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在冶金中的应用学习教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热力学在冶金中的应用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学在冶金中的应用学习教案.ppt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热力学在冶金热力学在冶金(yjn)中的应用中的应用第一页,共63页。研究化学反应、溶液生成,物态变化(如晶型转变研究化学反应、溶液生成,物态变化(如晶型转变(zhunbin)(zhunbin)、熔化或蒸发等)以及其他物理变化和化学过程产生热效应的内容,熔化或蒸发等)以及其他物理变化和化学过程产生热效应的内容,称为热化学。冶金反应焓变的计算实际上是冶金热化学的主要内容。称为热化学。冶金反应焓变的计算实际上是冶金热化学的主要内容。4.1 最高反应温度(理论最高反应温度(理论(lln)温度)计算温度)计算冶金冶金(yjn)反应焓变及标准自由能变化计算反应焓变及标准自由能变化计算 高炉炼铁以及
2、电炉、闪速炉熔炼铜锍为半自热熔炼,其热量来源既有物理热,又有化学热;高炉炼铁以及电炉、闪速炉熔炼铜锍为半自热熔炼,其热量来源既有物理热,又有化学热;电炉炼钢则需要电能转变为热能,而转炉炼钢、吹炼铜锍、镍锍则为自热熔炼,主要的热源电炉炼钢则需要电能转变为热能,而转炉炼钢、吹炼铜锍、镍锍则为自热熔炼,主要的热源是化学热。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为例,把是化学热。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为例,把1350的铁水升温到的铁水升温到1650,主要依赖于铁,主要依赖于铁水中的水中的Si、Mn、C等元素氧化反应放热;即由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要控等元素氧化反应放热;即由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要控制氧气顶吹转炉的温度,需要进行冶金
3、热化学计算(热平衡计算),温度偏高加降温剂,如制氧气顶吹转炉的温度,需要进行冶金热化学计算(热平衡计算),温度偏高加降温剂,如废钢等;温度偏低则要加入提温剂,如硅铁等,以达到控制冶炼过程的目的。总之,金属的废钢等;温度偏低则要加入提温剂,如硅铁等,以达到控制冶炼过程的目的。总之,金属的提取过程一般都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因此,计算冶金反应焓变,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实提取过程一般都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因此,计算冶金反应焓变,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实际意义际意义。2第1页/共63页第二页,共63页。焓变计算方法焓变计算方法 物理物理(wl)热的计算热的计算:纯物质的焓变计算,一是利用纯物质的焓变计算,
4、一是利用(lyng)热容;二是应用相对焓。热容;二是应用相对焓。1.用恒压热容计算用恒压热容计算(j sun)纯物质的焓变纯物质的焓变:对于成分不变的均相体系,在等压过程中的热容称为定压热容(对于成分不变的均相体系,在等压过程中的热容称为定压热容(Cp),),在等容过程中的热容称为定容热容(在等容过程中的热容称为定容热容(Cv).3第2页/共63页第三页,共63页。当物质当物质(wzh)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时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时:将固态将固态1mol某纯物质在恒压下由某纯物质在恒压下由298K加热加热(ji r)到温度到温度T时,经时,经液态变为气态,其所需的全部热量的计算式为液态变为气态,
5、其所需的全部热量的计算式为:4第3页/共63页第四页,共63页。2.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热给出了纯物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热给出了纯物质(wzh)在在298K时的热化学常数时的热化学常数 称为摩尔标准相对焓,即一摩尔物质称为摩尔标准相对焓,即一摩尔物质(wzh)在常压下从在常压下从298K加热到加热到K时所吸收的热量。时所吸收的热量。若物质若物质(wzh)的量为的量为n摩尔,其相对焓为摩尔,其相对焓为 5第4页/共63页第五页,共63页。若该物质在所研究的温度若该物质在所研究的温度(wnd)下为固体,且有固态相变,则相对焓下为固体,且有固态相变,则相对焓若在所研究若在所研究(ynji)温度下该
6、物质为液态,则相对焓温度下该物质为液态,则相对焓若在所研究温度若在所研究温度(wnd)下该物质为气态,则相对焓为下该物质为气态,则相对焓为 6第5页/共63页第六页,共63页。4.1 最高反应最高反应(fnyng)温度(理论温度)计算温度(理论温度)计算利用基尔霍夫公式计算化学反应焓变,前提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利用基尔霍夫公式计算化学反应焓变,前提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温度相同,为了使化学反应温度保持恒定,过程放出的热要的温度相同,为了使化学反应温度保持恒定,过程放出的热要及时散出;对吸热反应则必须及时供给及时散出;对吸热反应则必须及时供给(gngj)热量。热量。如果化学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或因反应
7、进行得快,过程所放出如果化学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或因反应进行得快,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的热量(rling)不能及时传出,此时也可视为绝热过程。不能及时传出,此时也可视为绝热过程。对于放热反应,生成物将吸收过程发出的热,使自身温度高于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生成物将吸收过程发出的热,使自身温度高于反应温度。如果已知反应的焓变,以及生成物热容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温度。如果已知反应的焓变,以及生成物热容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即可计算该体系的最终温度,该温度称为最高反应温度(又叫理论即可计算该体系的最终温度,该温度称为最高反应温度(又叫理论最高反应温度)。最高反应温度)。绝热过程是理想过程,实际上和环境发生能量交换
8、总是不可避免的。绝热过程是理想过程,实际上和环境发生能量交换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反应所能达到的实际温度总是低于理论最高温度。因此,反应所能达到的实际温度总是低于理论最高温度。7第6页/共63页第七页,共63页。计算放热反应的理论最高温度,实际计算放热反应的理论最高温度,实际(shj)上是非等温过程焓上是非等温过程焓变的计算。变的计算。一般假定反应按化学计量比发生,反应结束时反应器中不再有一般假定反应按化学计量比发生,反应结束时反应器中不再有反应物。反应物。可认为反应热全部用于加热生成物,使生成物温度升高。可认为反应热全部用于加热生成物,使生成物温度升高。实标上,反应结束时总还残留未反应的反应
9、物。因此,也证实实标上,反应结束时总还残留未反应的反应物。因此,也证实了实际了实际(shj)能达到的温度比理论最高温度要低。能达到的温度比理论最高温度要低。8第7页/共63页第八页,共63页。例题:例题:镁还原制钛的总反应镁还原制钛的总反应(fnyng)为为TiCl4(g)+2Mg(s)=Ti(s)+2MgCl2(s)(1)当反应)当反应(fnyng)在在298K、恒压下发生;、恒压下发生;(2)当反应)当反应(fnyng)物物TiCl4和和Mg分别预热至分别预热至1000K,再使它们接触发生反应再使它们接触发生反应(fnyng)。试用第一节的数据表,用试算法计算最高反应试用第一节的数据表,用
10、试算法计算最高反应(fnyng)温温度。度。9第8页/共63页第九页,共63页。解解(1)计算)计算(j sun)反应反应 TiCl4(g)+2Mg(s)=Ti(s)+2MgCl2(s)在在298K发生反应时,所能达发生反应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到的最高温度。此反应全部用于加热生成物此反应全部用于加热生成物TiTi和和MgCl2MgCl2,使其温度升至,使其温度升至TKTK,运,运用用(ynyng)(ynyng)理论热平衡方程得理论热平衡方程得:10第9页/共63页第十页,共63页。由相对焓定义由相对焓定义(dngy)式积分可得到各纯物质的相对焓。式积分可得到各纯物质的相对焓。钛的相对焓计算
11、钛的相对焓计算(j sun)如下:如下:(2981155K)(11551933K)(19333575K)11第10页/共63页第十一页,共63页。MgCl2的相对焓计算的相对焓计算(j sun)如下:如下:(298987K)(9841691K)(16912000K)12第11页/共63页第十二页,共63页。计算计算(j sun)生成物相对焓之和:生成物相对焓之和:当当T=298987K 当当T=9871155K 当当T=11551691K 13第12页/共63页第十三页,共63页。当当T=16911933K 用内插法说明用内插法说明(shumng)=1691K14第13页/共63页第十四页,共
12、63页。(2)计算当计算当TiCl4(g)和和Mg均预热均预热(y r)到到1000K,再使,再使其接触引发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反应温度其接触引发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反应温度=131.27+519.6515第14页/共63页第十五页,共63页。用试差法计算最高反应用试差法计算最高反应(fnyng)温度。温度。若生成物加热若生成物加热(ji r)至至T=1600K时,则时,则 若生成物加热若生成物加热(ji r)至至T=1700K时,则时,则 因此,生成物的最高反应温必定在因此,生成物的最高反应温必定在16001700K之间,用内插之间,用内插法计算此温度:法计算此温度:16第15页/共63页第
13、十六页,共63页。镁热还原镁热还原TiCl4制取海绵钛的反应,若不排出余热,反应所能达制取海绵钛的反应,若不排出余热,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理论温度已接近到的最高理论温度已接近MgCl2的沸点(的沸点(1691K),远超过了),远超过了Mg的沸点。的沸点。反应开始后,排出余热是控制工艺过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反应开始后,排出余热是控制工艺过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生产实践中,镁热还原在生产实践中,镁热还原TiCl4工艺通常控制在工艺通常控制在900左右,防左右,防止了镁的蒸发和高温下止了镁的蒸发和高温下Ti与反应器作用生成与反应器作用生成(shn chn)Fe-Ti合金。合金。17第16页/共63页第十七
14、页,共63页。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所需的热量来源氧气转炉炼钢过程所需的热量来源:(1)加入转炉内加入转炉内1350左右的铁水带来的物理热左右的铁水带来的物理热(2)主要是在吹炼过程中,铁水中各元素主要是在吹炼过程中,铁水中各元素C、Si、Mn、P、Fe等氧化反应放出的化学热。等氧化反应放出的化学热。虽然炉渣、炉气、炉衬等升温消耗一定热量,但过程产生的虽然炉渣、炉气、炉衬等升温消耗一定热量,但过程产生的化学热仍过剩。因此化学热仍过剩。因此(ync),在氧气转炉炼钢过程中要加入,在氧气转炉炼钢过程中要加入冷却剂,借以消耗多余的热量。冷却剂,借以消耗多余的热量。4.2 炼钢过程炼钢过程(guchng)中
15、元素氧化发热能力计算中元素氧化发热能力计算18第17页/共63页第十八页,共63页。例题例题1-4 要计算铁水的总化学热,必须了解各元素氧化要计算铁水的总化学热,必须了解各元素氧化发热发热(f r)能力。当转炉开吹后,吹入能力。当转炉开吹后,吹入298K的氧,溶解的氧,溶解在铁水中在铁水中Si、Mn优先氧化,并释放化学热,使优先氧化,并释放化学热,使铁水温度升高。当炉温达到铁水温度升高。当炉温达到1400左右时,大量溶解在左右时,大量溶解在铁水当中的铁水当中的C开始氧化,约开始氧化,约90的的C被氧化成被氧化成CO,10被氧化成被氧化成CO2。现以。现以C氧化成氧化成CO为例,计算为例,计算当
16、铁水中碳由当铁水中碳由wC为为1降至降至0.1将使炼钢熔池温度升将使炼钢熔池温度升高多少度高多少度?并计算添加废钢的冷却效果。并计算添加废钢的冷却效果。19第18页/共63页第十九页,共63页。解解:该问题该问题(wnt)属非等温条件下焓变的计算属非等温条件下焓变的计算(1)计算计算C氧化放出氧化放出(fn ch)的热量的热量20第19页/共63页第二十页,共63页。21第20页/共63页第二十一页,共63页。(2)计算计算(j sun)氧化氧化1C时,炼钢熔池温升值时,炼钢熔池温升值 Qstcp,stT+(Qsl+Qfr)cp,sl,frT22第21页/共63页第二十二页,共63页。(3)计
17、算冷却计算冷却(lngqu)剂的冷却剂的冷却(lngqu)效应效应吸收吸收(xshu)热量热量 23第22页/共63页第二十三页,共63页。4.3 选择性氧化选择性氧化(ynghu)奥氏体不锈钢的去碳保铬奥氏体不锈钢的去碳保铬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zhngyo)的金属材料,其特点是具有良的金属材料,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其含碳量越低,抗腐蚀能力越强。好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其含碳量越低,抗腐蚀能力越强。奥氏体不锈钢的一般钢号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一般钢号为1Cr18Ni9(Ti),即,),即,C0.12%,Cr17%19%,Ni8%9.5%,Mn1%2%,S0.02%
18、,P0.035%。钢号为钢号为0Cr18Ni9的不锈钢,的不锈钢,C0.08%。对于超低碳优质不锈钢,对于超低碳优质不锈钢,C0.02%。24第23页/共63页第二十四页,共63页。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jidun)配料熔化法(配料熔化法(1926年上一世纪年上一世纪40年代)年代)方法特点就是使用各种低碳原料方法特点就是使用各种低碳原料(yunlio),如工,如工业纯铁、纯镍、低碳铬铁及低碳废钢等。按钢号要业纯铁、纯镍、低碳铬铁及低碳废钢等。按钢号要求事先配好料,然后在电炉内熔化生产不锈钢。所求事先配好料,然后在电炉内熔化生产不锈钢。所以该法在电炉中只是个单纯的熔化过程。以该法在电炉中只是个
19、单纯的熔化过程。25第24页/共63页第二十五页,共63页。由于在熔化过程中,电极会向熔池渗碳,因此必须使用低碳原由于在熔化过程中,电极会向熔池渗碳,因此必须使用低碳原料。配料熔化法存在如下两个主要料。配料熔化法存在如下两个主要(zhyo)问题问题:(1)不能使用不锈钢返回料。不锈钢生产中会产生大约)不能使用不锈钢返回料。不锈钢生产中会产生大约30%50%的返回料。的返回料。如果使用这些返回料,那么由于熔化过程中,电极会向熔池渗碳如果使用这些返回料,那么由于熔化过程中,电极会向熔池渗碳0.08%左右,因此左右,因此(ync)将造成钢水中含碳量超标。将造成钢水中含碳量超标。(2)如果使用)如果使
20、用(shyng)返回料,不能用铁矿石氧化去碳。返回料,不能用铁矿石氧化去碳。在当时,吹氧氧化去碳技术还未产生,氧化剂主要是铁矿石。然在当时,吹氧氧化去碳技术还未产生,氧化剂主要是铁矿石。然而,若想使用而,若想使用(shyng)返回料,用铁矿石作氧化剂,只会造成铬返回料,用铁矿石作氧化剂,只会造成铬的大量氧化,而碳并不氧化,从而达不到去碳保铬的目的。的大量氧化,而碳并不氧化,从而达不到去碳保铬的目的。?26第25页/共63页第二十六页,共63页。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jidun)返回吹氧法(返回吹氧法(1939年)年)该法在该法在1939年由美国发明,称为不锈钢冶炼年由美国发明,称为不锈钢冶炼(
21、ylin)史的一次革命。该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返史的一次革命。该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返回料,并通过吹氧的方法达到去碳的目的回料,并通过吹氧的方法达到去碳的目的?27第26页/共63页第二十七页,共63页。该法同样存在下面该法同样存在下面(xi mian)两个问题两个问题:(1)吹氧时,钢水中的)吹氧时,钢水中的Cr也要氧化也要氧化(ynghu)一部分,大约一部分,大约2%2.5%,造,造成一定的浪费。成一定的浪费。(2)配料时)配料时Cr不能一次配足。即,生产不能一次配足。即,生产1Cr18Ni9不锈钢时,不锈钢时,Cr不能一次配到不能一次配到18%,而只能,而只能(zh nn)配到配到12%13
22、%。?这样停吹后,由于吹氧损失这样停吹后,由于吹氧损失2%2.5%的的Cr,熔池中含,熔池中含Cr只有只有10%左右。所以必须在氧化期末补加一定量的低碳铬铁,从而提左右。所以必须在氧化期末补加一定量的低碳铬铁,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高了生产成本。28第27页/共63页第二十八页,共63页。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jidun)高碳真空吹炼法高碳真空吹炼法 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fngf),被称为不锈钢冶炼史上,被称为不锈钢冶炼史上的新纪元。的新纪元。该工艺该工艺(gngy)具有如下四个特点: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原材料不受任何限制,各种高碳材料均可以使用;)原材料不
23、受任何限制,各种高碳材料均可以使用;(2)配料时)配料时Cr可以一次配足可以一次配足?(3)采用真空或半真空吹炼,或者先在常压下吹氧脱碳到一)采用真空或半真空吹炼,或者先在常压下吹氧脱碳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真空或半真空处理;定程度后,再进行真空或半真空处理;(4)钢液中)钢液中Cr的回收率高,可达的回收率高,可达97%98%29第28页/共63页第二十九页,共63页。4.3 选择性氧化选择性氧化(ynghu)奥氏体不锈钢的去碳保铬奥氏体不锈钢的去碳保铬在炼钢温度下碳和铬同时与氧相遇,氧化作用必有先后。在炼钢温度下碳和铬同时与氧相遇,氧化作用必有先后。这决定于元素同氧的亲和力的大小,亲和力大的先
24、氧化。这决定于元素同氧的亲和力的大小,亲和力大的先氧化。按照同氧亲和力大小决定氧化或还原顺序,这就是选择性按照同氧亲和力大小决定氧化或还原顺序,这就是选择性氧化和还原理论氧化和还原理论(lln)(lln)核心。核心。30第29页/共63页第三十页,共63页。从埃林汉图可知,吹炼温从埃林汉图可知,吹炼温度必须高于氧化度必须高于氧化(ynghu)转化温度,才能使钢水中转化温度,才能使钢水中的的C氧化氧化(ynghu)而而Cr不氧化不氧化(ynghu),也就是,也就是可以达到去碳保铬的目的。可以达到去碳保铬的目的。31第30页/共63页第三十一页,共63页。1473K32第31页/共63页第三十二页
25、,共63页。1).1).标态下的氧化标态下的氧化(ynghu)(ynghu)顺序顺序G0=0时,时,T1508K(1235C)。?(固态固态(gti)(gti)下下)33第32页/共63页第三十三页,共63页。1).标态下的氧化标态下的氧化(ynghu)顺序顺序G0=0时,时,T1570K(1297C)。?(溶于钢液溶于钢液)34第33页/共63页第三十四页,共63页。2).2).非标态下的氧化非标态下的氧化(ynghu)(ynghu)顺序顺序非标准态下,碳和铬的氧化顺序由等温方程决定。非标准态下,碳和铬的氧化顺序由等温方程决定。Cr9%Cr9%时,时,渣中铬氧化物为渣中铬氧化物为Cr3O4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力学 冶金 中的 应用 学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