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规范:2.山东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收藏

编号:719196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92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06
10
金币
关 键 词:
新课程 标准 教学 规范 山东省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基本要求
资源描述:
山东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山东省中小学基本教学规范(鲁教基发〔2015〕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结合我省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全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教学设计 (一)制定计划 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明确学业质量与课程实施的要求。通读本学科全套教材,熟悉教材编写意图、特点、整体结构及具体教学内容,明确学段与学段、年级与年级之间教材内容的衔接与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依据学校和教研组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课标分析、教材结构及内容分析、学期教学总目标、学生学情分析、学期教学总目标、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措施、教学进度表等内容。 (二)解读教材 坚持和树立正确的语文教材观,明确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正确对待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坚持语文教学与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既要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与特色;又要与文本作者、与编者对话,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准确把握教材核心教学价值、育人价值。坚持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融合,在全方位、多角度研读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单元核心内容,进行系统思维建构,从整体的高度研究教材,组建学习单元。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要准确把握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结合单元和课时内容,对应落实核心素养的体现和培养路径,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实现立德树人。 1.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是指在完成单元多个课时的学习之后,学生应该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一致性,即单元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的要求相一致;要突出发展性,即单元学习目标指向学生未来发展,指向对学科本质的理解;要突出结构化,与其他单元的学习目标、育人目标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单元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简明准确,指引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根据需要可用“双向细目式”或“条目式”进行表述。 2.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单元教学目标为引领,以真实的情境、具体的任务推进课堂教学,以项目式学习促进跨学科学习。设计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重点把握学生的前认知及最近发展区,彰显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进阶,充分考量学生水平表现,推断目标达成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又要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四)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需坚持素养导向、大单元视角,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有层次的语文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需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情境要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融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教学活动设计需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积极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反映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 (五)教学评价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突出评价内容、方法、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以目标为导向,注重搜集评估证据,随时监测和诊断语文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实施与学习目标的呼应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潜能。也可以适当采用纸笔测评方式,根据具有典型性的问题设计或任务等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还可以设置综合性题目,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展示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种综合评价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教师要及时处理并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关注学生在测评中呈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教学实施 (一)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情境的设置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需求、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准确把握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有层次性的学习情境,通过听、说、读、写、演、论、做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真实而有效的言语交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言语生活。 (二)落实教学常规 落实《山东省教学基本规范》有关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学习辅导、教学评价等各项教学常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用普通话上课,语言规范,有亲和力。板书正确、工整,布局合理。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帮助学生落实语文学习常规,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阅读批注、质疑问难、倾听分享、互动评价、读书看报、运用工具书与网络查阅资料、日常口语表达、记录生活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等,让习惯的培育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三)组织学习活动 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准确把握学习难度,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组织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牢固树立目标意识、策略意识,采用目标导学式、任务驱动式、主题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究,自由表达,乐于分享,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四)调控教学过程 注意搜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及时调控学习活动的实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保障学习活动呈现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态势,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善于捕捉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独到体验和独有见解,机智应对和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意外事件。能灵活应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示范引导,或顺势追问,或发散思维,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思维提升、情感升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洞察力,帮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良好的语感。 (五)优化作业设计 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双减”政策,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要求明确、难度适宜。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增强作业的典型性、可选择性。除写字、阅读、日记、习作等作业外,还应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学段升高,作业设计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布置适量的书面家庭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语文课业负担。 (六)教学辅导 制定培优扶弱计划,提出分层辅导措施,建立学优生、学困生档案,做好跟踪记录。学困生辅导旨在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基本要求,以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语文基础为主。培优辅导旨在六个学习任务群内容学习的深化,主要利用社团学习等形式进行。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采用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测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广泛收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证据,结合定量数据与质性证据,及时对教学实施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查找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集体反思则以对话、讨论等互动式研究为主,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思维模式,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思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集体反思注重教师间成功经验分享,教学困惑问题解答,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有助于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反思,既反思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反思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以提升学习品质,促进主动发展。 三、教学评估与改进 教学评估与改进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教-学-评”一致性,保证评估内容的完整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兼顾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把教学评估与改进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估的主体要以学科组教师为主,坚持单元整体评估与改进。 (一) 教学方案评估 依据课标,积极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评价任务与学习任务的一致性,全面评估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依据语文学业质量标准,评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探索开展创新性思维评价,关注表现性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后续的学习活动。 (三) 教师实施过程评估 通过评估、分析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操作,促进教师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提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 教师教学特色评估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生的学习场,教师以自己的个性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个性。提倡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在教学方式、情感沟通等方面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特色,助力教师实现从教学特色到教学风格再到教学流派的专业化发展。 — 9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规范:2.山东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91967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