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案例.docx

收藏

编号:7191969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97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06
3
金币
关 键 词:
2022 数学课程 标准 解读 实践 第二 单元 教材 教学 案例
资源描述: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解读 (一)教材的变化 2022版教材第二单元内容上和原本教材整体差别不大。素材更具时代感,排版更加美观。形式上最大的变化是变图为文,删除大量无关,题意更清晰。比如22∼25页、33页第1题和第4题等都删除了,34页删除大孔雀图直接改为计算题。(我个人认为这些也确实没有意义) 还有两个地方有改变。17页,2008年中国金牌数“51”个改为“48”个。查了一下资料,确实是48枚(具体原因请百度);18∼19页,例题1原本美国和俄罗斯比较改为中国和美国比较,例题2改为美国和英国比较。28页删除了例题3的新增两道解决问题,“做一做”新增了两道解决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解决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和连续两问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还可以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两位数加两位数(例1∼例3):创设的是“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带队老师的人数。目的有二:一是创设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为后面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法计算。 2.两位数减两位数(例1∼例3):创设的是 “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情境图,图中不仅呈现了学生正在讨论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场景,而且给出了前5名的代表团获得金牌数的统计表。情境图一方面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为例题提供实际背景,将枯燥的数据赋予振奋人心的实际意义。 3.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例题4)。创设的情境是“二年级卫生评比各班得小红旗情况的统计图”,引出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统计知识和计算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继续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呈现了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的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例1∼例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除了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外没有其他新知识。 连加、连减是以“摘南瓜和运南瓜”的事件为情境,突出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之间的联系,并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加减混合运算则是以“公交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情况”为情境,学生一般都有乘车的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5.解决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例题5)。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并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6.整理和复习。突出了知识的整理,包括加、减法笔算方法和用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部分内容。 三、教学建议 1.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具有相关联系的学习素材,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虽然本单元是有关运算的教学,但运算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课标2022版》对“运算能力”的描述有这样一句话“能够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在教学式,要将加、减法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也是这样编排的)。例如,笔算加法中可以选取班级计算人数的问题,先从现实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突出学习计算的价值;接着通过直观和学生的操作活动探讨、理解计算的算理,明确计算的方法;再来看能否用这些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三个环节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感受数学的价值,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系。 《课标2022版》提出“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是建立在口算加、减法基础之上的,在进行笔算时,其计算过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笔算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练习中,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应鼓励学生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计算,并利用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都相同的客观事实让学生实际感受到100以内加、减法既可以笔算也可以口算,从而体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其次,在计算过程中特别是在总结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时,应引导学生比较口算和笔算两种计算方法,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发现它们在计算方法上的共同性。最后,在笔算中特别是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由于100以内的一步计算的加、减法不存在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情况,只要解决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和减法“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 的问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难点也就突破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知识和经验,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如教学教材第19页例2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36-19”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口算 “36-8”当 “个位上6减8不够减”时是怎么办的,再引导学生思考笔算“36-19”中 “个位上6减9不够减,怎么办?”。这样,我们既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去突破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点,也促进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联系,获得对100以内减法的整体认识。 3.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改变单纯重视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学生对计算过程理解的做法,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教材第14页例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面对 “35+37”的计算任务,可以先让学生认真思考“个位上5加7得12,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的具体操作过程揭示其进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进位的过程反映出来,由此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两大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标志着对进位加法计算过程的全面理解。 对于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要适当淡化法则的文字表述,不必求学生严格概括出法则,也不必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去记住这些结论,重在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计算中切实感受到两者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要从个位算起,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案例.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919691.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