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5课《黄河颂》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黄河颂》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二、导学基础知识(一) 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一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二) 写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
2、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从而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作为时代的歌手,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三、导读理解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诗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概: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黄河的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诗人借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
3、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激励了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颂黄河”部分为三个层次: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明确: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的理解,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
4、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4.品味语言(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想想看,“劈”字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分字?明确:“劈”字雄健有力,表现了黄河气吞山河,奔流而下的气势。而“分”字则没有力量,故不能换。(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你认为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好吗?明确: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黄河孕育华夏文明的赞颂之情。(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你怎样看待作者在文章最后反复吟咏这句话的意图?明确:反复吟咏,有强调的意味。充分表达
5、出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也表达出必胜的信心。自我检测1.下列对黄河颂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并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C.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长句为主,兼以短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D.诗中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热情歌颂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好地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2.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