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第七版理论力学课件.pptx





《哈工大第七版理论力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第七版理论力学课件.ppt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主讲:黄主讲:黄 豪豪电话:电话:E-mail:第1页/共75页2 绪 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2页/共75页3理论力学研究力与物体机械运动间关系材料力学研究力与物体变形间关系理论力学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基础力力物体运动(外部效应)运动(外部效应)形变(内部效应)形变(内部效应)第3页/共75页4静力学静力学主要研究受力物体物体平衡时作用力力所应满足的条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力系的简化方法。运动学主要从几何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运动轨迹、速度和角速度等)。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理论力学的基本假设:刚体假设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
2、变的物体称为刚体。第4页/共75页5引引引引 言言言言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的科学。第5页/共75页6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基本概念机械作用:是指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作用,机械作用:是指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作用,如:推、拉、碰撞等。如:推、拉、碰撞等。“场”对物体的作用第6页/共75页72.力的效应:运动效应(外部效应)形变效应(内部效应)。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用粗体字F 或带上箭头 表示。A第7页/共75页8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是指
3、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二、平衡AF4F1F2F3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我们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第8页/共75页9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三章 空间力系第四章 摩擦第9页/共75页10 11 静力学公理 12 约束和约束力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第10页/共75页11公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1-1 1-1 静力学公理公理2 2 二力平衡公理
4、公理3 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公理1 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公理4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公理5 5 刚化原理第11页/共75页12公理1 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力三角形FRF2F1A力四边形FRFR第12页/共75页13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线共线公理2 2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第13页/共75页14二力杆的概念:二力杆(P16)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简称二力杆。第14页/共75页15
5、二力杆二力杆只有两个力作用点的平衡刚体是二力杆。FFFF平衡平衡第15页/共75页16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公理3 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第16页/共75页17推论1:力的可传性。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因此,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第17页/共75页18 当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两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推论2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证明证明:将将F1、F2移到两力作用线的交点,移到两力作用线的交点,两力合成
6、得两力合成得FR;FRFR应与F3平衡。两力平衡必需共线,所以,F3必定通过交点O,且与F1、F2共面。第18页/共75页19公理4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例 吊灯FN例 重物FN第19页/共75页20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叫约束力。一、概念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如人造卫星。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如火车、电灯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
7、物体称为约束。(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1-2 1-2 约束与约束力第20页/共75页211 1)大小常常是未知的;)大小常常是未知的;2 2)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3 3)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约束力特点:约束力特点:GFN2FN1错误错误FN2FN1GF第21页/共75页22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1.光滑接触面的约束 (光滑指摩擦不计)FFNFFNFNAFNB二、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力方向的方法:第22页/共75页23FN 压力角节圆渐开线FN第
8、23页/共75页24 绳索类只能受拉,所以它们的约束力是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绳索背离物体。2.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皮带构成的约束PPTF1F1F2F2 FBFAFPBAPFAFBBA第24页/共75页25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1)圆柱铰链A销钉动画27.avi第25页/共75页26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1)圆柱铰链A销钉带销钉不带销钉FAyFAxFAxFAy第26页/共75页27销钉FAyFAxFAyF yF xFxFyFAx第27页/共75页28(2)固定铰支座FxFyFxFy动画25.avi第28页/共75页29(3)滚动支座(辊轴支座)FNFN动画26.avi第29页/共75页30FAF
9、A第30页/共75页31固定铰支座活动铰支座第31页/共75页32(4)向心轴承FyFz轴承座轴承第32页/共75页33一、受力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结合基本概念和公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1-3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两类:另一类是:被动力,即约束力。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择选择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第33页/共75页34二、分离体 解除了约束的物体称为分离体。三、受力图 将作用于该分离体的所有力以力矢表示在简图上。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工大 第七 理论 力学 课件

限制150内