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庶族等级特别森严,广大庶族寒士很难跻身到上流行列,所以很多庶族学子心情郁闷,鲍照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拟行路难,看一看这些庶族寒士的心态。二、介绍作家作品三、朗读并背诵诗歌四、分析诗歌情感、把握诗歌主题。1师问:思考讨论诗人的感情基调?生答:愤懑2师问:为什么诗
2、人的感情基调会是愤懑的呢?(启发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本诗)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1)作者信息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2)写作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
3、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3、师问:那么这首诗歌的主旨应该怎样归纳?生答: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4师问: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生答:运用了比兴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四、总结思考师问:拟行路难与湘夫人有那些相似之处?生答:思想感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或者执着追求理想的感情写作手法:运用比兴五、作业1 背诵诗歌。2 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