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新旧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变化分析6.docx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新旧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变化分析6二、图形与几何通过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能判断物体的方位,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三个主题.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点、线、面、角、三角形、多边形和圆等几何图形,从演绎证明、运动变化、量化分析三个方面研究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图形的性质”强调通过实验探究、直观发现、推理论证来研究图形,在用几何直观理解几何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导图形的几何性质和定理,理解和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图形的变化”强调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理解图形在轴对称、旋转和平移时的变化规律和变化中的不变量;“图形与坐标”强调数形结合,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图形上点的位置,用坐标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几何直观,提升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内容要求】1.图形的性质(1)点、线、面、角2022年版2011年版通过实物和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和表达两点间的距离.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等角的度量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计算角的和、差.能用尺规作图(在尺规作图中,学生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通过实物和具体(删除)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删除)会计算角的和、差.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删除)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2)相交线与平行线2022年版2011年版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掌握基本事实:在同一平面内(新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了解定理的证明.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新增).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直线平行.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了解平行线性质(删除)定理的证明.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此点放在“三角形”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删除)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例73 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1)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说明】在学生知道作相等长度的线段及相等大小的角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基于图形的性质或关系作图,建立几何直观.(1)如图20(a)所示,在透明纸上画出线段AB,把透明纸对折使点A与B重合,可以直观判断折痕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析折痕特征,可以知道,折痕上任意一点到点A和B的距离相等.依据这个特征作图,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超过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度为半径,在线段AB的两侧分别画弧,得到交点C和D,作过点C和D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M.可以验证,画出的直线与之前的折痕重合,因此,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C=BMC=90.所以,过点C和D的直线就是所要求的垂直平分线.(2)这是上一个作图问题的直接推论.设给定的点P和给定的直线l如图20(b),以P为圆心作圆弧交直线l于A和B两点,然后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这也是给定直线的垂线.例74 感悟反证法证明平行线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说明】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反证法的证明,因此,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感知反证法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悟到反证法的逻辑和论证流程,感知矛盾律和排中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如图21,设l1l2.,l截l1和l1于点P和Q,希望证明1=2.假设12.那么,可以过点Q作直线l3,使l3与l形成的3等于1,于是,l1和l3被l所截的同位角相等,由平行线基本事实可知,l1l3.这样,过点Q的两条直线l2和l3都与直线l1平行,由平行线基本事实可知,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假设12不成立,则1=2成立.(3)三角形2022年版2011年版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新增),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探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能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板块,此处为节选内容)(4)四边形2022年版2011年版了解多边形(本标准中多边形指凸多边形)(新增)的概念及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与对角线;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新增)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概念,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包含关系.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概念(删除);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5)圆2022年版2011年版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新增).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的一半;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了解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能用尺规作图: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能用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新增).*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的两条切线长相等.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删除)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删除)*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板块,此处为节选内容)例75通过直观理解概念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位置关系.【说明】基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可能情况:不相交、交于两点、交于一点.这里只需要分析后两种情况.交于两点.如图22(a),直线l与O交于两点P和Q,连接OP,OQ,则OPQ为等腰三角形.交于一点.如图22(b),直线l与O只有一个交点P.此时称l为O在点P处的切线,称点P为切点.因为l上的其他点到点O的距离都大于点P到点O的距离,所以OPl.因此,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例76 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会过圆外的一个定点作圆的两条切线,知道这两条切线关于定点与圆心的连线对称.【说明】设圆心为O,点P为O外一定点,连接线段OP.因为直径对应的圆周角为直角,作以OP为直径的圆,那么两圆的交点就是过点P的直线与O相切时的切点.如图23,作线段OP的中点A(可以参考例73),以A为圆心,以AO为半径作A,与O交于两点Q和R,连接PQ,PR,OQ,OR,则OQP和ORP均为直角.根据切线的判断,直线PQ和直线PR是O的两条切线.因为OQ=OR,OP=OP,由RtOQPRtORP得,PQ=PR,OPQ=OPR,所以过点P的两切线长度相等,且关于直线OP对称.(6)定义、命题、定理2022年版2011年版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数学思维要合乎逻辑,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会用综合法的证明格式.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例77 感悟证明的必要性通过梅森素数的故事,感悟数学猜想,理解数学证明的必要性.【说明】法国数学家梅森(Mersenne)1644年提出一种快速验证大素数的方法,就是计算形如2P-1的数,其中p是素数.他断言,当p=2,3,5,7,13,17,19,31,67,127,257时,这种形式的数都是素数.其中前7个数是他整理前人的工作得到的,后4个数是他猜测的.后来,人们称这种形式的素数为梅森素数,并且按照上述p的大小顺序依次称为第1个梅森素数,第2个梅森素数1772年,欧拉(Euler)验证了p=31的情况,梅森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是第8个梅森素数.但是,到了1903年事情发生了变化.因为美国数学家柯尔(Cole)否定了p=67时梅森的猜测,因为他得到267-1=193707721761838257287.这也告诫人们,没有经过证明的猜想只能是猜想,包括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至今为止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均验证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后来,人们用计算机验证梅森素数,使超大素数的搜索成为可能.2018年12月7日,美国人帕特里克拉罗什(Patrick Laroche)利用改进的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程序,找到了第51个梅森素数,这个数字是282589933-1,是一个24862048位数,也是到2018年为止人们知道的最大素数.可安排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例78 推理过程的逻辑通过实例感悟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包括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结论的过程,也包括通过演绎推理验证结论的过程.【说明】例66(2)要求学生发现并证明个位上数字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的规律,先通过几个特例归纳得到一般结论,然后通过演绎证明一般结论.这是一个代数推理过程.事实上,还可以推出更一般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所有的计算都属于演绎推理.如图24,考虑一个几何的例子.有一个长方形,想象让这个长方形分别以长边和短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两个圆柱,猜想哪个圆柱的体积更大.可以用两类非常极端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一类是长边与短边相差不多,另一类是长边与短边相差很大;然后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猜想.针对三角形,可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问题,猜想一般多边形的规律,然后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可以看到,无论是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论证的路径大体是一致的,都是基于特殊情况成立的结论,通过归纳(更多用于代数问题)或类比(更多用于几何问题)推断一般情况下类似结论成立.在推断的过程中,研究对象与研究结论在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样的推断具有传递性,是有逻辑的.对于推断得到的结论,还需要经过数学证明(包括数学计算)的验证,数学证明方法包括三段论、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这些方法都具有传递性,是有逻辑的.因此,数学验证的过程也是有逻辑的.努力让学生感悟上述论证的路径是获得数学结论的基本过程.验证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是归纳推理;推断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是演绎推理.例79感悟反例的作用利用举反例的方法反驳下面的结论.(1)两条边与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在说明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如果要反驳一个命题的结论,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1)如图25,设AC=AC,在ABC和ABC中,AC=AC,AB=AB,B=B,即两条边和一个非这两边夹的角对应相等,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因此,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如图26,在ABC和ABC中,BC/BC,B=B和C=C,即ABC和ABC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因此,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图形的变化(1)图形的轴对称2022年版2011年版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2)图形的旋转2022年版2011年版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旋转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例80图形中心旋转的变与不变在一个平面上,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通过多边形的中心旋转的前后变化,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说明】先考虑点的变化,再考虑多边形的变化.如图27,在平面上,确定旋转中心O和旋转角,点P与中心O连接得到线段OP,让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线段OP.这样,称点P为点P通过中心旋转得到的点.可以看到,旋转前后线段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即OP=OP.因此,通过中心旋转,虽然点P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旋转前后的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现在,考虑一个多边形的旋转.如图28,四边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得到四边形ABCD,因为图形上的每个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同一个角度,到点O的距离都保持不变,从而AOB与AOB,所以AB=AB.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在旋转过程中,图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3)图形的平移2022年版2011年版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4)图形的相似2022年版2011年版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这些定理不要求学生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81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较高的建筑物,人们通常用图形相似的原理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说明】如图29,右边是一个高楼的示意图.可以组织一个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楼的高度.在距高楼MN为b米的点B处竖立一个长度为l米的直杆AB,让学生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他直立时眼睛C、直杆顶点A和高楼顶点M三点共线.测量人与直杆的距离DB,记为a米;测量学生眼睛高度CD,记为h米.设高楼的高度MN为x米,由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到因此,高楼的高度为(5)图形的投影2022年版2011年版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图形与坐标(1)图形的位置与坐标2022年版2011年版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表达简单图形.在平面上,运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删除)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2)图形的运动与坐标2022年版2011年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和原来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有一条边在横坐标轴上)(删除)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学业要求】(新增)1.图形的性质了解点、线、面、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圆的概念.知道图形的特征、共性与区别,理解线段长短的度量,探究并理解角度大小的度量,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抽象能力;在直观理解和掌握图形与几何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经历得到和验证数学结论的过程,感悟具有传递性的数学逻辑,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经历尺规作图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能想象出通过尺规作图的操作所形成的图形,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2.图形的变化理解轴对称、旋转、平移这三类基本的图形运动,知道三类运动的基本特征,会用图形的运动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相应的现象;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感悟现实世界中的对称美,知道可以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对称;知道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理解锐角三角函数,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图形相似的意义,会判断简单的相似三角形;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知道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3.图形与坐标感悟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理解平面上点与坐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能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的位置;会用坐标表达图形的变化、简单图形的性质,感悟通过几何建立直观、通过代数得到数学表达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具体现实情境中,学会从几何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历用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教学提示】(新增)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三个主题.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学生对图形认识、图形性质,以及图形变化与度量的感知.到了初中阶段,主要侧重学生对图形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基于概念的图形性质、关系、变化规律的理解,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能力、更加理性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学生还将第一次经历几何证明的过程,需要理解几何基本事实的意义,感悟数学论证的逻辑,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和重事实、讲道理的科学精神.图形的性质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基本思想,感悟几何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定义确定论证的对象,通过基本事实确定论证的起点,通过证明确定论证的逻辑,通过命题确定论证的结果.要组织学生经历图形分析与比较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事物的共性、分辨事物的差异、形成合适的类,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提升抽象能力,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要通过生活中的或者数学中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基本事实的意义,经历几何命题发现和证明的过程,感悟归纳推理过程和演绎推理过程的传递性,增强推理能力,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要引导学生经历针对图形性质、关系、变化确立几何命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表述,感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会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模型观念,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图形的变化的教学.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或者实物的操作,让学生感悟图形轴对称、旋转、平移变化的基本特征(例82),知道变化的感知是需要参照物的,可以借助参照物述说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这三类变化有一个基本性质,即图形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夹角也保持不变.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几何学的本质,还能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的对称之美,感悟图形有规律变化产生的美,会用几何知识表达物体简单的运动规律,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图形与坐标的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拓展,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内容核心是平面上的点与用数对表示的坐标的一一对应.要强调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经历用坐标表达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变化的过程,体会用代数方法表达图形变化的意义,发展几何直观;引导学生经历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形结合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例82勾股定理的直观证明使用动态几何软件设计教学活动,利用面积的不变性帮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直观证明.【说明】在本活动中,首先呈现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记为a和b)拼出的边长为(a+b)的正方形(如图30),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可动态调整(拖动点Q,a和b可以取任意长度,如图31).然后,左、右拖动滑块平移和旋转直角三角形,改变它们的位置,两两拼合直角三角形,在大正方形中拼出两个形状相同的矩形,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到图31中边长为c的白色正方形面积与图33中边长分别为a和b的两个白色正方形面积之和相等,从而感受a2+b2=c2.如图30,教师呈现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拖动SR上的分割点Q,可以同时改变所有直角边的长度(如图31).可以借助问题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直观得到证明过程,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教学时,可参考如下问
收藏
编号:719196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7.36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06
3
金币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
- 资源描述:
-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
新旧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变化分析6
二、图形与几何
通过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能判断物体的方位,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三个主题.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点、线、面、角、三角形、多边形和圆等几何图形,从演绎证明、运动变化、量化分析三个方面研究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图形的性质”强调通过实验探究、直观发现、推理论证来研究图形,在用几何直观理解几何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导图形的几何性质和定理,理解和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图形的变化”强调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理解图形在轴对称、旋转和平移时的变化规律和变化中的不变量;“图形与坐标”强调数形结合,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图形上点的位置,用坐标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几何直观,提升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内容要求】
1.图形的性质
(1)点、线、面、角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通过实物和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
②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③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⑤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和表达两点间的距离.
⑥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等角的度量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计算角的和、差.
⑦能用尺规作图(在尺规作图中,学生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①通过实物和具体(删除)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②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③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⑤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⑥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
⑦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删除)会计算角的和、差.
⑧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删除)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
⑨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
(2)相交线与平行线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②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④掌握基本事实:在同一平面内(新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⑤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⑥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⑦理解平行线概念.
⑧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Ⅰ: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⑨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⑩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⑪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Ⅰ: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了解定理的证明.
⑫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Ⅱ: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⑬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⑭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新增).
⑮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①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②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⑤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⑥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直线平行.
⑦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⑧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了解平行线性质(删除)定理的证明.
⑨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⑩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⑪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⑫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此点放在“三角形”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
⑬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删除)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部分,此处为节选内容)
例73 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1)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说明】在学生知道作相等长度的线段及相等大小的角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基于图形的性质或关系作图,建立几何直观.
(1)如图20(a)所示,在透明纸上画出线段AB,把透明纸对折使点A与B重合,可以直观判断折痕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析折痕特征,可以知道,折痕上任意一点到点A和B的距离相等.依据这个特征作图,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超过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度为半径,在线段AB的两侧分别画弧,得到交点C和D,作过点C和D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M.可以验证,画出的直线与之前的折痕重合,因此,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C=∠BMC=90°.所以,过点C和D的直线就是所要求的垂直平分线.
(2)这是上一个作图问题的直接推论.设给定的点P和给定的直线l如图20(b),以P为圆心作圆弧交直线l于A和B两点,然后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这也是给定直线的垂线.
例74 感悟反证法
证明平行线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说明】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反证法的证明,因此,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感知反证法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悟到反证法的逻辑和论证流程,感知矛盾律和排中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如图21,设l1∥l2.,l截l1和l1于点P和Q,希望证明∠1=∠2.
假设∠1≠∠2.那么,可以过点Q作直线l3,使l3与l形成的∠3等于∠1,于是,l1和l3被l所截的同位角相等,由平行线基本事实Ⅱ可知,l1∥l3.这样,过点Q的两条直线l2和l3都与直线l1平行,由平行线基本事实Ⅰ可知,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假设∠1≠∠2不成立,则∠1=∠2成立.
(3)三角形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③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④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⑤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⑥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⑦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⑧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⑨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新增),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⑩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⑪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探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⑫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⑬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⑭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⑮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
⑯能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①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③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④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⑥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⑦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⑧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⑨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⑩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⑪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⑫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⑬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⑭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
⑮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板块,此处为节选内容)
(4)四边形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了解多边形(本标准中多边形指凸多边形)(新增)的概念及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与对角线;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②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新增)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概念,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⑤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⑥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①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概念(删除);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②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⑤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⑥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5)圆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新增).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的一半;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④了解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
⑤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
⑥能用尺规作图: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
⑦*能用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新增).
⑧*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⑨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
⑩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①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删除)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④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⑤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删除)
⑥*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⑦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
⑧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⑨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尺规作图为单独板块,此处为节选内容)
例75 通过直观理解概念
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位置关系.
【说明】基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可能情况:不相交、交于两点、交于一点.这里只需要分析后两种情况.
交于两点.如图22(a),直线l与⊙O交于两点P和Q,连接OP,OQ,则△OPQ为等腰三角形.
交于一点.如图22(b),直线l与⊙O只有一个交点P.此时称l为⊙O在点P处的切线,称点P为切点.因为l上的其他点到点O的距离都大于点P到点O的距离,所以OP⊥l.因此,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
例76 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会过圆外的一个定点作圆的两条切线,知道这两条切线关于定点与圆心的连线对称.
【说明】设圆心为O,点P为⊙O外一定点,连接线段OP.因为直径对应的圆周角为直角,作以OP为直径的圆,那么两圆的交点就是过点P的直线与⊙O相切时的切点.
如图23,作线段OP的中点A(可以参考例73),以A为圆心,以AO为半径作⊙A,与⊙O交于两点Q和R,连接PQ,PR,OQ,OR,则∠OQP和∠ORP均为直角.根据切线的判断,直线PQ和直线PR是⊙O的两条切线.因为OQ=OR,OP=OP,由Rt△OQP≌Rt△ORP得,PQ=PR,∠OPQ=∠OPR,所以过点P的两切线长度相等,且关于直线OP对称.
(6)定义、命题、定理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③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数学思维要合乎逻辑,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会用综合法的证明格式.
④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⑤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③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④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⑤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例77 感悟证明的必要性
通过梅森素数的故事,感悟数学猜想,理解数学证明的必要性.
【说明】法国数学家梅森(Mersenne)1644年提出一种快速验证大素数的方法,就是计算形如2P-1的数,其中p是素数.他断言,当p=2,3,5,7,13,17,19,31,67,127,257时,这种形式的数都是素数.其中前7个数是他整理前人的工作得到的,后4个数是他猜测的.后来,人们称这种形式的素数为梅森素数,并且按照上述p的大小顺序依次称为第1个梅森素数,第2个梅森素数……
1772年,欧拉(Euler)验证了p=31的情况,梅森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是第8个梅森素数.但是,到了1903年事情发生了变化.因为美国数学家柯尔(Cole)否定了p=67时梅森的猜测,因为他得到267-1=193707721×761838257287.
这也告诫人们,没有经过证明的猜想只能是猜想,包括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至今为止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均验证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
后来,人们用计算机验证梅森素数,使超大素数的搜索成为可能.2018年12月7日,美国人帕特里克·拉罗什(Patrick Laroche)利用改进的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程序,找到了第51个梅森素数,这个数字是282589933-1,是一个24862048位数,也是到2018年为止人们知道的最大素数.可安排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
例78 推理过程的逻辑
通过实例感悟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包括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结论的过程,也包括通过演绎推理验证结论的过程.
【说明】例66(2)要求学生发现并证明个位上数字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的规律,先通过几个特例归纳得到一般结论,然后通过演绎证明一般结论.这是一个代数推理过程.事实上,还可以推出更一般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所有的计算都属于演绎推理.如图24,考虑一个几何的例子.
有一个长方形,想象让这个长方形分别以长边和短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两个圆柱,猜想哪个圆柱的体积更大.可以用两类非常极端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一类是长边与短边相差不多,另一类是长边与短边相差很大;然后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猜想.
针对三角形,可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问题,猜想一般多边形的规律,然后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可以看到,无论是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论证的路径大体是一致的,都是基于特殊情况成立的结论,通过归纳(更多用于代数问题)或类比(更多用于几何问题)推断一般情况下类似结论成立.在推断的过程中,研究对象与研究结论在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样的推断具有传递性,是有逻辑的.对于推断得到的结论,还需要经过数学证明(包括数学计算)的验证,数学证明方法包括三段论、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这些方法都具有传递性,是有逻辑的.因此,数学验证的过程也是有逻辑的.
努力让学生感悟上述论证的路径是获得数学结论的基本过程.验证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是归纳推理;推断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是演绎推理.
例79 感悟反例的作用
利用举反例的方法反驳下面的结论.
(1)两条边与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在说明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如果要反驳一个命题的结论,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
(1)如图25,设AC=AC′,在△ABC和△ABC′中,AC=AC′,AB=AB,∠B=∠B,即两条边和一个非这两边夹的角对应相等,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因此,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如图26,在△ABC和△AB′C′中,BC//B′C′,∠B=∠B′和∠C=∠C'′′,即△ABC和△AB'C′'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因此,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图形的变化
(1)图形的轴对称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②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②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图形的旋转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旋转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②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②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例80 图形中心旋转的变与不变
在一个平面上,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通过多边形的中心旋转的前后变化,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说明】先考虑点的变化,再考虑多边形的变化.
如图27,在平面上,确定旋转中心O和旋转角θ,点P与中心O连接得到线段OP,让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线段OP′′.这样,称点P′′为点P通过中心旋转得到的点.可以看到,旋转前后线段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即OP=OP′′.因此,通过中心旋转,虽然点P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旋转前后的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
现在,考虑一个多边形的旋转.如图28,四边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得到四边形A'B'C'D',因为图形上的每个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同一个角度α,到点O的距离都保持不变,从而△AOB与△A'OB',所以AB=A′B′.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在旋转过程中,图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3)图形的平移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③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③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4)图形的相似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③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④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⑤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这些定理不要求学生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⑥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⑦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⑨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
⑩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①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③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④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⑤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⑥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⑦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⑨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
⑩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81 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较高的建筑物,人们通常用图形相似的原理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说明】如图29,右边是一个高楼的示意图.可以组织一个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楼的高度.
在距高楼MN为b米的点B处竖立一个长度为l米的直杆AB,让学生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他直立时眼睛C、直杆顶点A和高楼顶点M三点共线.测量人与直杆的距离DB,记为a米;测量学生眼睛高度CD,记为h米.设高楼的高度MN为x米,由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到
因此,高楼的高度为
(5)图形的投影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②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③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
④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①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②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③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
④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图形与坐标
(1)图形的位置与坐标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
②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③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表达简单图形.
④在平面上,运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①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删除)
②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③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④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
⑤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2)图形的运动与坐标
2022年版
2011年版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和原来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
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
①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②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③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
④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有一条边在横坐标轴上)(删除)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
【学业要求】(新增)
1.图形的性质
了解点、线、面、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圆的概念.知道图形的特征、共性与区别,理解线段长短的度量,探究并理解角度大小的度量,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抽象能力;在直观理解和掌握图形与几何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经历得到和验证数学结论的过程,感悟具有传递性的数学逻辑,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经历尺规作图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能想象出通过尺规作图的操作所形成的图形,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2.图形的变化
理解轴对称、旋转、平移这三类基本的图形运动,知道三类运动的基本特征,会用图形的运动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相应的现象;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感悟现实世界中的对称美,知道可以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对称;知道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理解锐角三角函数,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图形相似的意义,会判断简单的相似三角形;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知道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3.图形与坐标
感悟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理解平面上点与坐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能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的位置;会用坐标表达图形的变化、简单图形的性质,感悟通过几何建立直观、通过代数得到数学表达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具体现实情境中,学会从几何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历用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
【教学提示】(新增)
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三个主题.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学生对图形认识、图形性质,以及图形变化与度量的感知.到了初中阶段,主要侧重学生对图形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基于概念的图形性质、关系、变化规律的理解,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能力、更加理性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学生还将第一次经历几何证明的过程,需要理解几何基本事实的意义,感悟数学论证的逻辑,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和重事实、讲道理的科学精神.
图形的性质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基本思想,感悟几何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定义确定论证的对象,通过基本事实确定论证的起点,通过证明确定论证的逻辑,通过命题确定论证的结果.要组织学生经历图形分析与比较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事物的共性、分辨事物的差异、形成合适的类,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提升抽象能力,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要通过生活中的或者数学中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基本事实的意义,经历几何命题发现和证明的过程,感悟归纳推理过程和演绎推理过程的传递性,增强推理能力,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要引导学生经历针对图形性质、关系、变化确立几何命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表述,感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会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模型观念,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图形的变化的教学.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或者实物的操作,让学生感悟图形轴对称、旋转、平移变化的基本特征(例82),知道变化的感知是需要参照物的,可以借助参照物述说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这三类变化有一个基本性质,即图形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夹角也保持不变.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几何学的本质,还能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的对称之美,感悟图形有规律变化产生的美,会用几何知识表达物体简单的运动规律,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图形与坐标的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拓展,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内容核心是平面上的点与用数对表示的坐标的一一对应.要强调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经历用坐标表达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变化的过程,体会用代数方法表达图形变化的意义,发展几何直观;引导学生经历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形结合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例82 勾股定理的直观证明
使用动态几何软件设计教学活动,利用面积的不变性帮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直观证明.
【说明】在本活动中,首先呈现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记为a和b)拼出的边长为(a+b)的正方形(如图30),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可动态调整(拖动点Q,a和b可以取任意长度,如图31).然后,左、右拖动滑块平移和旋转直角三角形,改变它们的位置,两两拼合直角三角形,在大正方形中拼出两个形状相同的矩形,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到图31中边长为c的白色正方形面积与图33中边长分别为a和b的两个白色正方形面积之和相等,从而感受a2+b2=c2.
如图30,教师呈现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拖动SR上的分割点Q,可以同时改变所有直角边的长度(如图31).
可以借助问题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直观得到证明过程,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教学时,可参考如下问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