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1、夯实文言基础2、读通文意,了解作者相关【教学重点】1、夯实文言基础【教学难点】1、读通文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夯实文言基础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1)不为(wi)苟得也(2)为(wi)宫室之美为(wi)之(3)使人之所恶(w)莫甚于死者(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1)通假字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辟”通“避”,躲避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得”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吗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2)一词多义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吗”。蹴尔而与之:给予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乡为身死而不受:表顺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在句首,连接句子,那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为:故不为苟得也:wi,动词,做。为宫室之美:wi,介词,为了、对,向。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由是:由是感激:因此。由是则生:采用这些手段。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苟: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人皆有之:代词。 宫室之美:的。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3、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得: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3.古今异义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是古:这 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 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 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4.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
4、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5.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交流点拨】(1)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4)这
5、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6.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7.作业1背诵重要字词,句式,句意。第二课时1.朗读指导。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2.读通文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
6、或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3.了解作者孟子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孟子把气节也十分看重,“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这种嗟来之食,孟子应该是不屑一顾的。嗟来之食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美味“鱼”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
7、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钟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g),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4.作业思考1.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大意。【交流点拨】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思考2.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先举正面事例,再举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