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思考: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docx

收藏

编号:719196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30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06
3
金币
关 键 词:
2022 英语课程 标准 解读 思考 指向 核心 素养 小学英语 教学
资源描述:
202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思考: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的引领下,依托小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四条具体的教学原则,即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小学英语课程育人功能;以“学科大观念”为基点,发挥小学英语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架作用;以“学习活动”为媒介,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创造性生成与转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个性化实践。四条原则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助力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落地课堂。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的颁行,标志着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已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然而,对照《义教新课标》中提及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要求,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仍普遍存在一些偏差与不到位。例如,课程指导思想的确立仍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统领,忽视了学科核心素养育人价值的本质追问;课程整体思路的规划仍偏向单一化、碎片化,缺少在结构化的完整学习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教学实施的推进仍按部就班地采用点状教学的形式,对依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度不足;课程教学追问仍比较表层化、标签化,对深度学习进行解析和建构的水平不高。基于以上情况,本文着眼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提出小学英语教学原则,从而为构建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课程提供借鉴意义。 一、小学英语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教学原则 (一)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小学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作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领域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根本方略。《义教新课标》第一条课程理念明确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人才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学培训,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1]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课程应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英语教育教学全过程,凸显小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自教育部颁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然而,以往的小学英语课程对这一目标的把握仍不够全面,对“完整的人”的关注仍显不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性提出,彰显了小学英语课程一以贯之的育人价值。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2]四要素相互融合、协作、发展,共同推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重要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本质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英语学科的具体体现,实实在在地指明了小学英语课程的育人方向,其不仅从教育范围的角度将领域化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化的个体发展目标,更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明确了小学英语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特征。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要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要保证“立德树人”思想在上位层面的统领作用,并确保“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有效渗透。而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对“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形成清晰认知,并切实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实质上,“立德树人”就是以“德”育人,开展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养德性、育德行,学会做人,其具体内涵是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3]作为国家意志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体现,“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教材、教学设计等小学英语课程的各个方面,正向引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助力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相对而言,小学英语课程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将“立德树人”理念融于语篇、情境等方式方法,潜移默化落实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切实促成“立德树人”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以“学科大观念”为基点,发挥小学英语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架作用 《义教新课标》强调小学英语课程应充分体现英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从“以知识和技能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过程表面化”等学科问题,以致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不高。基于此,小学英语课程应以英语学科大观念作为重要抓手,推进在整合性教学中形成统整化和结构化的学科表征,建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小学英语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 英语学科大观念是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的有机融合。语言大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主题大观念包含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之中,为学生学习语言和探究主题意义提供语境,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基于主题建构并生成新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4]综合来看,语言大观念在致力于提升学生语言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题大观念则侧重引导学生建构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题意义,为指向立德树人的英语教育而服务。两者相互渗透,融合互动,辅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方法、策略、思想等表达对单元主题相对完整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上述对英语学科大观念的梳理,不难发现,英语学科大观念与主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加之《义教新课标》的颁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教学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基于此背景,教师亟须厘清大观念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主题是意义探究的逻辑起点,而意义探究又是关于主题的新的拓展性理解,主题应是大观念的载体和基础,大观念要通过对主题的意义探究才能得以生成和建构。[5]因此,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应在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引领下凸显主题意义探究的核心作用,促使英语教育不仅停留于对学科方法的推敲、对知识内容的记忆,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培养学生学科观念作为最终使命和目标。 1.聚焦主题意义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提炼大、小观念 单元主题是大观念得以建构和生成的物质基础,单元大观念本质上是在单元层面围绕多个语篇的子主题建构和生成的“结构化知识”。[6]换而言之,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实现需要教师依托于课程内容的深层结构,以单元建构为基础,建立起主题意义和核心素养间的有机联系。 依据《义教新课标》对英语课程内容的划分,其共包含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大要素。它们作为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均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具体落实为根本目的。其中,主题和语篇协同发挥统领作用,主题反映立德树人价值导向,语篇承载特定主题意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互关联,语言知识是构成语篇的语言要素,文化知识提供反映语篇主题意义的内容资源;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作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有效的学习手段,协同发力,共同作用于信息获取、知识建构、思想表达、情感交流、文化浸润、品格形成。[7]因此,为保证课程内容能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程必须要依托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等方面打造主题语境,选取不同类型的语篇供学生深入研读主题意义,进而整合性地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渗透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素养转化。 根据王蔷教授等提出的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图,[8]聚焦语篇主题意义提炼大、小观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首先,基于《义教新课标》划定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依托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等确定单元主题及课时子主题,建立单元整体主题框架。之后,深入研读单元内各语篇,围绕单元整体主题框架挖掘提炼语篇承载的主题意义,并深度剖析语篇间存在的各种纵向和横向、显性和隐性关联,从而构建起主题意义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详细解析各语篇的主要内容,梳理出主要词汇、语法功能、语言结构等学生需要逐层建构的核心知识,并挖掘出知识背后内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让学生从知识中找到情感共鸣,明晰知识是自身成长的关键,进而在多个语篇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形成更具有迁移价值的语言及主题大、小观念。最后,将单元内的语言知识和各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整合,从更上位的角度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9]促进单元大观念的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 2.聚焦内容整体,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大单元 《义教新课标》坚持素养立意,强调小学英语课程要进行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从整体视角挖掘单元育人功能。为此,教师应立足小学英语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整体规划单元育人蓝图,设计教学与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度理解,从而实现在相对完整的单元学习中建构语言大观念、生成主题大观念的目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本质上应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通过对单元内各语篇的深入研读,挖掘语言符号背后的育人价值,把握意义主线,建立各语篇主题、知识和育人价值的有机关联,探析深层知识结构,建构单元育人蓝图,使学生经历过程周期相对较长、承载结构相对完整、内容更全面的“学习单元”的学习,形成基于单元主题有层次、有逻辑、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和体系,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即单元大观念,指向核心素养的整合性发展。[10]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大单元时,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单元教学应当将大观念的习得放在教学优先位置,[11]始终坚持以“主题”为立足点,围绕主题意义筛选、整合、替换、补充单元学习内容,改变对内容整体的狭隘认知;二是强化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与进阶性,整体规划单元教学课时、板块、活动等,层层探究语篇承载的主题意义,建构教学内容之间的知识逻辑关系;三是注重结合分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点和发展点,以单元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建构有层次、有结构、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确保育人价值的实现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三)以“学习活动”为媒介,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创造性生成与转化 大观念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表现,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基本问题为线索,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与主题意义探究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12]也就是说,英语学科大观念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应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出发点,追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三者融合互动,协调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主题意义探究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过对文本意义的挖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层次观。[13]《义教新课标》强调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这也就是说,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与《义教新课标》倡导的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教学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应坚持以主题意义为主线,设计融合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大层次的语言和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建构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必备品格,综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小学英语课程应以活动为载体,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多维靶向。在此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本质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实施的推进、课程评价的开展等多个课程实施环节设计能真正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小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在复杂、丰富和变化多样的模拟化生活场景中推进英语学习和运用活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创造性转化。 1.强化目标意识,制定与学科核心素养对接的英语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是落实课程总目标的行动方向和路径。[14]设计体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融合发展的单元整体目标,并分解为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课时目标,是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保障。[15]因此,在核心素养与单元整体教学相融合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分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立足主题及语言大、小观念合理设计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使主题意义探究和核心素养达成两条主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开展系统化学习。 具体而言,单元目标就是对单元学习单位内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学习结果的高度概括,也是单元学习成果的评价指标设定。[16]其中,单元整体目标统领单元教学,其设定需从单元整体出发,围绕单元主题意义的建构挖掘语篇的内涵和外延,综合反映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水平,体现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后形成的新的认知、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课时目标指向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侧重对课时主题意义和单元主题意义的学习和探究来发展学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核心素养,其设定需遵循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原则,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及其有机关联,反映学生通过课时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认知、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单元整体目标不是若干课时目标的累加,[17]课时目标亦不是单元整体目标的简单分解。单元整体目标应包括课时目标,而课时目标应指向且服务于单元整体目标,课时之间环环相扣、螺旋递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2.围绕意义探究,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教学活动 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18]为保证单元整体教学能围绕主题意义展开,教师须先依据课程内容与单元目标,整体规划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有层次的课时框架,形成教与学的整体观念。然后,分解单元学习活动,并以主题意义为统领统筹安排到各课时中。最后,根据学生已有的主题知识和经验,按照英语学习活动观将各课时学习活动串联,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中逐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探究并非一次性生成,而是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在与文本、教师及同伴开展多层次、多维度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达成的。[19]为此,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真实语境,帮助学生开展有“梯度”的学习活动,以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其中,学习理解活动聚焦于主题意义理解的核心,以基本问题为根本支撑,帮助学生获取并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体系,实现知识与文化的互联互通;应用实践活动指向对主题意义的深度理解,强调让学生在一项项任务的完成中加深学习,将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不断内化并深化,促进学中用、用中学;迁移创新活动关注主题意义探究成果的展示,引导学生尝试在新的情境、新的任务中运用所学所知,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实践探究,达到学创结合、乐学善用、主动迁移的目的。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贯穿,既能确保学习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实现学习活动与主题意义间的逻辑呼应,又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和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整体理解及认知,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3.注重素养表现,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 《义教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功能,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将知识和技能作为评价的关注点,使得整体教学过程存在学习活动与教学目标相脱节、教学评价与学习活动不匹配等问题,以致教、学、评三者相互割裂,无法保证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体现“教”的教学目标、体现“学”的教学过程和体现“评”的教学评价应该在学科大观念的引领下以衔接和递进的形式呈现,强化各教学要素之间的横向关联。其中,“教”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统领地位,需要教师立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围绕主题意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递进层级设计教学目标及课内外教学活动,切实保证各课时均能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学”侧重体现学习活动的指向作用,反映学生要参与什么样的活动、体验什么样的学习经历去探究主题意义,进而建构与目标匹配的语言、文化、思维、策略体系,以提升自身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重在呈现“教”与“学”的具体效果,需要教师借助与学习活动相对应的评价活动或评价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表现,检验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从而为后续发展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即时性的评价和反馈。[20]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且持续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对学生完成每一项学习活动后的学习生成进行综合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此判定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情况,促使学生不断探索主题意义。 此外,为切实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亦可以从学科核心素养外在表现的角度开展综合性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角色扮演、观察、成长档案等表现性任务。其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更能为后续调整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入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尽可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策略等去解决某个新问题、创造某种新事物或完成某项新任务,在丰富的成功体验中全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个性化实践 大观念的获得和理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的。[21]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教学必然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走向致力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22]这就意味着,学生终究需要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必须要将问题视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架及思维工具,并尝试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学生学情等方面精心设计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结构化知识、探究主题意义,最终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摄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实际上,回归《义教新课标》相关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小学英语课程育人目标的具体表达,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风向标,体现的是对所有学生英语学习的共性要求。但是,由于学生在语言基础、学习兴趣、内在动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其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个性化的、多样化的。为此,教师要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确保其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整合性地外化言和行,最终实现育人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看,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主体需求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元解析,探究主题意义,逐步建构起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实现个体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 结语 为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本文全貌性地提出四条基本教学原则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以遵循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以达成学科核心素养为依归,不但要思考如何在英语学科大观念统领下聚焦单元主题所凸显的主题意义整合课程内容,建构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大单元,更要思考如何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本质促进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融合统一,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和体验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语言和思维活动,推动问题导向学习,使教学由浅层走向深层、由低阶走向高阶,帮助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希望四条教学原则能够切实助力英语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目标,推动小学英语教育质量提升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思考: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91969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