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1举例说明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2分析图表,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点)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 1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阅读教材 P8至 P1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并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分类(3)主要影响因素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因素。近现代社会: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4)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时期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特点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表现新兴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引发人口迁移2.人口流动(1)含义: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其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 -(2)主要形式:民工流、外籍劳工。(3)民工流的影响:积极影响增强社会活力消极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教材整理 2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阅读教材 P12至 P1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
3、展水平的差别。2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3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教材整理 3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 P13至 P1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对环境的影响地区迁出地迁入地影响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2)促进了经济发展。(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还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正误判断:(1)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去海南三亚旅游度假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是导致三峡库区许多居民迁移的主要原因。( )(3)近
4、年来,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屋租赁价格一路上涨。( )【提示】 (1) 外出旅游并没有使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因此不属于人口迁移。(2) 三峡水库的修建导致了大量的库区土地的淹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产生了许多移民。(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大中城市,住房供应紧张形势明显,- 3 -导致了房屋租赁价格的一路上涨。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人口的迁移与流动(教师用书独具)合作探讨2018 年 3 月 15 日,为期 40 天的 2018 年春运圆满结束,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 29.7 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历年的春运大潮中,学生流
5、、民工流及探亲流是主要的春运客流。探讨 :庞大的春运客流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吗?为什么?1【提示】 不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因为春运客流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其居住地不会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探讨 :春运客流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提示】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核心点击1 “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1)一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2)二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只有跨越行政
6、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如下图,A、B、C 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 B1到 A1、从 A1到 B2、从 B2到 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 B1到 B2、C1到 C2是在区内移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3)三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成要素。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2比较法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概念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区别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
7、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4 -举例“闯关东” “下南洋” ,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 “民工流”3.正确认识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民工流是我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出现的特殊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1)我国“民工流”的特点、类型及成因项目内容迁移规模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总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主要迁出地四川、湖南、安徽等省区方向 主要迁入地广东、上海、北京等主要方式自发流动为主类型主要目的务工和经
8、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2)我国“民工流”的影响Error!积极影响Error!消极影响体验评价1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 “闯关东” “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导学号:37560012】(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A “闯关东” “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 “下南洋” “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 “走西口” “下南洋”为
9、国内人口迁移D “闯关东” “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3)“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解析】 第(1)题,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中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南亚的迁移,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 “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东南沿海因率先改革开放,经济发
10、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第(3)题,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大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因此该区域必须加快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从而缓解人口压力。【答案】 (1)A (2)B (3)C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教师用书独具)合作探讨2016 年 3 月 17 日,国际移民组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 2015 。数据显示,2015 年全世界有 2.44 亿国际移民和 7.4 亿国内移民;约占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在 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此外还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地理 单元 人口 地理环境 迁移 学案鲁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