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练习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11993年出土的唐虞之道竹简,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物,文章赞颂“禅而不传”的“唐虞之道”,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其仁、义、孝、悌的品德,主张“爱亲尊贤”。据此可知,唐虞之道A深受“三纲五常”影响B适应了后世统治者需求C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D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2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同时又主张“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这体现了A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B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C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D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3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
2、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这有利于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佛、道思想的吸收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传统儒学的发展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首、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传统美德B核心思想C人文精神D教育理念5下面是关于先秦时期的一些记载。据此可知()记载来源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尚书康诰毋(诸侯)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史记殷本纪A先秦统治
3、者提倡仁政思想B神学的政治影响力减弱C华夏观念得到了一定认同D早期的民本思想已萌发6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7下图是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左、中、右三款分别受到希腊古典文化、俄国芭蕾舞、中华文化的影响。这类服饰是()A西方文化侵略的反映B欧洲文明衰败的结果C古典主义盛行的表现D文化国际交流的产物8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
4、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9中国现存的四大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按照建造年代依次为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大石窟的时空分布可反映出()A佛教传入的路径B佛教不断中国化C中国文化的包容性D民族的交流融合10下表为尚书不同篇章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记载篇章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召诰惟天不畀不
5、明厥德。多士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多方A等级意识逐渐弱化B已有敬天保民观念C强化神权统治思想D阶级矛盾渐趋激化11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12春秋战国时期,夷狄文化在西周贵族中逐渐流传:如鲁襄公由楚归而作楚宫;陈灵公弃衮冕而南冠(楚人之冠)以出;作为禹夏后
6、裔的杞国,因毗邻东夷而杂用夷礼等。孟子曾愤然道: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A民族交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B贵族摈弃了夷夏有别理念C夷狄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D传统宗法理念已经出现崩塌13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技术,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互不相容的。然而,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对公司的忠诚,集体环境内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因素对东亚很多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有相似之处B东亚地区发展主要因素是内部团结一致C日本、新加坡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D亚洲许多国家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
7、助力14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A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D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15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C中华法系对周遍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针对古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明末清初的颜元认为人人都应该积极参加劳动。他把礼、乐、射、御、书
8、、数、兵、农等作为教育内容,既培养出了善于制造器具的学生,也培养出了垦荒种田的能手。在课程实施的方法上,颜元提出与传统“主静”相对立的“主动”“习行”方法。此外,他认为劳动能使人去除邪念、克服懒怠。他进一步明确指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摘编自崔海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及其当代价值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新旧价值观念之间冲撞激烈。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学校劳动教育肃清封建剥削思想,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动员青年一代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党始终
9、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指导方针,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大学、中学与小学的劳动教育同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相互统一。摘编自李欢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颜元对劳动教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汉时产生了中国与西方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物品大交换。原产于中国的桃和杏被丝绸商人带到了西方,梨和桃也传入印度。同时,西方的大量植物也随着商业交流而遍布中国的土地,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四大作物,还有胡麻、胡葱、黄瓜等;印度和罗马的马
10、戏和戏法也从西域传入中国,汉书更是总结了戏法的所有形式。这些异域的文化加上舶来的植物、马匹,共同丰富了汉代的社会,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摘编自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材料二 明清之际,有别干拉丁字母的方块字一方面引起了西欧人的广泛兴趣。另一方面也成为西欧人学习汉语的一大挑战。在欧洲汉语人才稀缺、双方接触受到限制及汉语教材匮乏的情况下,西方学者创造了汉字记忆术、从索引学角度理解汉字、通过推测研究汉字、从部件构形认识汉字等独特方法,还编写了很多汉语教材,如西国记法大中国志中国图说华语官话语法汉语札记通用汉言之法等,由此逐步了解中国,学习和研究悠久的中华文明。与此同时,伴随西方“汉语热”的兴起,中国的政
11、治、经济、文化等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摘编自严靓雯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中国与西方“物品大交换”产生的历史条件,并概括汉代中西交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语引起西方人广泛兴趣的原因及中华文明的西传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18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在琉球王国的传播? 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琉球王国为例: 1372年琉球诸国与明朝通过朝贡册封建立宗藩关系,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 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出于维护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的
12、需要,琉球王国以中国儒家思想的“德治”“家天下”为治国理念,但“家文化”下的宗族观念在琉球社会已经发生变异,如记录家谱时,琉球久米村不严格区分辈分,记录先人事迹时不避讳敢于直言事实,这与怀着对长辈尊敬之情扬善避恶记录先人的中国不同;琉球墓葬礼仪虽沿用中国习俗使用龟甲墓,但墓地规模略小,男女墓地相同,并不体现男尊女卑之差异。清明节祭祀祖先完毕后,会将祭祀贡品吃掉,表示与祖先共进食,而在中国因重视孝道鲜有吃祖先祭品的现象。改编自刘晓飞古代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发展与变异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主流的知识和思想逐渐失去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诊断和疗救能力,也失去了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解释和批判能
13、力的时候,往往出现很奇怪的现象:它一方面被提升为笼罩一切、不容置疑的思想,一方面逐渐沦落为一种无须思考、失去思想的记诵知识,它只是凭借着政治权力和世俗利益,维持着它对知识阶层的吸引力。可是,与此相对照的是,过去作为边缘的佛教、道教,却成为那个时代最活跃、最富于生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过去并不占主流的外来生活方式,也渐渐成为那个时代最新鲜、最奉行的时尚。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二明清换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天崩地坼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学人不断总结明亡的教训,探索天下治乱的根源。他们一反晚明浮夸空谈的学风,强调“实践”“实行”“实功”“实事”,易主观玄想为客观考察,祛空谈而求征实,把学术研究
14、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各个领域,举凡天文、地理、经史、典制、吏治、河漕、兵工、民俗乃至文字、音韵无不精研深究。李治亭清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末清初新思潮萌发的背景。试卷第5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详解】文章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其仁、义、孝、悌的品德,主张“爱亲尊贤”,结合所学儒家思想提倡仁、义、孝、悌,可知唐虞之道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故D正确;西汉董仲舒提出三纲无常,A时间不符合先秦,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唐虞之道符合后世统治者需求,排除B;材料信
15、息无法体现唐虞之道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知命修身及其仁、义、孝、悌的品德”“爱亲尊贤”,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2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王夫之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但同时也主张顺从传统儒家伦理等级秩序,体现了对儒家的批判与继承,故C项正确。A项中“彻底批判”说法有误,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对传统统治秩序的质疑,故B项排除。等级秩序不符合市民阶级的政治诉求,故D项排除。3A【详解】根据“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可得出这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思想争鸣,故A项正确;春秋时期佛教没有传入中国,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84972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