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勾股定理章末综合练习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7章勾股定理章末综合练习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章勾股定理章末综合练习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章 勾股定理 章末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够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5,7 B 5,7,9 C 3,2,13 D 2,2,23 2. 如果 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 2a,2b,2c 为边长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3. 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点 A 处,则点 A 表示的数是 A112B1.4C3D24. 如图,在 RtABC 中,C=90,AD 平分 BAC,若 AC=6,BC=8,则 C
2、D 的长为 A 2 B 3 C 4 D 5 5. 若 ABC 三边分别是 a,b,c,且满足 bca2+b2=bc2c3,则 ABC 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6. 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 8m 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 2m,则旗杆的高度(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 A12mB13mC16mD17m7. 1876 年,美国总统Garfield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证明了勾股定理若图中 AB=a,CD=b,AD=42,则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AE=4 B a2+b2=16 C S
3、ADE=16 D A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8. 如图,在 ABC 中,C=90,M 是 BC 边上一点,过点 M 作 MNAB 交 AC 于点 N,P 是 MN 的中点,当 AP 平分 BAC 时,MC=26,NC=2,则 AC 的长为 A 2 B 6 C 2+7 D 6+7 9. 如图,RtABC 中,ACB=90,AC=3,BC=4,将边 AC 沿 CE 翻折,使点 A 落在 AB 上的点 D 处;再将边 BC 沿 CF 翻折,使点 B 落在 CD 的延长线上的点 B 处,两条折痕与斜边 AB 分别交于点 E 、 F,则线段 BF 的长为 A35B45C23D3210. 正方形 ABCD
4、的边长为 1,其面积记为 S1,以 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记为 S2, 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 S2022 的值为 A 122022 B 122021 C 222022 D 222021 二、填空题11. 如图,AB=5,AC=3,BC 边上的中线 AD=2,则 ABC 的面积为 12. 已知 CD 是 ABC 的边 AB 上的高,若 CD=3,AD=1,AB=2AC,则 BC 的长为 13.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沿 AC 折起,重叠部分为 ACE,若 AB=6,BC=4,则重叠部分 ACE 的面积为 14. 如图,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数学精品资料 中考数学精品专题 初中数学专题讲义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学案 初中数学试卷 中考数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