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 讲义-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摩擦力 讲义-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力 讲义-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 3&2 摩擦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2.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及计算摩擦力的大小;4.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回顾】1. 力:三要素、力的图示2. 重力:表示式 3. 弹力:弹力方向4.胡克定律5.上节作业讲评提问旧知作业讲评思考巩固笔记要点订正错误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汽车的轮胎和鞋子的底部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鱼类身体表面分泌的粘液对自身有什么作用?【新授】一
2、、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不光滑),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相互挤压; (3)两物体间又能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总结:两个接触面粗糙的物体间有弹力并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作用: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4.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5.分类: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2.产生
3、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相互挤压;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探究 f 大小的因素: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方法:控制变量法 引导思考提问引入主题要点讲解板书重点讲解思考讨论回答阅读P60记录笔记记录笔记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结论:(1)其他条件不变时,接触面上的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且随正压力成正比关系增大。 (2)其他条件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无关。 (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压力(不能说成重力)成正比fFN 是比例常数,没有单位,叫动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