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静的诗境2、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3、 走近王维,感知田园,领悟田园。4、了解诗中的生活方式与其美妙之处。重点难点赏析诗歌教学内容一、 导入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二、讲解(一)、竹里馆1、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他的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有王右丞集传世.2、老师范读,注意声调、字形、停顿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
2、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啸(xi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对应。 3、学生尝试翻译4、老师点明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5、诗中意象:“幽篁”、“深林”、“明月”。有什么特点、作用?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