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分解学习教案.pptx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解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及分析化学分解学习教案.ppt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机无机(wj)及分析化学分解及分析化学分解第一页,共55页。第一章物质的结构(jigu)及变化 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氧化还原反应第1页/共55页第二页,共55页。一、原子(yunz)的组成和同位素原 子电 子原子核质 子中 子(带正电(zhngdin))(不带电(di din))(带负电)(带正电)(不带电)1、原子的结构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第2页/共55页第三页,共55页。核电荷数=核内质子(zhz)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失电子阳离子得电子阴离子一、原子(yunz)的组成和同位素第3页/共55页第四页,共55页。原子
2、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zhngz)的相对质量取近似的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质量数:A,中子(zhngz)数:N,质子数:ZA=N+Z一、原子(yunz)的组成和同位素第4页/共55页第五页,共55页。以碳原子为例,说明(shumng)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一、原子(yunz)的组成和同位素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和电子6个中子和6个质子构成了原子核6个电子在核外运动,与原子核共同构成了氧原子因为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suy)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第5页/共55页第六页,共55页。
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yunz),互称为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放射同位素一、原子(yunz)的组成和同位素氕氘氚H11H21H31第6页/共55页第七页,共55页。你知道(zh do)吗?原子核的半径(bnjng)为原子半径(bnjng)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tj)为原子体积(tj)的千亿分之一 所以在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广阔的空间里高速运动。第7页/共55页第八页,共55页。原子核外的电子(dinz)是如何运动的?1、高速(o s)运动2、无规则运动(yndng)3、分层运动第8页/共55页第九页,共55页。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电
4、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zhxi)(zhxi)区区域叫作叫做域叫作叫做“电子层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没有(mi yu)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yndng)的特征第9页/共55页第十页,共55页。原子核外电子(h wi din z)的运动与排布第10页/共55页第十一页,共55页。第11页/共55页第十二页,共55页。第12页/共55页第十三页,共55页。第13页/共55页第十四页,共55页。1、核外电子(h wi
5、 din z)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K L M N O P Q离核远近(yunjn):近远能量(nngling)高低:低高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14页/共55页第十五页,共55页。11+原子核电荷(dinh)种类质子(zhz)数电子层128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最外层(wi cn)该层的电子数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次外层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15页/共55页第十六页,共55页。(2)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3)最外层(wi cn)最多排8个电子 (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多 2个电子);(1)先“里”后“外”(能量(nngling)最低原则)(4)每个电子(dinz)层最多容
6、纳2n2个电子(dinz)(n代表电子(dinz)层数).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仅限前3层)第16页/共55页第十七页,共55页。画法:画圆圈,标核电,弧线呈扇面(shn min),数字一条线。Na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17页/共55页第十八页,共55页。例如例如(lr)(lr):OO和和P 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OP第18页/共55页第十九页,共55页。作业(zuy)画出1-18号元素(yun 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H第19页/共55页第二十页,共55页。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氢 氦
7、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元素名称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电 子 层结 构电 子 层结 构118号元素(yun s)原子结构示意图第20页/共55页第二十一页,共55页。重点(zhngdin)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binhu)的规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mn ji li f)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1页/共55页第二十二页,共55页。氢 H 氦He锂 Li 铍 Be 硼 B 碳 C 氮N 氧O 氟 F 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 S 氯Cl 氩A
8、r 找找规律 这三大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规律?第22页/共55页第二十三页,共55页。第23页/共55页第二十四页,共55页。氢 H 氦He锂 Li 铍 Be 硼 B 碳 C 氮N 氧O 氟 F 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 S 氯Cl 氩Ar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x yu q t)元素 找找规律第24页/共55页第二十五页,共55页。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稳定性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一般(ybn)4易失去(shq)电子一般(ybn)4易得到电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等于8(氦等于2)稳定结构难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元素的性质与原子
9、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结论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第25页/共55页第二十六页,共55页。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h wi din z)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在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第26页/共55页第二十七页,共55页。u电离能: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气态阳离子是所需要(xyo)的能量成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以此类推,第二、第三、第四电离能为 I2、I3、I4。I1 I2I3I4元素(yun s
10、)的性质第27页/共55页第二十八页,共55页。u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是用来度量(dling)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的相对大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dinz)的倾向就越大,非金属性也越强!元素(yun s)的性质第28页/共55页第二十九页,共55页。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yunz)数相同,从左及右,核电荷数依次 ,原子(yunz)半径逐渐 ,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 ,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同周期中主族(zh z)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主族(zh z)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核外电子层增加减小增强减弱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机 分析化学 分解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