,有时还会出现双线索,一明一暗,但只有那些能
4、够反映各种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具体事物,反映文章主题思想的情感,才能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所以,在文章中运用线索,贯穿全文,能够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3.第5段中写“我”看社戏前,遇到了哪些波折?写这些波折有何作用?波折的作用:使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文意跌宕 。写文章叙事要尝试运用一波三折的方法,让人物的心情反复变化,但这些波折最后又指向同一个主题。以生活为基础做到顺其自然,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的感觉,这样的文章才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欲罢不能。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赏析环境描写,品味文章语言之美 1. 第11、12段从哪些
5、感官写景?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课文第11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课文第12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写法分析】这段写景的文字十分精彩,作者从色彩、气味方面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勾画出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色彩方面,写了远山的“淡黑”;气味方面,写了豆麦和河底水草发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