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我看“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自信”.docx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我看“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自信”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那么,三种文化自信,具体有哪些内容?中考如何考?我们如何教与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化有三大主题:一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三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这些主题必须是“优秀传统”,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要载体大致可分四类:一是文字类,如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二是故事类,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三是文学类,如古代诗词、 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等;四是非遗类,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戏曲文艺、民间工匠、美食制作等。以刚结束的区质量检测试题为例,我们来看看语文试题的文化味:全卷为任务导向编辑班刊“中华文化之美”,设置了以下活动“卷首语”、“说文解字”、“书法探奇”、“情境表达”、“诗词积累”、“工匠精神”、“大美舞艺”、“散文欣赏”、“家书传情”、“写作后记”,考查了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修改、汉字文化、句子排序、情境对话、诗句记忆、文言积累、信息辨识、材料整合、标题优化、思考建议、散文之形(思、韵、意、美)、摘录批注、人物匠心、写作表达等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考点齐备,却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试题的文化味,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要关注文化类节目,“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实现以文化人。“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经典咏流传”等代表性节目,让文物走近百姓,让经典焕发新的光彩,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值得注意的是,有种文化叫乡土文化,它能让你的表达出彩!它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也就是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考生的作文能写出哪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味呢?一是仪式里的文化传承,如的嫁娶文化(传统婚礼流程、传统婚礼习俗禁忌等等)、的节日文化(南山荔枝节、黄金海岸旅游节、国际旅游文化节、沙井金蚝节)、的饮食文化(著名的食街、传统美食和地方特产)、的方言文化(客家话、围头话、白话、大鹏军话、基围话等)、的建筑文化(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甘坑古镇等)。二是民俗里的生活趣味,如客家凉帽、沙头角渔灯舞、南澳草龙舞、元宵节的“开丁茶”、祈求风调雨顺的大鹏清醮等,展示的本土文化味,给读者独特感和新鲜感,实现考场作文的陌生化与新颖性。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读写融通,知行合一。有意识地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开展乡土文化活动,如学校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福田文化、文化等身边的文化体验,活动中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感受文化内涵,探究文化起源,弘扬文化精神。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相关文化活动,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作文中增加知识含量,写出真实体验,写出文化厚度,更有吸引力。二、革命文化围绕伟大的建党精神,革命文化的内容主题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主要载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有关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活动等方面的作品,阐发革命精神的作品,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等。无论是教,还是学与考,革命文化都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教育宝藏,扎根本土革命史,感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共有七家革命文化主题博物馆:改革开放展览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纪念馆、龙岗区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我们可以走进博物馆做导游,亲身体验革命文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音视频技术,以小组任务形式,进行记录、展示、直播,开发线上课程: 一是人物类,写出独特的个性。如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的七个展厅:红军厅、抗日战争厅、解放战争厅、抗美援朝战争厅、籍老兵及东纵北撤山东厅、将士传记研究厅、领导题词、政府、高等院校授牌荣誉厅。二是事件类,写出故事的波折。如东江纵队史迹展览分为十三部分: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组队抗敌,突围东移;返回敌后,恢复发展;挺进港九,营救精英;艰苦奋战,扭转局面;东纵成立,杀敌立功;北进东进,全面发展;挺进粤北,抗战胜利;自卫坚持,谈判北撤;广纵成立,转战华东;边纵成立,威震南粤;广纵南下,并肩战斗;东纵战士,老兵新姿。 三是文物类,写出背后的故事。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纪念馆有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进报社旧址(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生祖居(坪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部分,集中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与丰功伟绩。还有东江纵队抗日英雄刘黑仔墓,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宝安县人,他曾智擒李观姐、活捉东条正之、击毙肖九如等汉奸、成功护送克尔中尉等;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刘铸伯故居,位于平湖凤凰山,为使辛苦一辈子的母亲安享晚年,刘铸伯在平湖凤凰山清奇坑建守真园。通过这些革命博物馆,我们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同时,可作为游记、人物、景点、评论等独特素材,进入作文视界,更能读懂读好的革命历史,更能明白一座城市的灵魂和价值所在,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要载体: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作品;反映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与时事和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在教、学、考三个维度如何把握文化重心,突出的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呢?一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综合性的学习内容,需要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我们应有单元主题和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意识,将十二个核心价值观分解到初中三年的单元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在多个学科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训练观察、记录、 参观、体验、设计、参与、调研、展示等活动能力,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改革开放的特区文化,改革开放40年是走向文化自信的历程。英国经济学人评价:“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奇迹。”这里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闯将:华为任正非、万科王石、腾讯马化腾、大疆汪滔、比亚迪王传福、平安保险马明哲、顺丰物流王卫、华大基因汪建这里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次”:第一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这里是创新之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这里演绎着“春天的故事”:从一片试验田到一片摩天楼,到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再到一个引领时代的城市,最后建成一个世界级标杆城市。我们教学中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积极组织企业体验活动,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可以结合学校和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语文跨学科学习。三是数字时代的虚拟文化,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乃至文博等传统业态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形成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博物馆等,推动形成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文化业态,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自制剧、网络综艺、短视频等。据统计,目前全市数字创意企业超过1万家,动漫游戏营收规模约占全国一半,游戏市场收入占全球的10%以上,数字出版营收进入千亿元量级,具有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先发优势和绝对实力。数字赋能还拓展了文化消费新空间。近年来,利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开发智慧文旅平台,推动了观澜版画基地、观澜湖休闲旅游区、观澜山水田园等旅游景点打造数字化场景,同时还促进新型文化消费,深入挖掘“红人经济”“宅经济”等红利效应,促进线上售票、会员制等网络营销和网络展演带货、在线消费的发展。虚拟文化重评价,教学中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教师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订评价量表,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评价以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新课标还强调,在突出上述主题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主要载体为外国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实用性文章、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各类主题的主要载体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总之,语文学习应有文化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收藏
编号:7191961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54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06
3
金币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
- 资源描述:
-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
我看“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自信”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那么,三种文化自信,具体有哪些内容?中考如何考?我们如何教与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化有三大主题:一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三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这些主题必须是“优秀传统”,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主要载体大致可分四类:一是文字类,如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二是故事类,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三是文学类,如古代诗词、 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等;四是非遗类,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戏曲文艺、民间工匠、美食制作等。
以刚结束的区质量检测试题为例,我们来看看语文试题的文化味:全卷为任务导向——编辑班刊“中华文化之美”,设置了以下活动——“卷首语”、“说文解字”、“书法探奇”、“情境表达”、“诗词积累”、“工匠精神”、“大美舞艺”、“散文欣赏”、“家书传情”、“写作后记”,考查了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修改、汉字文化、句子排序、情境对话、诗句记忆、文言积累、信息辨识、材料整合、标题优化、思考建议、散文之形(思、韵、意、美)、摘录批注、人物匠心、写作表达等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考点齐备,却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试题的文化味,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我们要关注文化类节目,“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实现以文化人。“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经典咏流传”等代表性节目,让文物走近百姓,让经典焕发新的光彩,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有种文化叫乡土文化,它能让你的表达出彩!它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也就是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
考生的作文能写出哪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味呢?一是仪式里的文化传承,如的嫁娶文化(传统婚礼流程、传统婚礼习俗禁忌等等)、的节日文化(南山荔枝节、黄金海岸旅游节、国际旅游文化节、沙井金蚝节)、的饮食文化(著名的食街、传统美食和地方特产)、的方言文化(客家话、围头话、白话、大鹏军话、基围话等)、的建筑文化(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甘坑古镇等)。二是民俗里的生活趣味,如客家凉帽、沙头角渔灯舞、南澳草龙舞、元宵节的“开丁茶”、祈求风调雨顺的大鹏清醮等,展示的本土文化味,给读者独特感和新鲜感,实现考场作文的陌生化与新颖性。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读写融通,知行合一。有意识地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开展乡土文化活动,如学校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福田文化、文化等身边的文化体验,活动中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感受文化内涵,探究文化起源,弘扬文化精神。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相关文化活动,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作文中增加知识含量,写出真实体验,写出文化厚度,更有吸引力。
二、革命文化
围绕伟大的建党精神,革命文化的内容主题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
主要载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有关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活动等方面的作品,阐发革命精神的作品,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等。
无论是教,还是学与考,革命文化都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教育宝藏,扎根本土革命史,感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共有七家革命文化主题博物馆:改革开放展览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纪念馆、龙岗区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
我们可以走进博物馆做导游,亲身体验革命文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音视频技术,以小组任务形式,进行记录、展示、直播,开发线上课程:
一是人物类,写出独特的个性。如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的七个展厅:红军厅、抗日战争厅、解放战争厅、抗美援朝战争厅、籍老兵及东纵北撤山东厅、将士传记研究厅、领导题词、政府、高等院校授牌荣誉厅。
二是事件类,写出故事的波折。如东江纵队史迹展览分为十三部分: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组队抗敌,突围东移;返回敌后,恢复发展;挺进港九,营救精英;艰苦奋战,扭转局面;东纵成立,杀敌立功;北进东进,全面发展;挺进粤北,抗战胜利;自卫坚持,谈判北撤;广纵成立,转战华东;边纵成立,威震南粤;广纵南下,并肩战斗;东纵战士,老兵新姿。
三是文物类,写出背后的故事。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纪念馆有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进报社旧址(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生祖居(坪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部分,集中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与丰功伟绩。还有东江纵队抗日英雄刘黑仔墓,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宝安县人,他曾智擒李观姐、活捉东条正之、击毙肖九如等汉奸、成功护送克尔中尉等;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刘铸伯故居,位于平湖凤凰山,为使辛苦一辈子的母亲安享晚年,刘铸伯在平湖凤凰山清奇坑建守真园。
通过这些革命博物馆,我们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同时,可作为游记、人物、景点、评论等独特素材,进入作文视界,更能读懂读好的革命历史,更能明白一座城市的灵魂和价值所在,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主要载体: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作品;反映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与时事和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在教、学、考三个维度如何把握文化重心,突出的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呢?
一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综合性的学习内容,需要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我们应有单元主题和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意识,将十二个核心价值观分解到初中三年的单元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在多个学科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训练观察、记录、 参观、体验、设计、参与、调研、展示等活动能力,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改革开放的特区文化,改革开放40年是走向文化自信的历程。英国《经济学人》评价:“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奇迹’。”这里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闯将:华为任正非、万科王石、腾讯马化腾、大疆汪滔、比亚迪王传福、平安保险马明哲、顺丰物流王卫、华大基因汪建……这里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次”:第一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这里是创新之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这里演绎着“春天的故事”:从一片试验田到一片摩天楼,到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再到一个引领时代的城市,最后建成一个世界级标杆城市。我们教学中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积极组织企业体验活动,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可以结合学校和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语文跨学科学习。
三是数字时代的虚拟文化,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乃至文博等传统业态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形成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博物馆等,推动形成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文化业态,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自制剧、网络综艺、短视频等。据统计,目前全市数字创意企业超过1万家,动漫游戏营收规模约占全国一半,游戏市场收入占全球的10%以上,数字出版营收进入千亿元量级,具有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先发优势和绝对实力。数字赋能还拓展了文化消费新空间。近年来,利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开发智慧文旅平台,推动了观澜版画基地、观澜湖休闲旅游区、观澜山水田园等旅游景点打造数字化场景,同时还促进新型文化消费,深入挖掘“红人经济”“宅经济”等红利效应,促进线上售票、会员制等网络营销和网络展演带货、在线消费的发展。虚拟文化重评价,教学中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教师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订评价量表,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评价以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
新课标还强调,在突出上述主题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主要载体为外国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实用性文章、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各类主题的主要载体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语文学习应有文化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