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表观遗传现象”教学准备--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素材:“表观遗传现象”教学准备--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表观遗传现象”教学准备--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观遗传现象”教学准备“表观遗传”是近年来遗传学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并被纳入新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由于其机制复杂,且大部分教师无此“前概念”,如何在教学准备中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文本尤其重要。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以下称“教材”)必修2第4章第2节中“表观遗传现象”为例,对教学准备作借鉴性讨论。1. 研究“标准”,确立教学目标的“制高点”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表观遗传现象在“标准”中是次位概念,呈现的条目为“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其隶属于重要概念“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上
2、述两个概念又被统摄于大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之下。在实际教学中,大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确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从不同的维度指向大概念,是大概念教学的“必由之路”;故研究“标准”中不同层次概念间的关系,对确立“节”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标准”中对所有的次位概念前面都冠以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比如对“表观遗传现象”冠以“概述”二字,这种命题式的描述,能准确描述教学深度和理解水平,防止不必要的“拔高”或“降低”,为设定“节”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务必要研读“标准”,熟知并理解各个行为动词的内涵,并知晓“节”内容属于认知水平的何种层次。
3、2.分析教材,锚定表观遗传知识的“链接点” 教材中,表观遗传隶属于“基因的表达”范畴,是在学习基因表达后呈现的内容。这样的编排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基因与基因、基因与性状、基因与环境间的复杂关系,故要理解表观遗传现象,首先要理解“中心法则”。细胞中有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表观遗传的研究范畴。因此,涉及中心法则中转录和翻译的调控问题,就是“表观遗传”知识的“链接点”。找到这一“链接点”,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摒弃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死记硬背,理解知识的一脉相承,建立完善中心法则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可从学生已掌握的中心法则入手,通过相关图示,说明DNA的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等均会影响DNA转录成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